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傳》之人物關係梳理:楚文王

楚文王是在位長達五十一年之久的楚武王之子,其母是鄧曼,這不能不讓我們想起另一個鄧曼,即鄭莊公之妻,太子忽之母。

《左傳》之人物關係梳理:楚文王

楚武王在位時間是: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

鄭莊公在位時間是:公元前743年—公元前701年。

兩者的執政時間基本上是相同的,那麼,這兩位鄧曼的年歲也不會相差太多,或是姊妹,或是姑姪,也就是說,鄭國和楚國都同鄧國發生聯姻,這在某種程度上,也能反映出春秋早期的鄧國是頗具影響力的。

但鄧國同楚國的聯姻之目的似乎有別於鄭國,鄧國與鄭國的聯姻是為了聯合抗楚,而鄧國與楚國的聯姻是迫於楚國的壓力,以求透過聯姻來安撫楚國。

可惜事與願違,嫁到楚國的鄧曼不僅有遠見卓識,成了楚武王的賢內助,還給楚國生了一個楚文王,而就是這個鄧國的外甥楚文王,反手就滅了鄧國。

當年懼楚的蔡、鄭、鄧三國,最早被滅的就是鄧國。

蔡侯、鄭伯會於鄧,始懼楚也。——《左傳·桓公二年》

《左傳》中關於楚國的記載始於楚武王,而對於楚武王之前的楚國君主,《左傳》中提及了若敖和蚡冒,並且二者兩次並舉。

無亦監乎

若敖、蚡冒

至於武、文?土不過同,慎其四竟,猶不城郢。——《左傳·昭公·二十三年》

訓以

若敖、蚡冒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左傳·宣公十二年》

關於

蚡冒

的身份,《左傳》中並未明確,但《史記·楚世家》中給出了說法,認為蚡冒和楚武王是兄弟,都是宵敖之子,並且楚武王是殺了蚡冒之後登基的,但這個說法並不是很符合《左傳》中的記載。

因為《左傳》中並沒有記載宵敖,同若敖並稱的是蚡冒,而且楚人對

蚡冒還很推崇的。

彼驕我怒,而後可克,先君

蚡冒

所以服陘隰也。——《左傳·文公十六年》

如果楚武王是奪

蚡冒之君位而自立,其後又推崇蚡冒而不提及宵敖,

這是很奇怪的事情,《清華簡·楚居》的面世幫我們解答了這個疑問,應該是《史記·楚世家》搞錯了,按《楚居》所載,蚡冒才是楚武王的父親,而宵敖應該是被楚武王奪了權的哥哥,這也就符合了《左傳》所載,所以上圖採信的是《楚居》所載。

那麼,蚡冒就應該是若敖之子,而《左傳》中還著重記載了若敖的另一個兒子,這就是鬥伯比,鬥氏一族由此而來,也稱若敖氏。

需要說明的是,按“氏”的建立規則來講,並不會存在鬥伯比的其它兄弟以“鬥”為氏的情況,故《左傳》中記載的所有鬥氏成員應該都是鬥伯比的後代,那麼,按時間和年齡推算,鬥廉、斗子文、鬥班、斗子良應該是兄弟,都是鬥伯比之子,另外還有鬥御疆、鬥梧、鬥射師等,也都是鬥伯比的兒子或孫子。

按族系來算,鬥伯比是楚武王的叔叔,但二者的年歲應該沒有相差太多,魯桓公十三年,即公元前699年的時候,屈瑕出征,鬥伯比還為其踐行,而這個時候,楚武王已經在位42年,並且楚武王的王位還是從他的哥哥手裡奪來的,顯然不可能是年少即位,即便是二十歲奪王位,此時的楚武王也已經年過六旬,鬥伯比也相差不了太多,所以他的兒子們也都處於當打之年。

