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法國是西歐地區的大國,也是“地球村”頗具影響力的大國。法國的歷史上湧現出了拿破崙、戴高樂等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法國的香檳也聞名於世界,法國的化妝品更是成為世界各國女孩競相追捧的時尚名牌。

然而,法國曆史上卻有5個共和國政權。從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到今天的法蘭西第五共和國。那麼,自1789年的法國大革命之後,法國為何會出現5個共和國政權呢?

雖然法國曆史上存在五個共和國政權,但法蘭西第一、第二和第三共和國的建立與第四、第五共和國的建立有一定的不同。

法蘭西第一、第二和第三共和國的建立與法國啟蒙運動的推動有相對直接的關係,而法蘭西第四、第五共和國的出現則和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戰後法國的局勢有著直接的關係。

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上圖_ 查理·路易·孟德斯鳩(1689年1月18日-1755年2月10日)

啟蒙運動和法蘭西第一、第二和第三共和國

說到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和第二、第三共和國,我們就得提到法國曆史上著名的革命思想——啟蒙運動思想。

啟蒙思想指的是17到18世紀,以法國為中心爆發的一場資產階級和人民群眾反對封建君主制、反對教會、崇尚科學的思想,其代表人物為伏爾泰、孟德斯鳩和盧梭。

孟德斯鳩主張建立三權分立的政權,反對君主專制。《論法的精神》在繼承古希臘民主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著名的“人民主權說”,奠定了西方民主制國家的政治體制和政治思想的基礎。

伏爾泰主張開明君主執政,天賦人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盧梭提出了“人民主權思想”,號召人民群眾用革命的方式推翻封建暴政。盧梭的思想成為法國大革命中雅各賓派執政的理論基礎。

啟蒙思想成為了法國人民對抗君主專制,建立共和國政權的有利思想武器,也為法國人民在啟蒙運動革命思想的引導下建立第一、第二和第三共和國埋下了伏筆。

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上圖_ 伏爾泰(1694年—1778年),法國

法國君主制政權王室的“作死”,成為法國曆朝歷代王室被推翻,法國共和制政權不斷出現的根本原因。

法蘭西第一、第二和第三共和國的誕生有著相對不同的歷史環境,但這些歷史環境的背後都有相同的情況——法國王室的“作死”。不管是波旁王朝的王室、七月王朝的王室,還是拿破崙三世的,其都有不顧國家和民眾利益的“作死行為”。

法國大革命之前,法國國內連續發生多年的旱災,底層人民過得生不如死的生活,賦稅極其沉重。法國底層民眾不僅要承擔對過往的賦稅義務,還要承擔對教會的賦稅義務。各類苛捐雜稅讓法國民眾苦不堪言。而法國國王路易十六一邊欺騙民眾,主張改革。一邊在皇宮裡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引起了法國國內下層民眾和部分貴族的不滿。1789年7月14日,法國民眾發動暴動,攻佔巴士底獄,法國大革命爆發。

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上圖_ 法國大革命,攻佔巴士底獄

法國大革命爆發後,普魯士等國害怕革命威脅到其君主制政權的利益,隨即派出軍隊侵略法國鎮壓革命。而法王路易十六的皇后竟然把法軍作戰的情報出賣給普魯士。這是為了一己私利而出賣國家利益的行為,其自然被法國民眾所不容。1792年9月22日,法蘭西第一共和國成立。路易十六和皇后被送上斷頭臺,受到了應有的懲罰。

法蘭西第二共和國的出現和七月王朝的“作死”有關。七月王朝是法國1830年到1848年建立的,由金融資本家掌握的君主制政權。1847年以後,法國農民收入逐漸減少,企業破產越來越多,國家財政赤字佔法國國內預算的25%。

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上圖_ 法國二月革命

面對農民、工人貧困和中小企業家破產的的窘境,七月王朝當局沒有拿出任何改革的措施,其王室還過著花天酒地的行為。終於,富有革命思想的法國人民忍無可忍,於1848年2月22日爆發二月革命,推翻了七月王朝的統治,建立了法蘭西第二共和國。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的出現也和拿破崙三世的“作死”有關。拿破崙三世不顧法國自身軍力不如普魯士的情況,發動普法戰爭。最終,拿破崙三世在色當戰役中兵敗被俘。法國人民無法忍受皇帝被俘虜的恥辱,於1870年9月發動起義,建立了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上圖_ 拿破崙三世(1808年4月20日-1873年1月9日),即夏爾-路易-拿破崙·波拿巴

二戰、戴高樂和法蘭西第四、第五共和國

法蘭西第四、第五共和國的出現和二戰中法國的表現,以及法國政治家戴高樂有直接的關係。

1940年春夏之交,希特勒指揮德軍兵分三路,向法國展開全線進攻,法軍戰敗,第三共和國政府在法理上已經不復存在了。戴高樂將軍出走英國,建立自由法國運動,為光復法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也為法蘭西第四、第五共和國的出現埋下了伏筆。

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上圖_ 戴高樂回到巴黎

戴高樂在英國、美國的支援下依託北非殖民地重整法軍武裝力量。1944年諾曼底登陸打響後,戴高樂指揮法軍跟隨盟軍返回祖國。1944年8月25日,法軍第2裝甲師解放巴黎。戴高樂在香榭麗舍大街受到了法國民眾的熱烈歡迎。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在巴黎建立。經過短暫的政治過渡,到了1946年,法國國內建立了議會制共和制政權——法蘭西第四共和國。

然而,法蘭西第四共和國的情況卻和戴高樂的設想背道而馳。

對外,第四共和國政府不顧二戰後殖民地獨立運動的客觀現實,拼命維護現有的殖民地地位。法軍出兵越南被越南民主共和國的軍隊打得慘敗而歸,法軍出兵阿爾及利亞也陷入泥潭,這讓第四共和國政府焦頭爛額。

對內,法國國內經濟崩潰,民眾生活在戰後沒有實質性改善,法國內閣就像走馬燈一樣的更換——第四共和國政權存在的12年時間裡就換了20多任內閣。

由於法國國內內外交困,法國的外交政策全面倒向美國,差點成為美國在歐洲的附庸國。這種在外交上倒向強國的做法,讓一度追求“法蘭西大國夢”的戴高樂非常不滿。戴高樂希望法國能成為真正的,不依附於任何強國的世界級大國。

法國大革命之後,為何會出現五個共和國政權

上圖_ 戴高樂將軍

拿破崙讓法國走向強大,戴高樂要讓法國走向再次強大。畢竟西歐國家大都是在以美軍為主的盟軍幫助下恢復了獨立,而戴高樂指揮自由法國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盟軍起了幫助作用)光復了國土,法國沒必要向美國卑躬屈膝。

到了1959年1月,戴高樂成為第五共和國總統,第四共和國結束。

法國在戴高樂的帶領下走上了獨立自主的道路。法國不顧美國反對,打造了完全獨立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還提升了自己的軍事工業體系。1966年,法國不顧美國反對退出北大西洋公約組織,戴高樂領導的法國以獨立自主的外交在歐洲各國中獨樹一幟。戴高樂去世後,第五共和國總統蓬皮杜、密特朗等人延續了戴高樂的執政路線。

作者:

軍事帥哥

校正/編輯:

莉莉絲

參考資料:

〔1〕《戴高樂傳》 曹松豪 東方出版社

〔2〕《法國大革命1789》 伊恩戴維森 天地出版社

〔3〕《普法戰爭》 傑弗裡瓦夫羅 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文字由歷史大學堂團隊創作,配圖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