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省六部制與隋唐掛鉤?為了強化皇權,它幾乎貫穿於整個封建時代

說到“三省六部”,我們第一反應就會想到隋唐。不過,這一制度的相關元素其實早就出現,只是到隋唐時才形成了完善的體系。這一制度的靈魂,就是以分工的形式,強化皇帝手中的集權。

三省六部制與隋唐掛鉤?為了強化皇權,它幾乎貫穿於整個封建時代

三省即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它們的出現有一個緩慢的過程。

在秦漢時期,封建王朝的行政架構是“三府九寺”,以漢為例,三府即太尉、司徒、司空府,九寺則是太常、光祿勳、衛尉、太僕、廷尉、大鴻臚、宗正、大司農、少府。

到了三國及魏晉南北朝時期,這一體系逐漸名存實亡,大部分淪為閒職,相應職能逐漸轉向三省。其中,尚書省在東漢時期就已出現,不過那時候的名稱是“尚書檯”;至於中書和門下省,都形成於三國時期,它們存在的目的就是為了分散尚書省的權力。

三省六部制與隋唐掛鉤?為了強化皇權,它幾乎貫穿於整個封建時代

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六部,都隸屬於尚書省,它們的前身是漢光武帝設定在尚書檯中的“六曹尚書”。魏晉南北朝時期都保留了這一架構,只是名字有所區別。到了隋文帝時期,六部被命名為為吏部、禮部、兵部、度支、都官及工部。

到了唐朝時,度支被改為民部、都官改為刑部;後來,為了避開唐太宗李世民的名諱,民部改名戶部,我們熟悉的六部至此才完全形成。

三省六部制與隋唐掛鉤?為了強化皇權,它幾乎貫穿於整個封建時代

以上是“三省”、“六部”的分項演變過程,而“三省六部制”作為一個體系,首次出現於隋文帝時期。

公元581年,原北周大丞相楊堅篡周建隋,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避免類似的權臣篡位情況再度上演,楊堅聽從少內史崔仲方的建議,廢除了北周的六官制(源自先秦時期的《周禮》,即天官冢宰、地官司徒、春官宗伯、夏官司馬、秋官司寇、冬官司空),改設三師、三公,以及尚書、門下、內史、秘書、內侍五省。其中,內史省其實就是中書省,之所以改名,是為了避開楊堅之父楊忠的名諱。

三師即太師、太傅、太保,純屬名頭好聽、毫無實權的閒職;三公即太尉、司徒、司空,名義上可以參政,可惜經常空缺。

也就是說,國家職能落到了“五省”這五個部門手裡,而不再歸某位大臣執掌。

三省六部制與隋唐掛鉤?為了強化皇權,它幾乎貫穿於整個封建時代

而在五省中,秘書省負責管理國家藏書,內侍省是皇帝的近侍機構、管理宮廷內部事務。因此,尚書、門下、內史才是真正執掌國家權力的中央樞紐部門。

隋朝崩盤後,同出自關隴貴族的李淵家族對隋朝的體制基本進行了全套沿用,並在此基礎上加以完善改進,重點加強了互相之間的制衡。當然,由於不用再避楊忠名諱,內史省改回了中書省。

在這種體系下,三省分工明確,覆蓋了封建最高權力核心的執行完整過程:

中書省負責制定國家統治策略和方向,也就是決策;

門下省負責對中書省提交的決議進行審查、稽核,看看它行不行得通、有沒有需要改正/補充的地方,不滿意就駁回,一直到透過為止,然後發給尚書省;

尚書省負責具體工作方案的制定、落實,為了分門別類執行工作,因此下面設定了吏、戶、禮、兵、刑、工一共六個部門。

三省六部制與隋唐掛鉤?為了強化皇權,它幾乎貫穿於整個封建時代

六部的職責則分別如下:

吏部負責管理全國官員的相關事務,為了各司其職,其內部還細化成多個具體的部門,比如負責評定官員品級的,負責嘉獎表彰的,以及業績考核的,具體的部門名稱在不同朝代並不相同,比如明朝就分為文選清吏司、驗封司、考功司等等;

戶部可以理解為管理財政相關事務,比如管理百姓的戶口、耕地、稅收、各級官員的俸祿、軍隊糧餉等;

禮部的工作分為三大塊,一是科舉相關事務,二是管理藩屬國、與其他國家間的外交事務,三是祭祀、喪葬、占卜、封賞等禮節儀式性的工作;

兵部,顧名思義就是處理軍隊相關事務。比如車馬、兵器裝備、軍人的資料名冊、軍隊制度等等,根據不同內容也會細化為不同的部門;

刑部當然就是管理刑獄了,相當於古代的司法部門;

工部即負責工程相關事項的部門,不僅要處理宮室、衙門的修建、維修,還要負責管理各類公家用的器物。

三省六部制與隋唐掛鉤?為了強化皇權,它幾乎貫穿於整個封建時代

實際上,在不同朝代,三省、六部的具體職能會產生變化,相關權力也會隨之改變。

比如安史之亂後,唐朝的三省就逐漸名存實亡,中書省裡的關鍵崗位——中書舍人的職能,逐漸被翰林學士拿下,尚書省也被慢慢分割到不同部門。

而到了宋朝,雖然“三省六部”名義上還存在,但具體職能早已跟唐朝時大不一樣,比如中書省就長期負責祭祀、典禮等務虛的工作;

遼國跟宋朝差不多,而金、元、明實際上只有一省六部制(金為尚書省,元、明中書省)。到了洪武年間,朱棣直接取消了中書省,相關職能劃給了六部,三省從此消失,清朝則保留了這一做法。

總而言之,三省六部制的誕生、演進,說到底就是為了加強皇帝的權力。在這個過程中,秦漢以來的相權被逐漸稀釋到眾多的部門;權力細化了,就難以形成與皇權相抗衡的“權臣”,帝王的地位從此穩如磐石,再也不用擔心“總有刁民想害朕”。對於皇帝來說當然是好事,但對於封建帝國而言則不一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