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本土的巨匠——屈原,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我們都知道,在屈原所生活的戰國時期,人們並無“祖國”的觀念,朝秦暮楚、楚才晉用是十分平常又很自然的事情。

但屈原是個例外,以他傑出的政治才能、淵博的知識、無與倫比的文采,如果願意擇木而棲、擇主而從,他未嘗不會找到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國家、賞識重用自己的君主。但他沒有,他自始至終都留在楚國,就像自己在《橘頌》中所寫的:“受命不遷,生南國兮”。

根植本土的巨匠——屈原,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是不是他如此眷愛的南國大地給他提供了適宜生存和發展的土壤呢?恰恰相反,這裡昏君當道,奸佞掌杈,一團汙泥濁水。屈原的才能被扼殺了,就此而言,屈原是不幸的。但也恰恰是這片土地,又從另一個方面成就了他。屈原之所以偉大,首先就在於他的“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他高瞻遠矚,清醒地認識到他所處時代的大勢以及楚國的地位。

根植本土的巨匠——屈原,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在秦、齊、楚三強鼎立的局面之下,楚國只能與齊國結成聯盟,聯齊則楚勝,附秦則楚亡。他是堅決主張聯齊的,並親自出使齊國,訂約結盟。可是楚國那幫昏君奸臣,畏敵如虎,鼠目寸光,貪圖蠅頭小利,出賣了國家利益,結果招致了國土的淪喪。楚懷王本人也以俘虜的身份,屈辱地客死異鄉。屈原目睹了這一敗亡,他自己也遭受巨大的迫害,流亡於荒僻偏遠的湘、資沅、澧流域的窮山惡水。

根植本土的巨匠——屈原,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人們常說:“國家不幸詩人幸”,這話並不準確,詩人的命運是不可能同國家的命運分割開來的,國家不幸,詩人同樣也是不幸,如屈原,如杜甫。如果說“詩人不幸詩歌幸”,倒有點道理,正是國家的不幸以及由此而帶來的詩人的不幸,激起了詩人極其深廣的悲憤,不平之鳴,如骨鯁在喉,不吐不快。也正因此,屈原寫下了《離騷》等一系列不朽的詩篇,並最後葬身在他所熱愛的這片土地上。

根植本土的巨匠——屈原,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設想如果屈原也同他楚國的前輩伍子胥一樣,投奔異國他鄉,也許他個人的身世遭遇不會像後來那樣慘,甚至也許能夠建立一些功業,但中國和世界文學史上則也許會因此少了位偉大的詩人。屈原就是這樣一位植根本土的大詩人,假設他離開這片土地,便會如同離開南國的橘樹,即使結果,也許只會是些苦澀的果實。

根植本土的巨匠——屈原,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楚國在歷史上也曾經引進過人才,例如楚悼王時期的吳起。吳起的變法曾一度使楚國強盛,但楚國不是一個有容人度量的國家,隨著楚悼王的去世吳起被害,楚國從此日趨衰敗。到後來,甚至連本國的人才也不能容忍,伍子胥便是被迫害出逃的,他後來藉助吳國的力量伐楚,楚國自食其果。屈原自沉汨羅四十餘年後,楚國便滅亡了。一個不重視人才的國家,一個不能容人的國家,其走向沒落是必然的。

根植本土的巨匠——屈原,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

小編認為,像屈原這樣的愛國者,生在這樣的國家,不能不說是一種悲哀。他們是愛國,但是他們的祖國,或者說他們祖國的統治者愛他們嗎?卓越的才華被壓制,忠貞的情懷被扼殺,楚國的衰敗以至最終滅亡,與其統治者的這種人才政策不是有著直接的關係嗎?因此,我們絕不能因屈原的成就而原諒那些導致屈原悲劇命運的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