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改進行時 | 六安:調結構促增收 ——“兩河口”整治母親河漚麻汙染問題紀實

整改進行時 | 六安:調結構促增收 ——“兩河口”整治母親河漚麻汙染問題紀實

西河口鄉歷史上稱為“兩河口”,位於橫排頭上游,為東西淠河水域交匯區域,是大別山區重要的飲用水源地保護區,境內風景秀麗、山川俊美,有矗立雲霄的九公奇山,風光旖旎的萬畝竹海,扼守江岸的望江古塔、挺拔蒼勁的千年銀杏,東西淠河在這裡彙集奔流,一谷一帶在這裡交相輝映……。作為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的大水缸,先後被評為全國生態鄉鎮、中國竹茶之鄉、安徽省森林鄉鎮、安徽省旅遊鄉鎮,被譽為“裕安綠肺、天然氧吧”。

2019年10月,正處於六安市開展中央環保督察及“回頭看”等突出生態環境問題後督察期間,收到群眾舉報“有人在西河口鄉望江寺大橋附近,東淠河河道岸邊水坑內漚制紅麻,導致水體黑臭”,對此,該市高度重視,立即組織人員到現場核實,發現有部分群眾在東西淠河岸邊水坑內漚制紅麻,導致坑內水體發黑,並不時發出難聞氣味。

經進一步調查瞭解,以前群眾漚麻均在自家麻窖、坑塘內進行,2019年由於天氣乾旱長期無雨,群眾無奈就到河岸邊找水漚麻。為及時、有效處理汙染問題,六安市多措並舉,在大力清理汙染的同時,積極教育引導群眾轉變思想觀念和生產生活方式。一是加大政策宣傳力度,在河道入口處設定禁止漚麻標識標牌和相關宣傳標語,向群眾宣講在河道漚麻對生態環境的危害,增強群眾的環保意識。二是疏導結合加大清理力度,動員群眾對河道水體漚制的紅麻、麻秸進行全面清運,引導群眾採用其它不會造成汙染的紅麻脫膠方式;三是舉一反三全面排查,在全鄉開展水體漚麻大排查,發現在河道漚麻的現象,及時制止並清理到位。

水體漚麻問題整改取得了階段性成效,但如何確保以後不會再發生同樣的問題,實現治標治根?透過調研發現:當地農村家庭多為年齡較大的老人在家,勞動能力較弱,世世代代習慣種麻,紅麻是家庭重要經濟來源之一。同時茶葉產業是一個一次性投入、產出大、收益高的產業,茶葉耐旱、耐澇、抗病蟲害,種植採摘勞動強度不大,比較適合農民種植。為實現保護生態與保障民生並行不悖,既保護好綠水青山,又處理好群眾利益訴求,保障家庭收入不受損,六安市決定透過獎補形式進行產業結構大調整,引導群眾由種麻改為種茶。

整改進行時 | 六安:調結構促增收 ——“兩河口”整治母親河漚麻汙染問題紀實

2020年,該市提前謀劃,深入動員,在灣區5個種麻村引導農民用種植茶葉替代種植紅麻,截止5月份,共完成近1500畝土地種植結構調整,其中往年種植紅麻面積的調整率達到98%,並給予每畝300元的獎勵。曾經的麻農轉變為茶農後,也算清了自己家的一本賬:產業調整後,茶季一個農民一天採摘收入可達200多元,每畝年收入原來種植紅麻有2000多元,改種茶葉後可以達到近5000元,家庭收入大幅提高。

在農民增收的同時,水土保持和植被恢復進一步改善,飲用水源保護區水質得到提升,有力改善了當地生態環境,確保了當地百姓和下游生活用水安全,實現了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的“多贏”。

整改進行時 | 六安:調結構促增收 ——“兩河口”整治母親河漚麻汙染問題紀實

(來源:六安市生態環境)

整改進行時 | 六安:調結構促增收 ——“兩河口”整治母親河漚麻汙染問題紀實

原標題:《整改進行時 | 六安:調結構促增收 ——“兩河口”整治母親河漚麻汙染問題紀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