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褚遂良在書法上的成就主要也是楷書。其書初學史陵、歐陽詢,繼學虞世南。褚遂良楷法變革以貞觀十三年(639年)為界,之前作品明顯受到北碑和歐虞影響,點畫方硬,風格奇偉古拙,之後因歷史機遇(褚遂良在貞觀十三年以起居郎“監掌裝背”負責 四庫經籍裝幀審查工作,酷愛羲之書法的唐太宗開始大量出資四方求購二王法帖也在此年)得以廣泛接觸“二王”遺蹟,從中受益良多。

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陰符經》傳為褚遂良書。全篇共96行,461字。 鈐有“建業文房之印”、“河東南路轉運使印”鑑藏印。帖後有升元四年邵周重灌,王鎔覆校題字。李惠、羅紹威、蘇耆、徐悼、姜宸英、楊無咎、夏原吉宋草、魏家樞等跋。其中楊無咎跋雲:“草書之法,千變萬化,妙理無窮,今於褚中令借書見之”。北宋蘇青亦評《陰符經》:“筆力雄贍,氣勢古淡,深合魏晉遺法。”

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陰符經》有以下一些特點:

一、把線條的曲勢 (弧勢)發揮到極致。 在褚遂良後期作品中, “曲線”比比皆是,這也是其秀麗風格的直接導源。臨習此類作品,線條取“直行”應該是-個先天的錯誤。但《陰符經》中卻是把曲線的功能發揮到了極致,如些豎畫(左豎、豎提中的豎、豎折中的短豎)、部分長橫等。這使得線條富於極強的流動感,生動活潑,少見了楷書給人的般偏於正統,甚至有點呆板的景象。不過,這些曲線雖彎卻不軟,內含極強的筋力。

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訓練時對曲勢線形的刻畫要分清主次,理解曲勢萬筆畫之間無形的“氣脈”在紙上的一個可見痕跡而已,實際上就是“放大了的牽絲”,這種現象在《蘭亭序》中已多次出現。作為種調鋒手段, 它只是附加的次要部分,而非線條的本質,雖然它給人在外形上有強烈的印象。運筆時,線條要裹鋒凝練,力度控制適宜,就是說如果不講內力,只求流美飛動,會陷人浮飄滑軟之泥潭,所以藝術上常講的優勢也常常引帶為缺陷,就是這個意思。

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二、運筆過程講究明顯的提按頓挫。線上條的粗細對比中,此帖是褚書中較為強烈的篇。如果一味地求其線條的流動華美,勢必格局纖弱,只現女郎氣,缺丈夫氣。透過路度較大的提按頓挫的穿插運用,增強線條的厚度和彈性效果,從而集飄逸與剛健於一體,神采飛揚。在臨習時為了避免千篇一律的逆勢切人、 細勁輕行、重頓回收的用筆模式,要做些微妙的調整,加大差異性的變化。

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唐楷尚法的美學觀念是後人的學理思考,從風格分類上,有利於思路的梳理,但在藝術創作上,有時並不皆是人以為悅。所以,作為歷史的侷限,在誰身上都將不可避免地顯現,只是看淮能夠更加發掘自我的深層潛能和智慧而已。

三、強化節奏感。相對於褚遂良其他碑版法帖,較為講究筆畫的來龍去脈,點畫精到等整體風貌,《陰符經》在遵循這些風格取向的同時,更線上條的連貫上別有一番匠心。強烈的上引下帶、明顯的牽絲和筆斷意連都反映出作者對晉人行氣脈絡的有意義的繼承。

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四、結構取扁式。褚遂良後期楷書作品在結字模式上,大都取扁式,這主要是作者對古樸風貌內涵的迷戀,透過字形的橫置來展現寬容大度的感覺;另一方面是不是還能避免因俏麗風格所可能帶來的輕佻,而在主觀意念上作一個有意識的技巧彌補。

給你一本褚遂良大字《陰符經》,你會怎麼去臨摹?

這樣的總結想給你一定的建議,我們每個人有每個人的說法,也不要因為這樣的理解而影響你,所以我們在書法上一定要堅持下來好好去學習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