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品茗之韻,醇醪四溢,回味無窮。品牽掛之聲色,醽醁不及,氤氳繞樑。牽掛,是兩顆心無聲的碰撞,是一份情對另一份情的深深惦記。牽掛,是遊子身上針腳細密的秋裳;牽掛,是慈母眼中的南雁;牽掛,是靜女眼中的千帆過盡;牽掛,是軍士們噙在眼角遲遲未流的淚水。牽掛,似遠谷傳來的一聲吶喊,不覺中竟模糊了雙眼。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我們感懷牽掛,因為人生無處不牽掛。牽掛似溫潤之水,滋潤我們的真情;牽掛如岧岧之山,沉重我們的哽噎;牽掛是偏方,痊癒我們的委屈;牽掛是利箭,射穿人心的堅冰。牽掛處處留影,步伐遲遲未移。牽掛是所有人珍愛的感情場所和心靈磁場,牽掛是靈魂絮語和精神雞湯。因著這一縷情絲,我們穿過荊棘沒有淚流,踏過苦海沒有怨懟。就算曆遍人世滄桑,也不過微微一笑,因為我們從不是孤軍奮戰。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一如空氣,牽掛從不缺席,自古而今都是永不過時的情愫。

〝孔雀東南飛〞的悲慟傳說,劉蘭芝與焦仲卿的愛情悲劇,恰似納蘭容若的〝苦似月輪皎皎潔,不辭冰雪為卿熱〞所言,以至於詞絕歌罷愁未歇,春叢惟認雙棲蝶。〝孟姜女哭長城〞的千古絕唱,是春閨夢裡人的哭訴,卻是辛稼軒一語言盡的〝閒愁最苦。休去倚危樓,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須得整日凝眸,愁霧縈眉,花謝後再添一段新愁。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無奈月華霜重,聽徹梅花三弄於窗外不遠。〝梁山伯與祝英臺〞的哀轉久絕,愛而不得的絕望,更像柳三變膾炙人口的〝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又哪堪思量千日,攢眉百度,更無人知其倚闌干處,正恁凝愁!古人之牽掛,含蓄意無窮,古典氣息盎然!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尤記李清照與趙明誠伉儷情深。兩人家世門當戶對,男才女貌,青春璧人,可謂是神仙眷侶,加上志趣相投,日常便是“賭書消得潑茶香”這種高雅互動。但是再怎麼恩愛的夫妻都免不了離愁別緒,尤其是以前當官動不動就被外調,滿腹閒思的李清照自然忍不住牽掛遠方。

她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蕈秋》便是最好的例證。一日不見,思之若狂,也就牢騷不斷了,“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對此,後人伊士珍在《瑯嬛記》中寫道:

易安結縭未久,明誠即負笈遠遊。易安殊不忍別,覓錦帕書《一剪梅》詞以送之。

黯然銷魂者,惟別而已。分隔兩地的憂傷,古代閨中人最是飽嘗。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而韋莊一句〝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道盡旅人之痛。斷腸兮思無窮極,又奈何琵琶弦上說相思,鶯語啾啁,勸其早歸家也。願言思子,不瑕有害?只恐〝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軍士的牽掛,是口中〝每恨經年離別苦,等閒拋棄生涯〞,千山萬水,只因秋水不斷,尺素難寄,何況未休兵哉!總歸一句:思君如滿月,月月減清輝!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對於故鄉的思念,是聽見家鄉的方言都忍不住上前詢問,也會在每一個逢年過節憶起當初團聚時候的溫馨,更會在寄信時思之再三,擔心言未道盡相思,在捎信人即將出發時,又上前去攔住,再添幾句剛想到的話語。這種不決,更多的是思鄉過切,一想到這封信即將送到親人的手中,就會希望他們瞭解自己的處境,又擔心來去匆匆,言猶未盡,家裡人不能夠完全瞭解。這就是客居在外的遊子共同的心思。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有一個典故叫“蓴鱸之思”,說的就是那種客居他鄉時的心態。西晉詩人張翰離開家鄉時,沒有提前跟家裡人說明,後來在洛陽為官。有一天感到秋風頓起,心中便有無窮遐思,想到此時此刻故鄉吳郡的菰菜、蓴羹、鱸魚膾已經是盤中餐,說“人生最重要的是能夠適合自己的想法,怎麼能夠為了名位而跑到千里之外來當官呢”,於是連個招呼都沒打就棄官還鄉了。任性是任性了點,不過鄉味最是難忘。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仔細想想,當你飢腸轆轆時,會不會想到家鄉的全藕宴,藕片甜脆的口感立馬上心頭,重慶火鍋的麻辣勁,四川琳琅滿目的辣食,貴州酸湯魚,還有新鮮打撈的海鮮,都是心中最愛。也不是說在外面吃不到,但是沒了那種氛圍,彷彿一切都變了味。潮汕人在外最喜歡提起的就是粿條,也是一種家鄉的寄託。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有人說,牽掛,是一杯濃郁的感情瓊漿;有人說,牽掛,是一句依依惜別的殷殷祝福;有人說,牽掛,是一條易放難收的風箏線。父母對子女的牽掛,就像隨處飄散的空氣,隨著天空中的飛鳥縈繞在子女心頭。兄弟姐妹之間的牽掛,有如山間的小溪,清澈通透,青山只要不老,綠水就會淙淙流淌不息。情侶之間的牽掛更似一闕闕嫵媚婉約的詞,一曲曲低迴斷腸的樂,多少紅顏悴,多少相思碎,三千痴纏難絕也。朋友之間的牽掛宛若浥塵小雨,幽遠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對於在外求學的學生來說,心中總有一根線,線頭在父母那端。人生漸行漸遠,牽掛也漸遠漸無窮,不經意的風令心頭顫抖,牽引著小時候的思緒,飄向遠方。兒女的足跡踏在父母的心坎,儘管飛在千里之外,最終還是被那一份牽動召回原初的地方。

舒蘭有首詩叫做《鄉色酒》 ,詩中寫道:你是一杯鄉色酒,你滿,鄉愁也滿 。這種滿,不是滿足,而是在外久了的沉重。寸寸柔腸,盈盈粉淚,總會在午夜夢迴時,想起小學門口的那家小吃店。

雲中誰寄錦書來!宋朝李清照的一首詞,道盡牽掛滋味!

牽掛,不是虛無縹緲的海市蜃樓,而是實實在在真真切切的情感的悸動。珍重牽掛,珍重那一份守候。世界這麼大,你可以到處看看,回首,燈如舊,佇在路口的那個人,不曾遠去,這便足以溫暖一生。

明天就是冬至節了,就算是一個人在外,也要記得吃湯圓!

圖片來自網路

這是林深時見鹿,清醒時作文的@糊塗青年說原創的文章。學業繁忙,努力不停更,如果喜歡就點個贊關注一下,與你一起品美文,侃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