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玉紅:走向“生命之學”的歷史學——《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評介

「來源: |宋史研究資訊 ID:songshiyanjiu」

感謝何玉紅老師賜稿

原刊《中國社會歷史評論》第26卷

引用時請註明出處

走向“生命之學”的歷史學

——《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評介

文丨何玉紅

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

何玉紅:走向“生命之學”的歷史學——《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評介

錢穆先生曾曰:“史學是一種生命之學。”“人”是歷史學基本要素中的核心,揭示“人”的生命歷程和情感體驗,是史學研究的重要任務。然長期以來,歷史人物研究逐漸淡出學者的視野,原本是歷史研究的“正宗”,不再成為學術主流,以致學術界提出“歷史學家為什麼忘記了‘人’”的反思。臺灣長庚大學黃寬重先生出版的《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臺灣台大出版中心,2018年,以下簡稱《孫應時》),就是一部描摹“人”的“生命故事”及其“時代映像”的力作,在思考如何尋找歷史背後的“人”及其意義方面,有著重要的啟示。

何玉紅:走向“生命之學”的歷史學——《孫應時的學宦生涯:道學追隨者對南宋中期政局變動的因應》評介

出版社: 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

出版年: 2018-2-7

頁數: 376

ISBN: 9789863502692

底層士人的“生命故事”

誰是孫應時?專門從事中國古代史和宋史研究的學者所知不多,普通大眾對此更顯模糊和茫然。在浩如煙海的史籍中,他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該書對孫應時的家族源流、求學論道、仕宦沉浮、生前是非、死後榮辱等做了細緻梳理,為我們清晰勾畫出一個南宋底層士人的“生命故事”。

論著的著眼點是孫應時的“學宦”生涯。不同於朱熹、陸九淵等碩學大儒,孫應時只是宋代思想和學術史上的一個邊緣人物,即“道學追隨者”。與宰執等名宦顯貴相比,其畢生所任最高官職僅為常熟知縣,是南宋中期一位中低層地方官員。作者鉤沉索隱,以敘述故事的形式,完整呈現出一個底層士人的人生歷程。孫氏家族以鄉里教育起家,實現由農轉儒,開啟功名之途。孫應時從縣尉起步,先後出任海陵縣丞、遂安縣令、蜀中幕僚、常熟知縣,備嘗宦海艱辛。期間講學東湖,結交師友,拓植多重人脈,踐行道學理念。之後謀求京官,卻受政局牽連,劾罷鄉里。死後又因特殊機緣,獲致褒揚。“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每個人的故事都是整體歷史的組成部分。《孫應時》聚焦追求仕進與道學的中低階層士人官僚,爬疏其仕宦歷程與學術發展的軌跡,分析在道學與政治糾葛的複雜環境中,中低層士人官員所扮演的角色、開展的人際網路以及他們的遭遇與應對。在精到細微的個案解析方面,作者下足了功夫。

作者的細緻描摹,展現出孫應時不同處境下內心深處的種種情感體驗,見證其隨時而變的心路歷程:苦心拓展人際資源,經營和積累人脈的心酸甘苦;與師友彼此分享喜樂與相互鼓勵乃至尋求諒解的內心訴說;無情捲入政治風浪之中,未能實現理想的悲傷與挫敗感。“從中低階層士人如孫應時的生命故事,可以看到在少數名宦大儒巨星相互爭輝的光芒下,也閃爍著眾多微小的星光,共譜繁富多姿的星空,而不是在星夜籠罩時,空曠的大地只見探照燈式的巨大光束,此外一無所有。”黃寬重先生以星空為喻,形象的揭示出底層士人“生命故事”的意義。

知人論世的“時代映像”

為什麼要研究孫應時?在歷史長河中,如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孫應時及其學術與仕宦經歷,有數千萬計。若以此為研究物件,止步於歷史現象描述和事實復原,勢必走向沉溺於細節之瑣碎和平庸。擺脫研究中“碎片化”的困窘,就顯得尤為重要。全書以“小人物”為切入點,透過一個底層士人官員人生歷程的敘述,呈現和思考“大時代”的整體脈動和“全景影象”。

