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最大的敗筆,本來意在美化諸葛亮,卻讓他顯得面目可憎

文/格瓦拉同志

《三國演義》的作者羅貫中將諸葛亮塑造成一副全知全能的神人形象,然而過度渲染、美化諸葛亮,非但沒讓他的形象變得完美,反而起到了反作用,讓讀者對其產生厭煩心理。其實,《三國演義》中這樣的敗筆很多,而諸葛亮在赤壁之戰前後的一系列“神奇”表現(舌戰群儒、草船借箭、借東風、三氣周瑜),則堪稱最大敗筆。

三國演義最大的敗筆,本來意在美化諸葛亮,卻讓他顯得面目可憎

諸葛亮在《三國演義》中被嚴重美化

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孫權之所以跟劉備聯合抗曹,是因為諸葛亮使用“激將法”的緣故,其實這個說法嚴重背離史實。因為《三國志》、《資治通鑑》都清楚的記載,在諸葛亮出訪江東之前,孫權便已經接受魯肅提出的“聯劉抗曹”建議。魯肅之所以能說服孫權,是因為給他講清楚一個很殘酷的後果,即如果孫權投降曹操,只會是死路一條。

三國演義最大的敗筆,本來意在美化諸葛亮,卻讓他顯得面目可憎

諸葛亮舌戰群儒在歷史上根本不存在

不僅如此,為了凸顯諸葛亮辯才極佳,羅貫中還編造了“舌戰群儒”的橋段,讓眾多江東名士在諸葛亮面前丟了醜,雖然看上去相當精彩,卻跟史實謬之千里。實際上,這些人的確是主張降操,不過在孫權堅定聯劉抗曹的決心後,便再沒敢提出反對意見,更不會再跟諸葛亮辯論。更何況,羅貫中為諸葛亮所設計的“舌戰”戲,不過是憑氣勢謾罵對手罷了,哪裡有以理服人的成分?

羅貫中為了凸顯諸葛亮的謀略如神、膽識過人,又為他編造了“草船借箭”的橋段。在這個故事中,周瑜為了陷害諸葛亮,便限令他在3天之內要造出10萬隻箭,並恐嚇他一旦失期便會被斬首。沒想到諸葛亮欣然受命,並在3天后果然將10萬杆箭交到周瑜手中。原來,諸葛亮利用滿天大霧當作掩護,用草船從曹軍那裡“借”了10萬杆,獲悉原委後,周瑜自嘆不如。

三國演義最大的敗筆,本來意在美化諸葛亮,卻讓他顯得面目可憎

“草船借箭”的主人公其實是孫權

其實,草船“借”箭在史上確有其事,但主角卻是孫權,而且時間也發生在赤壁之戰以後。據《三國志》記載,建安十八年(213年)正月“曹公攻濡須,權與相拒月餘。權乘大船來觀軍,公使弓弩亂髮,箭著其船,船偏重將覆,權因回船,復以一面受箭,箭均船平,乃還。”可見,孫權原本是乘船勘察敵情,結果在不經意間創造“借箭”的神話。

“草船借箭”之後,緊接著便是婦孺皆知的精彩橋段-“借東風”。在這個捏造的故事中,周瑜跟諸葛亮設計出火燒曹營的計策,但苦於聯軍駐屯於長江南岸、曹營位於北岸,唯有藉助東南風才能完成這條妙計,可當時正值冬天、盛行西北風,火攻之策安能實施?正當周瑜一籌莫展之際,諸葛亮登壇做法,“借”來三日三夜東南風,才幫助他成功地施行計策。

三國演義最大的敗筆,本來意在美化諸葛亮,卻讓他顯得面目可憎

諸葛亮借東風純系子虛烏有

其實,東風是長江上的一種自然現象,長期操練水軍的周瑜不但明白這一點,而且還能準確地推斷出何時起風,並利用它實施火攻,哪裡用得著諸葛亮去“借”?而且,就算是“借”東風,主角也應該是更加熟悉長江地理、天文知識的周瑜,而不是諸葛亮。這一點,唐代大詩人杜牧便曾專門寫詩道:“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赤壁》)。

羅貫中最大的敗筆,無疑是為了美化諸葛亮,從而編造出“三氣周瑜”的橋段,將周瑜塑造成一位鼠肚雞腸、陰暗殘忍的惡人形象。其實,歷史上的周瑜不僅長相英俊、風流倜儻,在江東有“周郎”的美稱,而且胸襟開闊、見識深遠(“長壯有姿貌”、“性度恢廓”見《三國志·卷五十四》),絕不是一個心胸狹隘,喜歡狹私報復的小人形象。

三國演義最大的敗筆,本來意在美化諸葛亮,卻讓他顯得面目可憎

周瑜的歷史形象其實非常光明、正面

周瑜不僅長得帥、脾氣好,而且精通音律,對音樂很有研究,甚至在酒酣耳熱之際,依然能察覺到奏樂者些微的差錯,並立即扭頭去看那個出錯者,這便是“曲有誤,周郎顧”的出處。就以上史實來看,周瑜的形象不僅非常光明、正面,而且比諸葛亮更有魅力、更可愛。但是,羅貫中為了美化諸葛亮,便拼命地醜化周瑜,這樣做非但不能讓諸葛亮看上去更完美,反而顯得他面目可憎。

三國演義最大的敗筆,本來意在美化諸葛亮,卻讓他顯得面目可憎

諸葛亮被嚴重美化後,反而顯得面目可憎

總之,羅貫中為了塑造諸葛亮在赤壁之戰中的完美形象,不惜歪曲事實、張冠李戴,把所有的成績和傳奇事蹟都按在他的頭上,但因為用力過猛、渲染過度,反而給人一種弄巧成拙的感覺。尤其是為了美化諸葛亮,肆意醜化歷史形象極佳的周瑜,結果非但沒能給諸葛亮“加分”,反而讓他看上去虛偽狡詐、面目可憎,這無疑是羅貫中最大的敗筆。

史料來源:《三國志》、《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