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渭南周邊帝陵陪葬墓中的文物

關中“唐十八陵”氣勢雄偉,呈扇形環繞在京都長安周圍。渭南轄內有九座:唐中宗李顯定陵、唐睿宗李旦橋陵、唐玄宗李隆基泰陵、唐代宗李豫元陵元陵、唐順宗李誦豐陵、唐憲宗李純景陵、唐穆宗李恆光陵、唐文宗李昂章陵、唐懿宗李漼簡陵。渭南帝陵主要分佈在富平和蒲城這帶。在這些帝陵周邊的陪葬墓中發掘出土了一批高規格的唐墓壁畫以及精品文物,為研究唐代社會生活,尤其是貴族生活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漲知識,渭南周邊帝陵陪葬墓中的文物

▌籠冠騎樂俑(一級)

長24。8釐米、通高29釐米、寬8。4釐米 踏板長12。2釐米、寬8釐米、厚1釐米 富平縣李鳳墓出土

李鳳是唐高祖李淵的第十五子,封為虢王,其墓是唐高祖 (李淵 ) 獻陵的陪葬墓之一。該俑頭戴籠冠,身穿交襟紅袍,袖口露出綠色底衫,下著白色窄口褲, 足穿烏靴,雙腿下垂緊貼馬身,細眉長眼,高鼻。最精彩的部分是,左手掩嘴,右手上舉,彷彿是在吹口哨或者排簫,神情悠然自得,乘紅陶馬,陶馬矮壯,雙目凝視前方。原墓出土的籠冠騎馬俑一組有32件,有的雙手持物作敲擊狀,有的握拳並拱於腹前, 有的吹排簫, 有的吹簫,有的吹口哨。因此,此俑定名為籠冠騎樂俑。

漲知識,渭南周邊帝陵陪葬墓中的文物

▌籠冠騎馬俑(一級)

長24。8釐米、高29釐米、寬8。4釐米 富平縣李鳳墓出土

踏板修復,四腿修復粘接,尾粘接,馬耳殘。該俑頭戴籠冠,身穿交襟紅袍,雙手為握韁繩狀,韁繩已不在。五官清秀,墨筆繪眉眼、鬍鬚,紅唇。馬的睫毛都用墨線描繪的清清楚楚,惟妙惟肖。

漲知識,渭南周邊帝陵陪葬墓中的文物

▌幞頭冠騎馬俑

長26釐米、寬10釐米、高33釐米 踏板長10。7釐米、寬7釐米、厚1。2釐米 惠莊太子墓出土

惠莊太子李撝是唐睿宗李旦第二子,最初名為李成義,為避玄宗之母昭成竇皇后的諱而改名。開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撝病逝,冊封為惠莊太子,陪葬橋陵。該俑頭裹軟角幞頭,身著圓領窄袖長袍,足穿靴。雙手為握韁繩狀,右手高舉。仔細觀察,在衣領和袖子上殘留有綠色彩繪,頭巾上殘留紅色彩繪。馬身為紅色,曲首凝視。

漲知識,渭南周邊帝陵陪葬墓中的文物

漲知識,渭南周邊帝陵陪葬墓中的文物

▌唐三彩人面鎮墓獸一組(二級)

左座寬10釐米、通高44。5釐米 座寬10釐米、通高39。5釐米 富平縣王寮鎮出土

鎮墓獸,又稱“魅頭”,是墓主人鎮邪去惡的守護者,具有保護墓主的靈魂不受干擾和侵犯,以及驅逐兇邪的功能。這組鎮墓獸為人面,頭上獨角,呈螺旋形,頭兩側的雙耳大如扇,巨眼圓睜,表情猙獰,肩部鬣毛豎立呈翼狀。獸身,前肢直立,後肢蹲跟,蹲坐在束腰形踏板上。兩個鎮墓獸造型上明顯的區別是,左邊鎮墓獸無尾,右者有尾,卷尾附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