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平衡(下論)

在很多情況下,我們的外表沒有選擇的自由,理由和變色龍是一樣的,但是在任何情況下,我們的人性傾向都有選擇的自由。

比如現在有很多人主張不吃肉類。如果主張素食是出於宗教或醫療的理由那是應該尊重的。由於環保和衛生的要求,我們現在也不贊成吃野生動物。不過某些人提倡素食是出於純粹的心理因素,他們認為吃肉太野蠻了,這是一種極端的選擇,極端的傾向會使人性失去平衡狀態,通常弊大於利。

古代的狩獵,現代的畜禽養殖都是農業生產的一部分,是勞動的汗水與收穫,肉食是人類的本性之一,人性傾向的選擇不能脫離或違揹人的本性。

與此相似,對於吃不吃狗肉也有很多爭議,我在《狗肉文化》一文中簡單介紹了這種爭議的起源與實質,指出這是東西方文化差異所致,有興趣者可以找來看一下。

不僅個人人性傾向的選擇應該避免極端,以保持平衡,社會的選擇也是如此。

歷史上,中國北方少數民族在草原上游牧時,民族特性表現為粗獷豪放,與中原地區相比,文學藝術不太發達。這些少數民族入主中原之後,受中原文化的影響,會逐漸失去尚武精神,民族特性轉變為敏感文弱,他們的文學藝術會有長足的進步,與此同時卻失去了統治的優勢。

社會的發展是一種行進的狀態,只有不斷調整發展的側重點,才能保證行進狀態的平穩與平衡。

人性的平衡(下論)

人性的平衡(下論)

人性的平衡(下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