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我國是一個農業為主的國家,氣候變化直接影響到我國的農牧業生產。中國過去2千多年氣候冷暖氣候變化,與王朝興衰有著強關聯,大凡社會穩定,經濟發達,國勢強盛、人口增長疆域擴大的王朝,都會恰逢氣候暖期。

而藩鎮割據,農民起義,還有外族入侵的分裂混亂年代,則大都屬於中國歷史上的氣候冷期或者變冷期。中國歷史上主要的外患是遊牧民族的入侵,在寒冷乾旱期,北方遊牧民族會面臨水草枯竭,生態惡化的威脅,所以會向農耕地區擴張。而且中原王朝越早於遊牧政權建立,被遊牧民族征服的可能性就越高。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每個王朝初期,由於剛剛經歷了長期的戰爭,人口大量減少,土地資源相對比較豐富,食物供應也比較充足,因此可以在一段時間內維持社會的穩定與發展。隨著人口的增加,各生產要素報酬逐漸降低,食物危機導致社會矛盾加劇,王朝隨之衰亡。

而經歷過戰爭、饑荒之後,人口危機消失,新的王朝又可以經歷下一輪的迴圈。在中國古代由於缺乏工商業活力以及科技突破,使農業社會常常處在馬爾薩斯陷阱當中,線性增長的生活資料不能滿足指數增長的人口數量,就會發生貧窮與戰爭,從而形成“

王朝週期律

”。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氣候對漢王朝的影響

秦漢時期是有記載歷史上第一個溫暖期,當時黃河流域都能夠種植稻米、竹林等亞熱帶植物,據《史記》記載:“齊魯千畝桑麻,渭川千畝竹”,今天只有南方才有的桑麻與竹子,能夠種到山東還有陝西渭河流域種植,說明當時氣候要比今天還要溫暖。秦朝時期,今天一片沙漠的塔克拉瑪干地區,都能夠種植農作物,這也是秦朝之所以強大的原因。

到了漢朝時期,溫暖期持續,經過“文景之治”,社會穩定,邊疆也多年沒有戰事。漢武帝憑藉多年積累下來的物質保障,主動出擊將匈奴人驅逐到西亞和東歐地區。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東漢光武帝時期,匈奴遭遇了罕見的蝗災,匈奴內部也分裂為南匈奴與北匈奴,東漢建武二十六年(公元50年),南匈奴再也撐不下去,於是向東漢求助,之後光武帝向南匈奴資助穀物2萬5千斛,牛羊等牲畜近4萬頭。

從公元元年開始,整個地球迎來了小冰期的相間隔冷期,也就是大週期中的一個小週期。隨著南匈奴的歸附與南遷,東漢名將竇憲兩次帥軍出擊匈奴,並在今天的阿爾泰山地區擊破匈奴主力,隨後招降北匈奴30多萬人,也讓大漢徹底擊敗了匈奴。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但是從西漢成帝四年起,氣候進入寒冷期,出現了“

四月雪,秋桃李實

”。而且中國歷史進入了長達300多年的漢末魏晉南北朝的亂世。

根據竺可楨《中國歷史上氣候之變遷》研究發現,這場從北向南的冷期,在公元4世紀到公元5世紀,平均氣溫比現在要低3攝氏度。如果平均氣溫降低1攝氏度,中國的降雨帶就會向南移200-300公里,而且降雨量也會減少100毫米,當時山西與河北地區,則向南移動500多公里。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降雨帶南移意味著農耕區向南移動,可耕地面積也會相應減少,隨著糧食減產,餓殍遍野,不僅生活在黃河流域的大量漢人南遷,北方的遊牧民族紛紛進入漢人地區。

東漢初期,漢朝允許南匈奴遷移到今天內蒙古五原地區,鮮卑族則從大興安嶺地區遷移到內蒙古呼倫貝爾地區。除了匈奴和鮮卑,還有羌、氐、羯等少數民族也紛紛南下。這股移民浪潮,在西晉時期達到高潮,關中地區有近一半的少數民族。

當然大量漢人的南下,也是東吳以及蜀漢之所以強盛的主要原因。而烏桓騎兵等少數民族武裝,也是曹魏家族能夠平定天下的重要軍事力量。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唐王朝的興衰

進入公元600年,隋唐時期,我國氣候結束了近600年的寒冷期,進入了溫暖期。唐朝天寶年間,長安甚至長出了橘子樹,而且還有竹林。良好的氣候條件,讓農作物可耕作時間延長,複種的指數也提高,產量在不同程度上都有增長,經濟實現了較快的發展。