這就涉及到屈瑕的身份問題,《左傳》中沒有明確記載屈瑕的族系,但按《左傳》中的記載來看,屈瑕只能是楚武王的兒子,年齡應該是四十多歲,並且兒子也已經成年,即是屈重。

首先,屈瑕並不是一個優秀的統帥,那麼他的地位顯然不是憑藉能力,而是得益於血統。

其次,鬥伯比的身份相當於王子,那麼他的兒子們的身份相當於王孫(若敖之孫),如鬥廉,且能力遠在屈瑕之上,但也只能擔任屈瑕的助手。

最後,儘管屈瑕戰敗自縊,但他的家族仍然世襲莫敖一職,且始終處於楚國的核心領導層。

另外,屈瑕死後,楚國再一次大規模用兵是九年之後,即公元前690年,當時的楚武王已經七十多歲,即便是“

餘心蕩

”,也只能親征,

楚武王荊尸,授師孑焉,以伐隨。將齊,入告夫人鄧曼曰:“餘心蕩。”——《左傳·莊公四年》

這其實是件挺悲壯的事情,臨行前,妻子安慰著七十多歲還要掛帥出征的丈夫,說,如果只是你死了,而軍隊沒有損失,也算是國家的福分了。

我們結合《左傳》中的前後記載,楚武王親征的最主要原因就是屈瑕的死,也就是說,因為屈瑕死了,楚國沒有其它人選了,以至於楚武王到了古稀之年還得親征。

顯然,沒有人選的主要原因不是能力問題,而是地位問題,如果談能力,鬥伯比的兒子們個個優秀,都不比屈瑕差,但都不合適,至少在春秋早期的楚國不合適,因為從《左傳》和其它的出土文獻來看,相比於中原諸侯國,春秋時期的楚國的官僚體系似乎更為原始,最高首領往往就是最高軍事統帥,有酋邦的傳統,也就是說,楚王其實就是楚國的最高軍事統帥,而能代替楚王的,應該就是未來的楚王。

如果以這個思路來看,屈瑕應該就是楚武王的接班人,因此他能代替楚武王去統帥軍隊,而屈瑕死後,楚國失去了成熟的接班人。

那麼,屈瑕生前所擔任的“莫敖”一職似乎也就不那麼破朔迷離了,楚武王稱王之後,“敖”就作為僅次於王的稱謂保留下來,而“莫敖”其實等同於儲君,但因為屈瑕先死,“莫敖”就未能即位為王,於是就成為了屈氏一族的專屬官職,其高低並不固定,完全取決於擔任此職的屈氏族長在楚國朝堂的地位。

屈瑕的死可能也促進了楚國官僚體系的成熟,例如司馬一職的出現,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而不是全憑血統,這也讓莫敖氏逐漸掌握了楚國的核心權力。

楚武王死後,楚文王即位,當時的楚文王年歲應該不大,二十歲左右,這又得回到楚武王娶鄧曼的時間問題上來,楚武王娶鄧曼應該是鄭、蔡、鄧因“懼楚”而會盟之後的事情,也就是說,楚武王娶鄧曼應該是桓公二年之後的事,即公元前710年之後,這也能解釋為什麼楚武王都七十歲了還要親征,因為那時候的楚文王還不到20歲。

後來的楚文王奪息媯也都是青春年少,而不是老夫少妻,所以楚文王死後,息媯生的兩個兒子:堵敖和楚成王,應該就是楚文王最大的兩個兒子,也不過十二三歲,這就能解釋為什麼楚文王的另一個兄弟子元可以那麼明目張膽地挑逗息媯了。

楚令尹子元欲蠱文夫人,為館於其宮側,而振萬焉。夫人聞之,泣曰:“先君以是舞也,習戎備也。今令尹不尋諸仇讎,而於未亡人之側,不亦異乎!”御人以告子元。子元曰:“婦人不忘襲仇,我反忘之!”——《左傳·莊公二十八年》

子元被鬥班所殺後,楚國自此進入若敖氏時代。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訫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