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前言:

亞歷山大勒達州是英國軍隊在一九一八年於摩德洛司停戰協定簽訂以後佔領的,後來英國把這一地區以及基裡基亞讓給法國人佔領,在土耳其對外政策發生轉變的這些年代裡,關於亞歷山大勒達州問題在土耳其選擇方向方面起了顯著的作用。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根據一九二一年締結的條約,土耳其收回了基裡基亞,但亞歷山大勒達州仍為法國所有,法國負責在州內施行“專門的行政制度”,承認土耳其語為那裡的正式語言,主要從土耳其人中任命官吏,給予該州以擁有自己旗幟的權利。

一九二一年條約的這一部分為一九二三年的洛桑條約和一九二六年的法土條約所確認了。

在從一九二一到一九三六這十五年間,雖然法國沒有經常遵守關於該州行政自治的協定,土耳其幷未正式提到這個問題,而州內居民則幾次起義反對法國殖民當局;可是,一九三六年,亞歷山大勒達州問題又變成了現實的問題。

一九三六年九月九日,法敘條約進行了縮寫簽字,該條約規定三年以後停止法國的委任統治和敘利亞進入國聯。一九三六年十一月十三日,法國與黎巴嫩締結了同樣的條約。根據法敘條約規定,亞歷山大勒達州列入了敘利亞版圖,後者承擔了由法國以敘利亞名義和為它的利益而簽訂的各種協定所產生的一切權利和義務。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在法敘條約縮寫簽字以後,土耳其的報刊和土耳其的領導人物立刻展開了強烈的反法運動,譴責法國把亞歷山大勒達州轉交給“敘利亞委任統治”。

他們

耍求

該州也像敘利亞和黎巴嫩一樣獲得獨立自主

,

要求法國與該州簽訂類似的協定

。一九三六年十月,土耳其政府同法國政府開始進行正式談判和外交文書的往還。

圖耳其提出了下列的論據:

一、一九二一年條約不是土耳其人與當時幷不存在的敘利亞簽訂的,而是土耳其人與法國簽訂的,幷且亞歷山大勒達州不是無條件地而是有條件地讓出的;二、如果現在法國放棄在這個地區的權力,那主權應轉交給該州居民自己;三、法國無權不經條約當事人同意把條約轉讓給第三國,就像用票據背籤的辦法轉讓支票那樣;四、法國破壞一九二一年和一九二六年兩條約的這一部分,將使該兩條約的其它條款,包括規定土敘邊界的條款在內無效。

法國在自己的復照中也宣稱,它不能同意亞歷山大勒達州獨立,

因為:

一、法國在一九二一年締結條約時,只是以擁有委任統治權的國家的資格出面的,就是說是為了敘利亞的利益;二、從國聯獲得的委任統治的條件只規定兩個國家敘利亞和黎巴嫩,因此,建立第三個獨立的國家亞歷山大勒達就會是分裂委任統治區和破壞委任統治條件;三、一九二一年條約賦予該州以自治的行政制度,而不是特殊的政治地位;專門的行政制度就是在法國對敘利亞的委任統治取消以後也將保持。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在這些複雜的法律公式後面隱藏著雙方的現實的利益。

土耳其力求亞歷山大勒達州獨立,以期使它服從自己的影響‘意思是要在或遲或早的最近將來兼幷這個州。

土耳其人之所以選擇這個時機來使這一問題尖銳化起來,可以用下列理由來解釋:首先是他們確信法國的軟弱,其次是確信理強寧願用合法的辦法來滿足土耳其的要求,就像在海峽問題上所做的那祥,以便不致面對“旣成的事實”。

法國不願加深與土耳其的衝突,因為它保持友好的對土關係在政治上是有利的。但法國卻不願同意亞歷山大勒達州完全獨立。不用說,在這種情況下法國就會失去地中海東部的有利的海軍基地,亞歷山大勒達正式脫離已經喪失了黎巴嫩諸港的敘利亞,就會使法國人與阿拉伯人的關係極端尖銳化,幷且還不僅是與敘利亞人,而且與構成法國主要軍事後備力量的北非洲人的關係極端尖銳化。

