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早在立國之前的渤海國時期,女真人與佛教就已有過接觸了。10世紀時女真的酋長阿古乃就是一個佛教徒。女真人進佔遼朝故地後,便與從遼宮廷得到大筆贊助的繁榮的佛教不期而遇。這深刻地影響到女真皇族對佛教的態度以及金朝政府的政策。皇族的信仰一般都會很快在貴族和平民中普及開,世宗的母親在晚年甚至出家當了尼姑。世宗本人年輕時也一度受到佛教的吸引,雖然後來又多少有些疏遠,但他卻仍然對佛寺和僧侶予以資助,其他皇帝也是如此。

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金朝皇帝對於控制在自己手中的官方佛教的尊崇程度,可以用他們的捐賜來衡量。無論世俗的和佛教的文獻都經常記載寺廟和僧侶所受的捐贈,這些贈品的數量往往頗為可觀。海陵王曾一次賜予諸寺僧侶絹500匹,其他紡織品50匹,銀500兩,但這如果與世宗的捐贈相比,就算少的了。世宗在1185年曾一次賜給寺廟田2000畝,粟樹7000株,錢2萬貫。除了賜錢以外,寺廟也常常得到農田,致使一些宗教社團成了大土地所有者。同樣,寺廟還擁有為數大量的奴隸。

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世俗百姓獲取宗教功德的另一個方式是供養僧侶,這也被金朝宮廷所實行。將度牒賜給僧侶也屬捐贈的一種,因為想要得到僧職的人數是有限制的。有時候,皇帝可以憑其特權在一個典禮上一下子賜予幾千名僧侶度牒。朝廷的這些贊助方式,也被其他女真貴族和有錢的漢人紛紛效法。

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但是另一方面,皇室對佛教(還有道教)的贊助也是與嚴格的國家控制聯絡在一起的。在這點上金朝效法的不僅僅是遼朝,更是以往大多數漢族朝代的做法。遼朝早在991年就下令禁止私度僧尼,金朝在1130年重申了這一禁令。像宋朝一樣,金朝的立法中也包括了關於為僧尼授予僧職的詳盡的規定。初學者必須透過考試才能得到度牒。考試內容是從佛經中選出的五部,以能閱讀百字為限,這些佛經都選自大乘佛教的經典,包括一直很普及的蓮華經。每次放度的人數僅限於80名,1190年以後,考試又被規定為每隔三年才舉行一次。

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就這樣,金朝存在著一個與官僚機構相類似的由國家控制的僧侶階層。在其每個行政管理單位官方選擇一個道行高的僧侶來做僧官,他任期僅為三年。凡在他所管轄的地段,如僧尼犯有較輕的過失,這些僧官有審理的全權,但如罪在杖責以上,就必須送交僧錄都綱司審理了。國家控制的另一個內容是不得到官方許可,任何人不準私建廟宇。國家之所以要施行這些限制和控制,都是基於這個事實,即僧侶享有免稅免役的特權。而另一方面,當面臨危機國庫急需錢財的時候,國家也握有將度牒廣為拋售之權。據載,這種情況首次出現於1160年海陵王準備大舉伐宋之時。當時一張度牒的賣價在100到300貫錢之間,這是相當可觀的一項收入。

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在金朝,俗界的以及未得皇室資助的好佛者也致力於刊印藏經。 1148—1173年期間,金版大藏經在解州(今山西)雕印完成,資金是由山陝二地虔誠信徒發起徵集的。該藏經收集了佛典7000餘卷,其中的5000卷左右於1933年在解州一個佛寺被發現。

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與在官方學派和宮廷中奉行的佛教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民間生機勃勃的宗教教派的運動。有些教派諸如白雲宗和白蓮宗,屬於中國神佛救世活動中的一個教派,一直持續到19世紀,也有人認為它在某種程度上受到了摩尼教派的影響。有身份的僧侶和官方都將這些教派視為非正統的邪教。1190年還曾有一個教派被官方所禁,可能是屬於密宗,因為它的信徒崇拜毗廬遮那(大日如來)。

金帝國皇室信仰佛教,但是又嚴格限制僧侶數量

金朝也存在著由僧侶領導的起義。這些起義的起因,有一些可能是官府對宗教的過分控制激起了僧徒的怨恨。其他一些則可能出於民族仇恨,打擊目標是女真人的統治,但是這些都僅限於推論。以神佛救世為號召的教派起義,崇拜的主要是彌勒佛,宣稱彌勒將成為千年佛祖降臨,這些教派起義從5世紀以來便在中國斷斷續續地爆發,在金朝有時也爆發過。雖然1161年發生於河北的一場起義可能是為了反抗國家因準備伐宋戰爭而在民間進行繁苛的徵調,但1171年在河北和山東西部爆發的起義則肯定是宗教性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