但是從公元8世紀開始,北方氣候轉冷,冬季季風使得東亞氣候變得乾旱少雨。據《新唐書·五行志》記載,在之後的290年間,發生了75次大旱,40餘次的饑荒,幾乎是兩年一小旱,三年一大旱。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貞觀元年,唐太宗曾經詔令饑民可以去其他州自由覓食。高宗時期,34年裡共計發生了12次的大旱,東都洛陽甚至出現了“人相食”的景象。長時間不下雨,給漕運帶來了極大的阻礙,尤其是是長安的糧食供應。唐朝時期,由於大量的人口南遷,促進了江南經濟的發展,長安是政治中心,揚州是經濟中心。

揚州是江南漕運的集散中心,物資由揚州經運河、汴水、黃河、渭河運到長安。唐代冬季季風很強,夏季季風很弱,造成黃河、長江兩水流域同時或互動出現大旱。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廣明元年(公元880年)十二月,黃巢進入長安,稱帝建國,唐王朝也就不絕如縷了。連年大旱,致使財政拮据,引起了中央與藩鎮之間爭奪賦稅的鬥爭。藩鎮動輒截留地方上交中央的賦稅,養兵自重,造成“內輕外重”的局面,中央集權被大大削弱。據史料記載,當中原遭遇特大自然災害時,邊陲少數民族酋帥乘亂而入,劫殺擄掠。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清朝氣候的影響

清朝時期氣溫要比今天低1到2攝氏度,在農業並不發達的清代,低溫帶來的自然災害,給社會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影響。清朝由於番薯和玉米的引進,大部分時間人口都要比前朝要多,到了19世紀中葉,甚至達到歷史最高的4。4億人。

清朝前期人口增長緩慢,進入康乾時期,人口實現快速增長,整個增長一直持續到太平天國爆發前,在太平天國以及列強侵略戰爭之後,人口下降了1/5,直到清朝末年,“同治中興”時期,人口才恢復到鼎盛時期的數量。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清代人口增值率相比前朝有明顯增大,在清代農業技術沒有重大革新的情況下,人口的膨脹導致馬爾薩斯危機。從19世紀開始,清朝的氣候變冷,農民起義變得頻繁。當然饑荒是起義的一個重要因素。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為何氣候變換引發朝代更迭

歷史上,北方的遊牧民族以畜牧業為主,寒冷乾旱的氣候不利於黃河流域農業生產,同樣也不利於遊牧民族的發展。如果氣溫下降2攝氏度,牧草的生長週期就會縮短40天,導致草原的產草量大幅下降,迫於生活壓力,遊牧民族必須南下。

而中原地區的漢人,則因為糧食產量的下降,導致國力衰退,再加上農民起義不斷,所產生的內耗,也將國庫耗空,因此無力抵抗遊牧民族的進攻,只能南撤,於是遊牧民族侵佔漢人的農田,農牧分界線南移。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當氣溫回升,農業生產穩定之後,糧食產量提高,如果再遇到英明的君主,不折騰,經過一段時間的發展,國力會逐漸強盛。於是就會對北方的遊牧民族展開強勢的進攻,收復失地,於是牧場變為農田,農牧分界線又會向北移動。

同時漢人地區的經濟中心也會受到氣候的影響。當寒季到來,農業的重心就會向南移動,而南方的少數民族由於勢力比較弱,當中原人民南遷的時候,不但很少起衝突,甚至還會給南方帶來更先進的種植技術以及先進文化。比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永嘉南渡,不但建立了漢人政權,甚至主導了文化的方向。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在南宋時期,大量漢人遷入長江流域,造就江南的富甲天下,南方經濟逐漸超過北方。經濟重心的南移,表面看是北方遊牧民族的大舉侵犯,政治中心南遷的結果,實質上氣候變冷才是潛在推手。

中國戰爭數目高峰期通常都出現在寒冷期,即天氣寒冷時戰爭特別多。自唐末到清末三大戰爭高峰期,分別是元末以朱元璋為首的農民起義、明末以李自成為首的農民起義及滿族入侵、清末太平天國農民起義,均發生於氣候變冷期內。

中國歷史上的數次農民起義,遊牧民族入侵,原來都是天氣惹的禍

氣候變冷影響農牧業生產,造成生產生活物質短缺,常常會誘發戰爭,這是人們迫於生存需求做出的必然選擇。氣候變冷往往伴隨著乾旱,導致農業生產水平下降,土地產出減少,農民無力承擔賦稅,造成社會矛盾。當矛盾被完全激化後,農民便揭竿而起,遊牧民族乘虛而入,爆發大規模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