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挑山工現剩十餘人:三十年前百十號人,修索道後漸少

泰山挑山工現剩十餘人:三十年前百十號人,修索道後漸少

現在雖然有了索道,但由於路途艱險,中天門到南天門之間的道路依然是挑山工最忙碌的路線。 本文圖片 齊魯晚報

泰山挑山工現剩十餘人:三十年前百十號人,修索道後漸少

在中天門的起點處,堆放著即將挑送上山的貨物。

泰山挑山工現剩十餘人:三十年前百十號人,修索道後漸少

登山途中,載滿貨物的扁擔,格外引人注目。

泰山挑山工現剩十餘人:三十年前百十號人,修索道後漸少

到達南天門後,挑山工將山上的垃圾再挑下山。

提起泰山挑山工,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他們的形象總是“肩上搭一根光溜溜的扁擔,扁擔兩頭的繩子掛著沉甸甸的貨物”。對於泰山上的物資供給,有相當一部分是靠著挑山工硬實的肩膀和那根長長的扁擔。如今,挑山工群體也在發生變化,人數相比以前減少了,而工作的艱苦卻一如既往。近日,記者來到泰山,對泰山挑山工進行探訪。

中天門到南天門

是最繁忙的路線

五大箱飲料和兩大箱麵包,重量達一百多斤,一位挑山工師傅從中天門一口氣將這些貨物挑到了十八盤附近才停下來休息,一路上引來眾多遊客的驚訝與讚歎。而記者從中天門開始一直跟隨在這位挑山工師傅後面,中間累得休息了好幾次。

雖然現在修了上山的索道,但是中天門到南天門步行沿線除了人力以外,依然沒有其他運輸方式,沿線商鋪的商品都是靠挑山工挑。因此,從中天門到南天門成為最易看到挑山工身影的路線,也是挑山工最忙碌的路線。

據瞭解,挑山工挑貨上山一般有兩個起點,一個是中天門遊客步行上山頂的起點;另一個是在中天門通天橋的北邊,有一個小屋,這既是挑山工的休息點,同時也是挑山工貨物存放點和起點。兩個起點相距約500米,大部分挑山工是從第二個起點出發,兩個起點最終會在快活山居會合。

從月牙亭開始往上到南天門,大部分商鋪的貨物都是由挑山工挑上去的,而在中天門到月牙亭這一段路的貨物,因為距離短,大部分貨物則是商戶自行搬運。

挑山工王師傅今年40多歲,他告訴記者,上了南天門後,又因為不同的單位要求不一樣,貨物運送的方式也有所不同,“天街商鋪、南天門賓館、神憩賓館這些地方的東西是由索道運上去的,碧霞祠、氣象站等地方的東西是人工挑上去的。”

除了向山上運送貨物,挑山工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將山上垃圾桶收集的垃圾向山下搬運,挑完貨上山,下山的時候就去垃圾存放點看看是否有垃圾,有垃圾就順便挑下去。“環衛工只是負責打掃衛生,這些垃圾都是我們挑下去的。”王師傅說。

三十年前百十號人

修索道後人數漸少

“現在泰山挑山工就還剩十多個人,大部分都和我一樣,已經幹了二三十年,近些年很少有新人加入。”挑山工老王今年50多歲,已在泰山幹了20多年的挑山工。他表示,上世紀90年代時,泰山還有百十號挑山工,到現在只剩十幾個人,真是減少太多了,“這兩年新來的只有兩三個,有些新來的幹不了,幹了兩天就走了。”

“新來的人裡面有重操舊業的,覺得能適應挑山工這個活兒,沒有基礎的很難留下來。”老王說,挑山工還自由點,自己還會幹下去。

現在十幾名挑山工能夠滿足泰山商鋪的供貨需求。對於挑山工不斷減少的原因,老王表示,主要是工作太辛苦,工資又不高,很少人願意幹,同時索道的修建也有很大的影響,“索道運得多,我們就幹得少,要是沒有索道,30個挑山工也不夠”。

老王介紹說,國慶節前幾天,每天工作時間從早上5點到下午5點,如果挑到山頂,一天只能挑兩趟,上去一趟得花三個多小時,下來也要一個來小時,除了中午吃飯休息的一個多小時,其他時間都是在往返中天門與山頂的路上。

據瞭解,挑山工的工資是按距離與重量來計算。從中天門挑到月牙亭是每斤0。1元,到五大夫松是每斤0。2元,到朝陽洞是每斤0。3元,到十八盤是每斤0。4元,越往上錢越多,最高的是到氣象站每斤0。8元。也就是說,一位挑山工從中天門挑100斤貨物到氣象站,只能拿到80元的工資。“如果挑上山頂,一天就能挑兩趟,每趟挑個百十斤,一天能掙兩百元。”老王說。

根據官方統計,從中天門到玉皇頂共計約3900級臺階。老王他們一天內能載著貨物登頂兩趟,能走過約15600級臺階。

轉型艱難

但仍不能被取代

記者注意到,挑山工住在中天門通天橋北面的一棟平房裡,起居生活都在那個平房,平房前面有一間小屋就是存放貨物的地方和挑貨的起點。房子旁邊只有石桌石凳,沒有其他的設施,三個挑山工正在那坐著休息,邊上放著他們將要往上挑的貨物。

現在泰安本地的挑山工不多,大部分是濟南等周邊山區的。”老王說,大部分家裡都還種著地呢,到農忙的時候得回去幹活。

“一般寒暑假和一些節假日是我們比較忙的時候,平常活不算太忙。”挑山工王師傅說,有時候雖然不忙,但也不會下山,一般就待在住的地方,不忙的時候隔20來天會回家待兩三天再回來。

對於挑山工的“行業規則”,記者瞭解到,挑山工是挑山工隊長僱過來的人,隊長負責排程,哪個商戶需要貨物,就聯絡隊長,隊長再分配給挑山工,挑上去之後登記重量,隊長向商鋪收錢,然後發工資給挑山工。對於泰山挑山工的未來,老王表示這是“隊長考慮的問題”。

挑山工轉型還是面臨很大的困難,因為他們屬於社會邊緣化的群體,文化層次較低,沒有任何技能,只能出賣力氣,所以當挑山工也算是不錯的選擇。”泰山挑山工研究專家王玉林說,“挑山工屬於泰山特定的服務群體,不可能被取代,有這個職業就必須有人來幹,雖然人數減少,但還是會存在。”

對於挑山工群體如何持續下去,王玉林表示,現在正在做將泰山挑山工納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項工作,但尚需時間。

(原標題為《挑著百斤物品走過萬級臺階 泰山挑山工還剩十餘人,山上物資離不開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