衝突因州內發生的風潮而尖銳化起來,土耳其居民拒絕參加敘利亞議會的選舉,當時發生了與當局的衝突,幷有人員的抽牲。於是土耳其和法國都同意把問題交由國聯解決。

根據國聯行政院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過的決議,中立的

監視人

被派到該州。

至於爭論的實質,國聯建議土耳其和法國政府在調停人一瑞典的部長森德列爾的參加下繼續進行雙邊談判。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衝突因州內發生的風潮而尖銳化起來,土耳其居民拒絕參加敘利亞議會的選舉,當時發生了與當局的衝突,幷有人員的抽牲。於是土耳其和法國都同意把問題交由國聯解決。

根據國聯行政院一九三六年十二月

過的決議,中立的

監視人

被派到該州。

至於爭論的實質,國聯建議土耳其和法國政府在調停人一瑞典的部長森德列爾的參加下繼續進行雙邊談判。

可是,土耳其報刊對法國的攻擊幷沒有減少。報紙威脅說,如果土耳其得不到滿足,它就離開國聯。在土耳其大國民會議一次開會時,一個議員明確地主張採用軍事手段。他說:“如果我們政府不能借助白皮書解決問題,那土耳其人民就給它隨便多少紅墨誰來發表紅皮書。”

一九三七年一月初,即當土法談判沒有結果而中斷時,土耳其的氣氛如此緊張,基馬爾甚至召集了有參謀總長參加的會議,而後來,則去南方作示威性的旅行。當時傳出謠言說,土耳其的軍隊集中在敘利亞的邊境上。這些謠言受到了官方的駁斥,但土耳其報紙則明顯地暗示說,邊境居民有“自發地”起來援助亞歷山大勒達的土耳其人的可能。

一九三七年五月,國聯行政院批准了專家委員會制定的亞歷山大勒達州的憲法和法規。同時在日內瓦也簽訂了相應的法土協定。但在一九三七年和三八年之交的冬天衝突又起’幷且更為激烈。看來該州的議會選舉不會使土耳其人得到他們所期待的多數土耳其政府把這件事情歸咎於法國當局和國聯派去的“監視人”委員會,它宣稱,該州的土耳其居民受到暴力威脅,有人強迫他們放棄土耳其的民族性等。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一九三七年五月,國聯行政院批准了專家委員會制定的亞歷山大勒達州的憲法和法規。同時在日內瓦也簽訂了相應的法土協定。但在一九三七年和三八年之交的冬天衝突又起‘幷且更為激烈。看來該州的議會選舉不會使土耳其人得到他們所期待的多數土耳其政府把這件事情歸咎於法國當局和國聯派去的“監視人”委員會,它宣稱,該州的土耳其居民受到暴力威脅,有人強迫他們放棄土耳其的民族性等。

法國人也譴責該州的土耳其人說他們故意地煽動風潮和

攻及其

它民族團體的代表。

敘利亞的阿拉伯人也表現了很大的不滿情緖。到這時已經表明,法國是故意在拖延它一九三六年與敘利亞簽訂的條約的批准工作’打算否認已向敘利亞人發出的關於取消委任統治制度的諾言。這個條約雖是促使亞歷山大勒達州脫離敘利亞的直接導火線,但對於阿拉伯人來說仍有肯定的方面。

現在它在阿拉伯人心目中已失去了任何價値,割讓該州顯著地位反阿拉伯人的物質和民族利益。由於所有這些原因,該州的局勢異常緊張。到一九三八年春天時,該州的街頭衝突變成了土耳其人和非土耳其人之間的真正的內戰。法國殖民當局自己的挑釁行為只是在火上加油。國聯的委員會表現出可恥的無能為力。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在這一次法國讓步了,法國政府得出這樣一個結論:

交出亞歷山大勒達州比在地中海上一旦發生戰爭時喪失土耳其葩支援要好,英國的外交界也用盡各種辦法使法國相信這一點。對英國來說當時形成了一個非常有利的前景:土耳其在獲得亞歷山大勒達州以後將加入英法集團幷更加依賴英國,而法國讓出該州以後將使自己與阿拉伯人的關係複雜化,使敘利亞脫離自己,因而也使英國從裡凡特國家排擠法國勢力的任務易於進行。

