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說到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皇帝的傳承,大致都是父死子繼之規則,但是也有兄終弟繼的例子,但終究是少數。不過其中大致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封建王朝之中的皇帝大都是第一代開國皇帝的直系子孫。例如唐代皆是李淵一脈,即便之後發生了李世民玄武門之變,但是唐代皇帝的傳承都是李淵一脈,並未發生改變。

然而在宋朝卻有著不一樣的結果,那就是在兩宋的皇帝,其血脈出自不同之人,那就是趙匡胤和趙光義,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趙大和趙二。可以說宋代的皇帝之所以造成這樣的狀況也是非常令人哭笑不得。

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首先在宋朝初年,趙匡義為帝之後,本應該將皇位傳給自己兒子,但是卻兄終弟繼,趙光義登基為帝王,這也是令人不解的。

在這種情況之下,北宋的皇帝只有趙匡胤一個是,其餘皇帝皆是趙光義的子孫。但是等到南宋的時候,只有宋高宗趙構是趙光義子孫,從宋孝宗開始又回到了趙匡胤一脈。可謂是趙匡胤一脈始,趙匡胤一脈終。

首先我們得明白為什麼趙匡胤為何將皇位傳給了自己得弟弟,而不是兒子。對於趙匡胤這樣做的原因也是千奇百怪,對於其猜測也是各有不同。最為常見的便是趙光義謀反,也就是“燭影斧聲”認為這是趙光義蓄意謀反。

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其實這個原因是經不起推敲的,以趙匡胤的心機和城府,對於趙光義的想法可謂明白得一清二楚。

對於趙光義繼位之後的所作所為,很顯然其能力和自己的哥哥相差很多,因此說如果只是單純的篡權,對於趙光義來說,顯然很難。而且此時的趙匡胤正值壯年,因此對於這個原因其實我並不能認同。

而第二個原因便是趙光義出來澄清的理由,金匱之盟,說是在趙匡胤和趙光義的母親杜太后去世的時候。

告誡趙匡胤將自己的皇位傳給趙光義,以防止再次發生向周世宗去世之後,繼位者年幼導致政權不穩的現象。

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其實我覺得這個倒是有著一些信服力,不過此時的趙匡胤次子趙德昭在趙匡胤去世的時候已經二十五歲了。

不過如果結合其母杜太后臨終之時趙德昭才十歲,說出這樣的話確實沒有什麼問題。而且趙匡胤也深知自己的皇帝之位來得並不光彩,對於是否保持不被人篡權,也是非常擔心。

而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迎合杜太后的歡心,趙匡胤選擇了同意母后的想法,答應將其皇位傳給弟弟。

其實在杜太后死後,趙匡胤並不是沒有改變想法,但是杜太后臨終之時,趙普亦在旁邊記載,所以說想要反悔,並不容易。

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因此在趙光義之後,北宋的歷代皇帝皆是趙光義一脈,然而等到南宋的時候為何又回到了趙匡胤一脈呢。

這還與趙光義一脈遭受的巨大危機有關,那就是靖康之難,在靖康之難中,宋徽宗、宋欽宗被擄走。同時宋徽宗一脈的子弟也是被殺害,流亡眾多,宗室殘缺,所剩無幾,人丁凋零。

而等到趙構建立了南宋之後,卻又不得不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自己喪失了生育能力,膝下無子嗣,這對於宋高宗的打擊是巨大的。

對於自己沒有子嗣這個問題其實宋高宗也非常重視,早在紹興二年,便收養了趙匡胤的七世孫趙伯琮為子。之後在紹興六年收養了趙伯玖,這二人皆是趙匡胤一脈的子孫。

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為什麼宋高宗在選擇收養子嗣的時候,兩位養子皆是宋太祖趙匡胤一脈呢,難道不知道嗎。

這顯然時不可能的,對於當時的封建宗室來說,其內部的宗室人員記載是非常明確,不會出現這種問題的。

但是為何依舊選擇了趙匡胤一脈的子孫呢,其實一方面是由於趙光義一脈子孫的凋零,尤其是在靖康之難中,趙構的兄弟因戰亂去世者眾多,這無疑是對趙光義一脈的巨大打擊。

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另一方面就是趙構內心的愧疚,因為北宋的滅亡是在趙光義一脈子孫手中,作為皇帝的趙構心中難免有著愧疚,因此也是選擇了趙匡胤一脈的子孫。

在公元1162年,做了三十六年皇帝的趙構終於覺得身體日漸衰老,選擇了退位,做了太上皇,將皇位傳給了太子趙奢,也就是宋孝宗。

兩宋天子的荒唐趣事,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

總結:自宋孝宗開始,南宋的皇帝皆是趙匡胤一脈子孫,除卻宋正安帝趙旉是趙光義一脈,其餘如宋孝宗、宋理宗、宋光宗等皆是趙匡胤一脈。

這其中也許是巧合、也許是必然,當初對於趙光義登基之事一直疑點重重。但是最終宋朝的皇位還是回到了趙匡胤一脈,以趙匡胤一脈始,終是趙匡胤一脈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