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自科舉制誕生以來,“考入仕途,升官發財”,似乎是眾多學子的終極目標。

但有一位明朝的官員,他積極入仕,為的是造福百姓,為政為民,克己奉公。

這位官員名叫曾秉正,“清廉”二字他可謂做到了極致。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就因為太過廉潔,他官至三品大員,在告老還鄉的時候,竟然拿不出一分錢的路費。

生廉潔愛民的清官,半生操勞,兢兢業業,連回鄉的路費都沒有,無奈的他只能賣了女兒湊路費。

且看當朝皇帝如何處理此事,竟讓清官落得如此悽慘的下場。

入仕途,廉政愛民。

曾秉正初入仕途並不得志,他只是一個九品的芝麻小官,人微言輕,可有可無。

明朝初年,朱元璋雖然奪得了大權,但是皇帝之位並不牢固。

偏偏這時還發生了天災,亟待休養生息的農民雪上加霜,毫無收成。

農民出身的朱元璋心急如焚,他深知百姓都是靠天吃飯的,如今,天氣不好,自然災害頻發,對江山社稷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原本是一場災難,但是對於想要平步青雲的官員來說,國家有難正是這群官員施展才能,救國救民的好機會。

朱元璋也多次召集大臣商量對策,重用了很多有能力的人。

曾秉正牢牢抓住了這個時機,他絞盡腦汁寫了一份3000多字的奏摺,內容涉及對皇帝的無限誇耀和恭維,以及對百姓的深表同情,言辭懇切,感人肺腑。

朱元璋看到此份奏摺,龍顏大悅。皇帝此刻正是用人的時候,再加上曾秉正所奏內容有理有據,

皇帝十分欣賞他,立刻召見了他,擢拔他為司文監丞。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曾秉正的官做到了司文監丞,就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皇上,他已經嚐到了一次放彩虹屁的好處,就瞅準時機,繼續拍馬屁。

幸運的是,曾秉正每次都精準地拍到了“馬屁股”,他得到了皇帝極大的喜愛。

沒過多久,皇帝就提拔他到刑部任職。

一年過去,曾秉正再次升官,這次他的官職升到了正三品——通政史。

雖然曾秉正的這個高位升的不是很名正言順,但是他在其位,還是克己奉公,勤儉節約。

01

高壓的社會體制下,清官更加一貧如洗

曾秉正周圍的官員,甚至很多官位在他之下的人,都透過多方面的“努力”過起了貴族的生活。

曾秉正本人清正廉潔,沒有一絲額外的收入。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客觀地說來,曾秉正想要貪圖錢財,也很難做到。因為曾秉正所在的朝廷,對於貪汙腐敗的處罰非常嚴厲。

我們都知道,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出身布衣平民,摸爬滾打,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

朱元璋出身貧寒,自然知道民間疾苦,他此生最痛恨貪汙腐敗,

如今自己做了皇帝,當然不能再讓百姓受腐敗昏暗之苦。

朱元璋為了震懾住膽大包天的貪官,他出臺了很多專門懲處貪官汙吏的酷刑,刑法殘酷,不忍直視。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為了更好地整頓吏治,朱元璋還發揮了民間的作用。

百姓可以監督這些官員,如果百姓舉報為政的官員有貪汙錢財、欺壓百姓的行為,很快就會被押進京,受到審問和處罰。

除了這些嚴懲和監督貪汙的行為,朱元璋還制定了針對官員俸祿的政策,該項政策對於官員的俸祿管理相當嚴格。

明朝初期,官員的俸祿都是發放糧食和紙幣的。

曾秉正作為三品官員,他每年可以得到420石糧和一錠數量的紙幣。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曾秉正有工資,為什麼做了多年的官,還是這麼寒酸,連路費都湊不起,糧食吃了的話,紙幣總還是有的啊。

在我們的印象裡,古人都是用金銀來交換,金銀是有實際價值和收藏價值的。

宋代有了最早的紙幣,算是比較先進的,可是紙幣如果沒有得到市場的認可,就是普通的紙。

朱元璋在打仗方面,一定是有過人的才能,可在金融和財政方面,他的劣勢就表現出來了。

明初為了建立完整的金融體系,也發行紙幣,名叫“大明寶鈔”。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明朝紙幣的面值分類超過6個,且做了很詳細的規定,如有偽造的,直接處以死刑。

朱元璋也明確規定了,各個面額的紙幣,相當於多少的黃金和白銀,但是卻沒有建立起完備的準備金制度,甚至沒有準備金,紙幣壓根不能兌換黃金和白銀。

朝廷規定了黃金和白銀兌換紙幣的比率,但是你想拿紙幣兌換黃金和白銀是不能兌換的,由此,這個政策似乎成了壓榨民間白銀的手段。

很多百姓不相信政府,不肯用紙幣來交換。

政府明令禁止市場上用黃金和白銀交換貨物,也不允許以物易物。

百姓無奈之下,只能乖乖兌換了紙幣。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政府發行的紙幣也沒有明確的限定,隨意發行。

紙幣用舊了,爛了,沒有以舊換新的說法,爛了的紙幣像丟廢紙一樣直接丟棄。

由此以來,紙幣很快就貶值了,出現了通貨膨脹。

再後來,紙幣直接成了沒有價值的廢紙,無法使用。百姓們在市場上無法交易,又沒有打破禁令,使用白銀交易。

02

清官賣女湊路費,遭皇帝懲處

有了明初防範貪官和金融制度這個大背景,曾秉正一貧如洗的原因也就水落石出了。

明初的官員是真的很窮的,工資只有糧食和紙幣。

曾秉正的為官之路,就如他的名字一樣,秉直公正。

常說:“伴君如伴虎”,儘管他善於巧言,還是有得罪皇帝的時候,

他一次進言,觸怒了龍顏,皇帝便不再予以重用,他只能告老還鄉。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曾秉正一生廉潔,沒有額外的錢財。

未曾想致仕又提上了日程,四下茫然,無處準備。還好可以有個老家可回,也不至於飄泊無所依。

曾秉正當即籌集錢財,悲劇的事情發生了,為官多年,竟連回鄉的路費都湊不齊,更不要說“榮歸故里”了。

萬般無奈之下,曾秉正含淚賣掉了自己的女兒,籌集起微薄的路費趕往家鄉。

回鄉途中,曾秉正賣女湊路費的事情傳到了朱元璋的耳朵裡。

正三品清官告老還鄉,賣女湊路費,朱元璋大怒:把這個賊人給閹了

他當即龍顏大怒,斥責此人公然嘲諷皇家官職,賣女違背道德,下令處以宮刑。

清官不可多得,一生廉潔,竟然落得個被閹割的下場。

也許在曾秉正看來,賣女是無奈之舉,但在朱元璋看來,他就是嘲諷朝廷官員的俸祿少,違揹人倫的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