四歲的孔融便能讓梨,成年的孔融又會有什麼作為?

孔融,字

文舉

,東漢時期山東曲阜人,是

孔子

的第二十世孫,他是泰山都尉孔宙的第二個兒子。

四歲的孔融便能讓梨,成年的孔融又會有什麼作為?

孔融讓梨圖

孔融四歲的時候,某年某月,正好是他祖父六十大壽,來客很多。有一盤酢梨,放在壽臺上面,母親叫孔融把它分了。於是孔融就按長幼次序來分,每個人都分到了自己就得的一份,唯獨給自已的那一個是最小的。父親奇怪地問他:別人都分到大的梨子,你自己卻分到小的,為什麼呢?孔融從容答道:樹有高的和低的,人有老的和小的,尊敬老人敬得長輩,是做人的道理!父親很是高興,這就是後來所傳頌的孔融讓梨的故事。

孔融十歲那年,隨父親到達京城洛陽。當時,名士李膺在洛陽任職,如果不是名士或者他的親戚,門人一般不通報。孔融想看看李膺是個什麼樣的人,就登門拜訪。他對門人說: “我是李君的親戚。” 守門人通報後,李膺接見了他。李膺問他說:“請問你和我有什麼親戚關係呢?” 孔融回答道:“從前我的祖先孔子和你家的祖先老子有師資之尊,因此,我和你也是世交呀!”當時很多賓客都在場,對孔融的回答十分驚奇。太中大夫陳韙卻不以為然地說:“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

”(小時候聰明,長大後就不一定聰明。)孔融立即反駁道:“

想君小時,必當了了

”(那麼您小時候一定很聰明吧。)陳韙無話可說。李膺大笑,說:“你這麼聰明將來肯定會有所作為“。這也是後來孔融的故事能夠傳頌的原因,那個年代,名士的話連皇帝都非常相信!

孔融十三歲那年父親逝世,他“哀悴過毀,扶而後起”,再度入選年度孝順楷模。

十六歲,他哥哥孔褒的朋友張儉因得罪宦官被通緝,投奔孔家,孔褒不在,孔融讓張儉留宿,結果事情敗露,兄弟二人和孔媽媽爭著頂罪,結果朝廷發話了,讓孔褒抵罪,《後漢書·孔融傳》在這裡接了一句,“融由是顯名”。當哥哥孔褒走向斷頭臺,孔融則成了忠孝仁義代言人,道德光環唰唰唰飛來,權力地位也隨後趕到——他成了獵頭們的搶手貨,各地都請他當官,至此孔少爺的青少年生活也是相當不錯的,對於一個人真正的認識還需要看他是否真有作為。

四歲的孔融便能讓梨,成年的孔融又會有什麼作為?

孔融號

東漢末年,黃巾起義,三十多歲的孔融在楊賜,何進,董卓手下工作多年之後終於有了自己的地盤

北海國

(今山東昌樂西)。那麼為什麼他會從中央下放到地方呢?因為孔融心高氣傲,得罪了不少人,礙於孔子後代的名聲才沒殺他,看來孔融是天生自帶免死金牌的官二代啊!

孔融到任後馬上就顯示出了迂腐本質,整天向北海人民宣傳那些愚不可及的教化政策,但從來沒想過做任何一個有利措施來改善人民的勞動和生活環境。他寧可願意花大量的財力來準備一等木材做好的棺材,來後葬那些在北海去世的名人和貴族,都不願意花金錢和時間保境安民。說句不中聽的,孔融屬於自負離譜但志大才疏。

有一天,孔融看到一個人在父親墓前哭,但他認為此人哭聲不悲慘,就判斷此人肯定是個不仁義的人,就將他斬殺。 本來就難以實現的道德倫理,在那個亂世,更是沒人關注。很快,在一連串的民變,黃巾黨餘亂中,北海寸草不生。當袁家人要擴充地盤

公元196年,袁紹的大兒子袁譚在對孔老六的戰鬥中表現英勇無比,其神勇表現,成了袁家英雄。而孔融卻家破人亡,只能獨自逃出,選擇流浪天涯。俗話說,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投奔曹操,是他唯一可走的路。由於孔融早就出名,再加上自己的出身簡直可以用“根正苗紅”來形容,所以他在曹操那的仕途其實原本是非常順暢的,先被任命為主管皇家的建設部長(將作大匠),然後竟然做到了九卿之一的少府。

孔融的結局如何?俗話說性格決定命運,正是孔融桀驁不馴的孤傲性格決定了他的結局。在為曹操工作期間的孔融多次與他的主子曹操唱反調,曹操何許人也,怎容他人在太歲頭上動土,結果孔融從九卿之一的的少府降到了太中大夫,孔融對此懷恨在心。在孫權派外交使節來拜會曹操的時候,他當著滿朝文武和孫權外交官的面,臨場發揮汙衊曹操。孔融表演的戲,任何領導人都會受不了,曹操本來也顧及社會輿論沒殺這個聖人之後,但這次終於火山爆發,孔融徹底大難臨頭。

四歲的孔融便能讓梨,成年的孔融又會有什麼作為?

孔融相

公元208年,曹操判處孔融死刑,連帶一族(沒有連三族)。享年56歲,他的9歲兒子,7歲女兒,全部被這個多嘴老爹連累。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一成語也是出自孔融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