由於各種公開和秘密的談判的結果,法國政府終於同意延期選舉亞歷山大勒達州議會。後來在一九三八年六月初,法國從該州召回了曾使土耳其人怨聲載道的自己的代表,幷任命了另外一個,訓令他滿足土耳其人在組織議會選舉問題上的要求,國聯的委員會在失去任何支援以後也回到了日內瓦。

一九三八年七貝三日

,法國同土耳其的參謀總部在安塔基亞簽訂了一項協定。

協定規定土耳其軍隊進入亞歷山大勒達州,其人數與法軍相等。一九三八年七月四日,法土友好條約在安卡拉進行縮寫簽字:法國和土耳其不得參加旨在反對一方的政治或經濟勾當,在第三方進攻締約一方時不得援助第三方,如果地中海東部的和平遭到破壞時彼此進行協商,表面上參謀總部的協定和友好條約是兩個互不聯絡的單獨的檔案。而實際上允許土耳其軍隊進入亞歷山大勒達州乃是對土耳其同意簽訂安卡拉條約所給的報酬。

土耳其軍隊立刻進入了亞歷山大勒達州的領土,此後就舉行了州議會的選舉。

很明顯,由於有土耳其軍隊在場,選舉使土耳其人獲得了全勝。土耳其大國民會議的一個議員被選為該州總統。參加該州政府的都是土耳其人。新國家以土耳其的名字“哈泰”自稱。它以土耳其的國旗為自己的國旗,以土耳其的國歌“獨立進行曲”為自己的國歌。哈泰議會和總統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向土耳其共和國總統和大國民會議發出致謝的電報。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從這時起,亞歷山大勒達州事實上已變成了土耳其的,但土耳其人力圖徹底兼幷它,這又費了一年左右的時間。同以前一樣,關於亞歷山大勒達州的談判是和關於土耳其與英國以及法國的政治關係的談判同時進行的。

德國和義大利締結表面上的同盟對土耳其產生了強烈的印熟而法西斯國家在中歐和巴爾幹轉而採取直接的武裝侵略行動所產生的印象則更為強烈。侵略勢力的這種糾集,特別是法西斯義大利的接近土耳其邊界,使土耳其人大為吃驚。這種驚慌被英國利用了,它堅決地暗示土耳其政府說,後者應完全採取依靠英法集團的方針。

土耳其熱衷於兼

亞歷山大勒達州,也是英國外交家手中用來對土耳其政府施加壓力的工具

。而法國在“慕尼黑”政策以及糾集近東軍事集團等問題上都追隨英國,再不反對受英國人支援的土耳其關於兼幷亞歷山大勒達州的耍求了不過條件是土耳其並參加英法集團。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一九三九年五月十二日,在安卡拉和偷敦兩地同時發表了英土宣言。其中載稱,土耳其和英國政府進行了“密切的協商”和談判,“後者目前仍在繼續進行中”;可是,雙方幷不等待締結最後的協定‘只是宣稱一旦發生足以導致地中海地區戰爭的侵略行動時,它們將準備進行有效的合作和互相給予全面的援助”。

在這個宣言發表以後,土耳其政府取消了已在德國定購好的飛機,解除了和在土耳其農業部、安卡拉農業硏究所等機關工作的德國專家所訂的合同。

與英國進行的新的貸款的談判開始了,土耳其的軍事使團前往倫敦。

不久以後法土談判也結束了。一九三九年六月二十三日,在安卡拉和巴黎兩地同時簽訂了兩個單獨的檔案。安卡拉協定在稱,哈泰最後地併入土耳其。巴黎協定具有互助宣言的形式;法土宣言的原文與以前的英土宣言相符。

土耳其境內各方勢力明爭暗鬥,亞歷山大勒達州的問題並沒有根治

結語:

最終哈泰變成了土耳其一個普通的省份,安塔基亞是它的首府,亞歷山大勒達港,一個同名的縣份的中心,變成土耳其在地中海的主耍港灣,但敘利亞政府堅決不承認亞歷山大勒達州轉讓給土耳其,因而關於亞歷山大勒達州問題從國際規則來看還不能算是解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