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到底謀劃什麼帝王權術?

丞相制度在我們有兩千多年的歷史,歷來君主治世都少不了丞相的輔佐,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不僅協助皇帝統領文武大臣,更是在國家朝政危難時起到穩定朝局的重任。歷朝歷代丞相之位都很重要,比如秦相李斯、漢相蕭何、三國蜀相諸葛亮,他們兢兢業業輔助主上成就一番霸業,歷來也是皇帝最為倚重的柱國大臣。朱元璋在建立大明之後仿照前朝設立中書省,並分別任命徐達、李善長為中書省左右丞相。本來朱元璋是希望丞相能夠統領好六部,協助自己治理好百廢待興的大明,可為何朱元璋在最後徹底廢除了丞相制度並禁止後世子孫在立丞相呢?

廢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到底謀劃什麼帝王權術?

朱元璋

一、相權制約了皇權的集中

歷來相權和皇權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歷朝丞相都有駁斥天子之權,對於皇帝的政策如果認為不妥可以駁回並拒絕執行。作為百官之首的丞相處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統帥著朝中的文武大臣,歷來百官的奏摺都是需要先經過丞相過目稽核後由其轉呈給皇帝,因此丞相往往能決定著皇帝的耳目和百官的奏摺是否能夠傳遞給皇上。兩宋之後封建社會的專制逐漸達到頂峰,皇帝越來越想集中所有的權利在自己的手上,不想在分權於丞相。而這種兩千多年前制定的丞相制度早已適應不了當下帝王對集權的要求,相權過大始終是皇帝比較頭疼的事情,如何徹底解決相權對皇權的威脅一直是歷代帝王孜孜不倦的追求,而同樣作為渴望君權高度集中的朱元璋,自然也是不太希望相權對自己的制約,在自己建立大明後越來越發現相權對自己的威脅,於是慢慢就產生了廢除丞相制度的想法。

廢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到底謀劃什麼帝王權術?

朱元璋

二、丞相人品的好壞對王朝的衝擊過大

中書省的丞相作為百官之首,萬物歸總的地方,無論是文臣亦或者是武將所有奏摺都需要經過其過濾,皇帝要辦的政務也需要下發給中書省再由其轉發處理。明君在世時皇帝尚能控制住中書省,可一旦中書省落入宵小之手而皇帝又沒能及時察覺的話,這將會對帝國造成嚴重的危害。他們不僅可以欺壓百官、矇蔽聖上,甚至可以獨斷專行任意處理帝國的一切政務。畢竟百官的奏摺都要經過其手放開進入皇帝御前,而皇帝下達的聖旨也都是透過其傳達百官,可要是中書省丞相欺下瞞上的話,不僅可以隨意欺壓百官胡作非為,還可以有效的架空皇權禍害朝堂,歷史上隋煬帝就是死在丞相宇文化及的手裡,三國時期的曹操更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而本朝的楊憲、胡惟庸等人更是欺上瞞下危害蒼生,對自己表面上溜鬚拍馬暗地裡驕橫跋扈欺壓百官,自己作為聖君尚能控制他們,要是後世子孫沒有了自己的雄才偉略還不被他們給架空皇權才怪。

廢除丞相制度朱元璋到底謀劃什麼帝王權術?

胡惟庸

三、不利於皇帝直接控制百官

明初朱元璋是何等的自負和自信,加上其有勤勞廉政且權利慾望極強,他不想自己的任何事情都透過中書省傳達給百官,萬一中書省沒有及時的傳達或者在傳達的過程中出現偏差,不便於自己政令的立即執行。再說百官所有的奏摺都要經過丞相過目才能呈遞給自己,萬一有大臣呈遞不利於丞相的奏摺他們私自扣下並刻意打壓這些大臣,自己整天呆在皇宮裡不就像是個睜眼瞎,萬一這些丞相違法亂紀了自己也不能及時的發現。還有百官要是有什麼需要皇帝儘快知道的事情,可等經過中書省繞一圈後很多事情都跟不上節奏了,自己不經常與百官們直接接觸的話,難免日後久了這些人都唯丞相馬首是瞻了,這大明朝到底是皇帝的天下還是丞相的天下呢?

正是因為朱元璋在後來的統治中發現相權過大容易矇蔽皇帝造成皇權旁落,相權過大容易危害百官讓大明吏治腐敗叢生,相權過大容易影響朝局的安定和團結,也不利於君主直接控制朝臣們。所有殺伐決斷的朱元璋堅定的認為丞相制度 對於大明並不適合,趁著自己孩子在世的時候採取鐵腕手段廢除丞相制度,不僅可以有效的鞏固皇權的穩定,也能讓後世子孫安享榮華富貴而不受相權的威脅,於是在胡惟庸案爆發後朱元璋毫不猶豫的廢除了丞相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