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考中狀元,55歲當宰相:崑山才子徐元文的開掛人生

清朝初期,江蘇崑山流傳著“崑山三徐”的佳話。

“崑山三徐”,指的是徐乾學、徐秉義、徐元文三兄弟。他們是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的外甥,父親徐開法是崑山當地小有名氣的讀書人。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都在科舉上取得了堪稱耀眼的成績:徐乾學是1670年庚戌科探花,徐秉義是1673年癸丑科探花,徐元文是1659年己亥科狀元。三兄弟都是一甲登第,又稱“同胞三鼎甲”。

25歲考中狀元,55歲當宰相:崑山才子徐元文的開掛人生

而且,他們都做過大官:徐乾學官至刑部尚書,徐秉義官至吏部侍郎,徐元文官至文華殿大學士。

這裡詳細介紹一下徐元文的故事。

徐元文,字公肅,號立齋,江南省蘇州府崑山縣人,生於1634年。在“崑山三徐”裡面,徐元文年紀最小,但他的科場之路卻走得最順利。聰明好學的他,14歲透過童子試,成為秀才;20歲透過鄉試,成為舉人。1659年,25歲的徐元文赴京參加會試,一舉中的,並在隨後舉行的殿試裡獲得了一甲第一名的佳績,獲得狀元殊榮。

徐元文由此成為清朝歷史上第7名狀元(不含滿榜狀元)、江蘇在清朝的第3位狀元、蘇州在清朝的第2位狀元、崑山在清朝的第1位狀元。

25歲考中狀元,55歲當宰相:崑山才子徐元文的開掛人生

順治皇帝非常喜歡徐元文的文章。當他在太和殿參加了傳臚大典後,回到乾清宮,喜滋滋地告訴孝莊太后:“今年我給大清選了一位好狀元。”這與當年宋仁宗選中蘇軾、蘇轍兩兄弟有異曲同工之妙。幾百年前,宋仁宗也以同樣的心情告訴曹皇后說:“我今日為子孫選了兩個宰相(蘇軾和蘇轍)。”

不過,由於順治皇帝在1661年2月5日就英年早逝了,因此徐元文的仕途生涯大部分在康熙時期。

最初,徐元文也走得並不順利。

康熙皇帝上任之初,燒了三把火,其中一把火是大規模清理江南地區士紳拖欠錢糧,人稱“江南奏銷案”。在康熙皇帝的嚴厲催促下,江寧巡撫朱國治查清蘇州、松江、常州、鎮江4府,未交齊錢糧的文武官紳共計13517名。對於這些人,康熙皇帝明確表示這些文武官紳不論拖欠多少,一律予以嚴懲。

25歲考中狀元,55歲當宰相:崑山才子徐元文的開掛人生

1659年乙亥科狀元徐元文、探花葉方藹都在這份名單之中,自然也受到了懲處。徐元文被降職為鑾儀衛;葉方藹只欠了1文銅錢,也被罷免官職,民間隨即傳出“探花不值一文錢”的民謠。

好在4年後,朝廷高抬貴手,認定徐元文與此案無關,是清白的,徐元文得以官復原職。

邁過了這一道坎坷後,徐元文的仕途變得暢通無阻。1674年,40歲的徐元文升任內閣學士兼禮部侍郎,第二年又充任日講起居注官,為康熙皇帝上課。1680年,46歲的徐元文升為從一品的都察院左都御史,兼任經筵講官,依然要為康熙皇帝講解經書。1689年,55歲的徐元文授任正一品的文華殿大學士。

25歲考中狀元,55歲當宰相:崑山才子徐元文的開掛人生

清朝沒有設立宰相,內閣大學士是名義上的宰相,被尊稱為“宰輔之臣”。徐元文步入官場的巔峰狀態。

徐元文長期在朝廷內任職,遇到事情敢於說真話。這裡舉兩個例子:

1680年,江西按察使出現空缺,朝廷召開九卿會議進行推選。有人推舉左通政張可前,有人推舉興泉道張仲舉。御史唐朝彝指出張仲舉為官平常,在福建沒有作出好的政績。九卿認為唐朝彝沒有早點說出來,是失職,上書朝廷對他進行彈劾。吏部初擬處理意見,要將唐朝彝革職。徐元文當即奏報朝廷,指出九卿會議推舉人選時,應該允許有相反意見,動不動就嚴懲提出反對意見的大臣,後果不堪設想。康熙皇帝贊同徐元文的看法,沒有處分唐朝彝。

1681年,隨著“三藩之亂”的平定,康熙皇帝的威望達到空前的高度。許多大臣請求康熙皇帝仿照前朝的做法,搞一場泰山封禪的儀式,表示國泰民安之意。徐元文力排眾議,寫了一道疏折,認為泰山封禪勞民傷財,沒有多大意義。國家剛剛結束戰亂,當務之急是“振綱紀”“核名實”“崇清議”“厲廉恥”,大小官員奮勇而上,成就千秋大業。疏折寫好後,同僚們覺得言辭過於激烈,勸他不要送上去,免得惹來不必要的麻煩。徐元文沒有聽從,堅持將疏折送到朝廷。康熙皇帝審閱後,認為很有道理,取消了泰山封禪的打算。

25歲考中狀元,55歲當宰相:崑山才子徐元文的開掛人生

萬萬沒有想到,徐元文在晚年時“陰溝裡翻船”,再次遭到康熙皇帝的懲處。

前面說過,徐元文有一個大哥叫徐乾學。徐乾學做官沒有徐元文清廉,經常收受賄賂,還捲入權臣索額圖和納蘭明珠的權力爭鬥,不免成為眾矢之的,屢屢遭到彈劾。1688年,徐乾學急流勇退,主動奏報朝廷,請求告老還鄉。康熙皇帝批准了他的請求。

可是,徐乾學的政敵們並沒有打算放過他。1690年,江南江西總督(兩江總督前身)傅拉塔對徐乾學進行彈劾,指責他犯下“招搖納賄,爭利害民”等罪行,多達50餘款。徐元文也被牽連在裡面。康熙皇帝下令,讓徐元文提前退休,回到家鄉。

徐元文在朝廷裡做了20多年官,清正廉潔,絕不肯取一文錢不義之財。當他退休回家,乘船經過山東臨清時,負責把守關卡的官吏知道他是一名退休高官,對他的行李進行嚴格搜查,企圖藉機勒索。在搜查後,官吏發現徐元文的行李裡除了數千捲圖書外,沒有什麼值錢的東西。原來,徐元文當了一輩子官,只積蓄了300兩銀子。他的俸祿全部都拿出來買書了。

一年後的1691年閏7月27日,徐元文驚悸嘔血而死,享年58歲。3年後,他的大哥徐乾學病逝,時年63歲。三兄弟裡面,倒是徐秉義活得比較久,直到1711年才病逝,享年7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