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蘭到底做了什麼讓唐人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不破樓蘭終不還”出自邊塞詩人王昌齡的手筆,其本意並非對樓蘭的憎恨。

事實上,在唐朝樓蘭古國早已滅亡,這只是王昌齡替戍守邊疆的大唐將士發出的壯烈誓言,傳達出熱切渴望報效國家、建功立業的決心 。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讓唐人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此外,樓蘭古國曾名鄯善,在班超出使後曾短暫歸附過漢朝,卻又反叛投向匈奴人的懷抱,王昌齡此詩自然也隱含有希望在軍中能夠大展拳腳、效仿班超平定西域的偉業萬里封侯的深意。

再來說說樓蘭古國當初做的那些事,反叛大漢投靠匈奴,為何在短短數百來年裡徹底消失呢?

根據《史記》載:“樓蘭,古邑有城郭,臨鹽澤。”樓蘭古國位於傳說中的羅布泊,因為河流乾涸土地沙化而滅亡,最初為西域36國之一,作為匈奴人的附庸,頻繁進攻漢朝出使西域的使者。

直到絲綢之路暢通無阻後,樓蘭開始向漢朝稱臣,又畏於匈奴人逼迫成為牆頭草。李廣將軍攻打大宛時樓蘭再次反叛,聯合匈奴扣押漢朝使者,隨著皇權更替,樓蘭多次臣服復叛,甚至改名鄯善,由漢朝派兵駐守。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讓唐人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西漢滅亡後,西域諸國再次混戰一團,直至東漢班超力挽狂瀾,以一己之力攜帶36勇士重新徵服西域,駐守都護府。更名為鄯善的樓蘭古國再次臣服漢室。

東漢以後,中原混戰幾百年,幾乎失去了對西域諸國的掌控,鄯善國先後臣服前秦的苻堅、北涼匈奴首領沮渠蒙遜,直至北魏設郡縣,從此鄯善國不復存在。樓蘭古國也只是西域諸國對於古樓蘭的稱呼罷了。

樓蘭古國從頭至尾大約經歷了600年左右,本可以成為通往西域的貿易中轉站興盛起來,卻因為環境破壞成為歷史上消失的綠洲。樓蘭勢單力薄,也沒有什麼出色的統治者改變局勢,在漢朝和匈奴之間來回搖擺,也不是不得已為之,極具悲劇色彩。

樓蘭到底做了什麼讓唐人憎恨,非要“不破樓蘭終不還”?

延伸:

唐詩中提到的“樓蘭”,可不僅僅出現在王昌齡筆下。

詩仙李白在《塞下曲》中寫道:“願將腰下劍,直為斬樓蘭。”借用西漢傅介子因樓蘭國經常殺死漢朝使節之故,誘殺樓蘭王慷慨復仇的故事,表達自己甘願全力以赴,為國殺敵的雄心壯志。

還有岑參的詩“吹之一曲猶未了,愁殺樓蘭征戍兒”,道盡了戍邊將士思鄉愁腸滿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