作者藉助“道學追隨者”的眼睛,觀察孫應時及其陸門學友的師從變化,重新認識南宋中期道學派別的競合關係。我們看到,基於實際利益考量、學術追求乃至性格稟賦,不同學術流派之間既有學術交鋒,又有政治協力,這改變了既往思想史研究中非此即彼單一化的刻板認知。孫應時及其師友關係的演化,呈現出南宋道學和思想史複合多姿的色彩。

論著圍繞慶元黨禁前後孫應時學友的遭遇與應對,闡述身歷其境的中低階層官員及道學追隨者的切身處境,分析士人面對複雜多變政治情勢的應對進退之道。作者的研究表明,在政治變局中,無論是主動參與者還是被動涉入者,其個人命運與群體關係,並非傳統研究刻畫的前後一貫、二元對立,道學與政治之關係相當複雜,拼織出南宋政治文化多元的樣貌。

孫應時一年多時間的幕府生涯,參與和見證了吳挺之死後驚心動魄的蜀中人事變動,因之又捲入到後來的開禧北伐、吳曦之變、史彌遠專權等事件之中。一個幕府的短暫經歷,反映出南宋中央與地方間波詭雲譎的權力博弈。一個基層官員的命運蹤跡,折射出南宋中期這一“政治變動最激越的時代”風貌與特質。將梳理得越來越清晰的歷史細部納入到宏大的視野下,歷史程序中的邊緣人物和小事件,顯示出關乎全域性的意義。知人論世,於此可見。

書信的意義:史料或視角

如何復原一個基層士人的“生命故事”及其“時代映像”?史料是關鍵因素。作者對孫應時《燭湖集》編撰、流傳與版本做了細緻辨析和比勘,並將其與師友往來的200餘封書信進行編年,製成《孫應時書文的編年與整理》。這一以“孫應時生平與書文年表”為核心的厚達35頁的附錄,奠定了全書堅實的史料基礎,從中也展現出書信材料的多重意義。

書信極大地拓寬了史料範圍和研究議題。與正史、會要、長編等相比,包含書、簡、啟、表、申狀、奏狀、劄子等在內的書信是一種特殊文體,其內容極為豐富,大凡撰者親歷的事務與見聞,從日常瑣事與心態變化,到政治、社會、經濟、學術等重大事件無所不包。透過寫信人與收信者的往復互動,構建出士人廣泛和變動的人際網路與“朋友圈”。全書所討論的個人與群體、家族與社會、中央與地方,乃至學術與文化的互動關係等議題,得益於書信材料的支撐。透過書信,精心打撈沉寂在時光深處的隱秘故事,尋找被歲月遺忘的精彩片段,充滿吸引力的歷史研究不再枯燥。

書信材料的利用使我們對歷史的理解有了一定的“現場感”。士人在書信中交換意見、溝通思想與交流情感,彼此傳達對政局變化、職務升遷的意見和感受,透露出他們的學術傾向、行事風格、臧否人物以及對時局的觀察等。這些是當事人身處歷史現場的切身“體悟”與“傾訴”,較之正史等史籍記載更為深切、真實和細膩。如作者所言,書信的字裡行間,顯現出“人與人之間的溫度”和“根本的人性”。啟用封存於書信中的記憶,歷史研究中“瞭解之同情”變為可能。

書信還提供了從基層和私人角度觀察歷史的新視角。由書信所見,道學家與政治家的糾葛,既存在尖銳的抗拒,也有著彼此調整、妥協和改變,朱陸學術異同和“黨派”鬥爭等並非如想象中那樣組織化且強固。這是一個遠離京城的道學追隨者和鄉居官員眼中的歷史影象,讓我們看到諸多與先前思想史、政治史敘述中不一樣的面相。私人書信材料的使用,使我們能夠更好的擺脫以精英思想家和政治家為中心的歷史書寫,凸顯出其在視角轉換中的重要意義。

要之,細讀飽含情感的書信材料,多角度開掘隱藏在其背後的資訊,復原歷史場景中複雜的人事與人性,揭示時代變遷的整體面貌,這是《孫應時》的成功之處,也是走向“生命之學”的歷史學繼續前行的一條可行之道。

丨延伸閱讀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