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講壇|郭紀金: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風尚,多由士大夫引領而生

讀創

/

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魏沛娜

談起士大夫,我們在古典文學作品中經常見到,但是若要究其淵源,很多人卻並不熟悉。古代計程車大夫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群體?他們代表了怎樣的文化風尚?所謂計程車大夫精神對於今天的我們有何借鑑?

在由深圳大學宗教文化研究所、深圳圖書館、中山大學禪宗與中國文化研究院主辦,深圳市雲迴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協辦的人文講壇第152期活動上,深圳大學中文系原系主任、教授郭紀金受邀做了題為“古代士大夫文化的曲折演進”的講座。

人文講壇|郭紀金:古代不同時期的文化風尚,多由士大夫引領而生

何謂士大夫?郭紀金介紹,古代社會由“四民”組成:士農工商,即是“四民”,“凡習學文武者為士,肆力耕桑者為農,工作貿易者為工,屠沽興販者為商”。士大夫是語義大致近於“士君子”的詞語。不同時期的文化風尚,多由士大夫引領而生。

郭紀金指出,自三千年前的西周開始,周天子封邦建國。各“封國”的“首腦”是國君(諸侯),國君擁有封國,並主宰其一切事務。以政治地位論,諸侯之下有卿,卿之下有大夫,大夫之下有士(卿、大夫、士這些貴族,各自還分了等級)。從貴族身份來說,無論是上大夫、中大夫、下大夫,其地位都在“士”之上。而“士”又分成了若干等級。總體而論,士是貴族的最後一個層級。

他稱,晚近千餘年來,士大夫一般是指文人、世族,常常針對性地指居官有職位的人。但更古老的時候(例如西周、春秋、戰國),士大夫可以是將帥的佐屬,例如西周時,師帥本人的地位應當是“中大夫”,旅帥皆“下大夫”,卒長皆“上士”,他們都是被軍將所統領的,故曰“士大夫”,春秋之前所說的大夫和士,是“武人”,不是文官、文人者流。戰國之後,一般就不以大夫和士來稱武職人員了。戰國時期有大量的“遊士”。“大夫與士,最初都是武職。打起仗來,士的戰車是要衝在前頭的,身先士卒,這就是貴族精神。”

那麼如何界定“士人”呢?郭紀金認為需要從廣義和狹義兩個方面來思考和判別。他介紹,狹義的“士大夫”,在距今約兩千三、四百年的戰國中期,獲得公認的概括是:“居官有職位的人,謂之士大夫”。進入唐宋之世,社會結構有了巨大的變化,則要以廣義的角度去認識“士大夫”。在“四民社會”中,主導的群體乃是“士大夫”,或簡稱作“士人”。

“其實,經過了兩漢、三國、兩晉南北朝之後,廣義說‘士人’,他們早已不是三千年前那樣的武職人員了,也不限於透過科舉考試方式獲得了功名的人,時見在地方上有一定影響的人士,有時還有看見走了黴運,但還保持了一定尊嚴的讀書人也廁身其間。”郭紀金表示,到了宋、明、清這數百年間,士人隊伍愈來愈龐大,他們一方面推動著社會變動,另一方面也與社會時勢的運道共同進退。所以,我們既可以觀察他們與上層“精英文化”的互動影響,也可以透過社會上普通的通俗文化來觀察士人的活動。也就是後來計程車大夫活動既在精英文化層有變現,又在社會底部的通俗文化層有不少的交流與互動。

在郭紀金看來,“士大夫精神”對現今可以借鑑的有很多,例如,為人有抱負、有德行、有學識、有操守、有擔當、不營私,一如過去那些被人們交口稱誦並銘記在歷史長廊的人物那樣。

審讀:譚錄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