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反殺得幾乎滅國?

有句俗語是“趁你病,要你命”,戰國時代的國與國之間同樣如此。經歷過長平之戰、邯鄲之戰後的趙國,實力大損,從當世強國跌落成了幾近滅亡的弱國。與之接壤的燕國就動了心思,小動作不斷,想趁趙國衰弱狠狠啃一口擴大地盤。

公元前251年,趙孝成王過大壽,燕王喜派丞相慄腹帶著百金前去賀壽。慄腹在趙國喝了三天的酒,回來就對燕王喜說趙國士兵老的老小的小,青壯年都死於戰爭中了,正是進攻的大好時候。

燕王喜也覺得有利可圖,派出兩路大軍,一路由慄腹率領著進攻鄗城,兵力約40萬,另一路由卿秦率領著進攻代地,兵力約20萬。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反殺得幾乎滅國?

趙王大怒,強秦欺負我也就算了,你燕國算什麼玩意兒?竟然也敢趁火打劫!當即派出老將廉頗,在鄗城大敗燕軍,斬殺慄腹,並在代地俘虜了卿秦及隨軍的樂間。

廉頗打敗燕軍後並沒有收兵,乘勝追擊燕軍五百多里,順勢包圍了燕國國都薊城,也就是現在的北京城西南部。燕王喜悔不當初,派使者前去議和,割讓了五座城池趙國才撤軍回鄉。

這場戰爭在史上稱為“鄗代之戰”,雙方兵力懸殊,燕國出兵約60萬,趙國出兵約25萬,是古代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

經此一役,諸侯們都意識到,雖然趙國已經不是趙武靈王在位時的強盛趙國,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趙國再是國勢衰弱,也不是任人欺負的小可憐,趙國士兵的戰鬥力依舊很強。趙國的名望地位因而有所挽回,這也算是某種程度上的因禍得福吧。

最悲催的是燕國,偷雞不著蝕把米,損兵折將又丟地盤。此後趙國就時常進攻燕國,奪取了武遂和方城。後來廉頗離開趙國,燕王喜以為有機可趁,又主動派兵進攻趙國,結果屢戰屢敗,損失兩萬多人馬,再也沒有和趙國叫板的能力。

於是就產生了一個問題,趙國在長平之戰中損失慘重,傷亡了四十萬以上的主力部隊,邯鄲之戰更是萬分危險,若不是各國救援及時,估計就被秦國給滅了,為何還能打得燕國無還手之力呢?

因為趙國的戰爭潛力依然存在。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反殺得幾乎滅國?

趙國雖在長平之戰中敗了,但遇上秦昭襄王和白起這種夢幻組合,趙孝成王和趙括敗得不冤。此戰秦國也打得不容易,損失同樣很大,否則當時就一鼓作氣追到邯鄲消滅趙國了。

由此可看出,趙軍哪怕戰力不如秦軍,也不算弱,收拾燕軍還是沒有問題的。

長平之戰是一個分界線,戰前趙國有爭霸天下的實力,戰後趙國再也無力與秦國抗衡。但這並不代表趙國從此就成包子,人人都能咬上一口了。趙國地廣物博,人口眾多,經過幾年的休養,國力有所恢復。

而且,經歷過兩次大戰的趙國,所有國民都意識到危機迫在眉睫。人在生死關頭會激發出超常的潛力,國家同樣如此。對於燕軍來說,進攻趙國是為了得到一些利益,但對於趙軍來說,抗擊燕軍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家鄉和親人。

換言之,燕軍的戰鬥意志是可勝可敗,趙軍的戰鬥意志是許勝不許敗,要是這一戰失敗,趙國基本就完了。哪怕燕國滅不了趙,其它國家也會前來瓜分。這樣的危難時刻,趙軍爆發出了同仇敵愾的向心力,這是燕軍無法相比的。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反殺得幾乎滅國?

另一方面,燕國本身就不是強國。

燕國最強的時期,是燕昭王在位時,他招賢納才,拜名將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韓、趙、魏五國討伐齊國,獲得大勝,五年內連下齊國70餘城,並大破東胡,將燕國邊境向東推進了一千多里。

但燕昭王死後,燕國就不行了,繼任的燕惠王與樂毅不合,逼得樂毅逃亡趙國。取代樂毅的將領騎劫才能平庸,在與齊國的交戰中數次戰敗,齊國收復了失去的70城,燕國實力大損。

對了,樂毅到趙國後很受重用,進攻燕國時他也有份,後來還取代了廉頗,氣得廉頗跑魏國去了。

燕國和趙國離得近,兩國時有摩擦,但大部分時候,燕國扮演著秦國打手的角色。秦國採用遠交近攻的策略,趙國是那個需要攻擊的“近”,燕國就是那個需要交好的“遠”,於是兩國經常合起夥來打趙國,秦國吃肉,燕國喝湯。

但趙國也有援手,就是燕國的世仇齊國。在齊國的打擊下,燕國的日子也不好過,沒有秦國帶頭,根本打不過趙國。

長平之戰後,奄奄一息的趙國,為何還能把燕國反殺得幾乎滅國?

燕國還有一個弊端,既沒有明君,也沒有名將。

主導了對趙戰爭的燕王喜是個什麼樣的人呢?十多年後,他的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失敗,他竟然命人割下丹的頭顱獻給秦王,沒有一絲與秦國對抗的勇氣。這種君主,中興不了一個國家。

名將本來是有的,樂毅這一族都很會打仗,樂毅之子樂間,在慄腹提出攻趙時就提出了反對,說趙國面臨強敵,國中百姓早已習慣了打仗,不是好惹的,不要去打。

燕王喜卻不聽,樂間惱怒他不聽自己的,被俘後降趙。還有一個叫樂乘的也早早降趙了。少了他們,燕國就沒什麼拿得出手的將領。

趙國名將卻很多,廉頗、李牧、樂毅等等,個個都是當時的名將。因為以上這些原因,趙國打敗燕國也就不足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