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百家原創作者:大嘴猴講歷史

在小編查閱的許多資料裡面,小編髮現,自唐中期以來,遙輦氏統治下的契丹即不斷南下擄掠。阿保機登上歷史舞臺之後,這種掠奪更達到了前所未有的規模,契丹境內的漢人日漸增多。在當時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去了解一下當時的情況是怎麼樣的吧!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在遼代,血緣紐帶在契丹人中間仍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從事農業、手工業生產的漢人“城郭以居”,世世代代過著定居生活,不易融入“車馬為家”的契丹社會。於是,契丹統治者便採取“團結”這些遠離故土的漢人以建頭下的辦法來安置他們。由頭下構成的漢人居民點都稱為“漢城”後漢乾祐二年二月,“晉李太后詣契丹主,請依漢人城寨之制,給田以耕桑自贍,契丹主許之”。可見,“城寨之制”就是安置漢人的辦法。阿保機還曾在前代已設州縣並有漢人居住的地方安置漢人。例如柳城,在唐為遼西郡,“後為奚所據。太祖平奚及俘燕民,將建城,命韓知方擇其處。乃完葺柳城,號霸州彰武軍,節度”。此外,還有許多漢人是因為不堪忍受劉守光一類封建軍閥的殘暴統治而逃亡至契丹的。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是時,劉守光暴虐,幽、涿之人多亡入契丹。阿保機乘間入塞,攻陷城邑,俘其人民,依唐州縣置城以居之。”契丹統治者“樹城郭,分市裡,以居漢人之降者。又為定配偶,教墾藝,以生養之。以故逃亡者少”。所謂“樹城郭”,就是建立漢城,亦即由頭下構成的居民點。所謂頭下,即把若干人戶編為“團”、“保”等組織,並以其中一人充當“團頭”、“保頭”,餘者即謂之“頭下戶”。此制很早以前就出現在唐朝的軍隊當中了。後流傳於民間,成為連保借貸的組織。頭下制度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不以血緣關係為基礎。這樣的幾戶百姓連保,也謂之“團結”頭下制度產生於內地漢族地區,它傳入契丹地區的具體途徑已無從察考。契丹與中原地區的聯絡是多方面的,而且相當複雜,因此,頭下制度會透過多種途徑傳入契丹。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當時,大批漢族人作為“生口”,被俘掠到契丹境內,脫離了原來的戶貫及一切社會關係。契丹統治者要重新安置他們,辦法就是“團集”。所謂“團集”也就是唐朝人所說的“團結”,即將他們編制為“團”,並以其中一人為“團頭”進行監管。當時這是契丹管理“生口”,防止他們逃跑唯一可行的辦法。頭下的規模不可能很大,因為團頭是與一般頭下戶身分相同的勞動者,他只能管理數量有限的人戶。遼朝不僅有頭下,而且還進一步發展了這種制度,後來有所頭下軍州”,又稱“頭下州軍”。“頭下州軍”的出現,表明遼朝已將頭下納入國家行政體制。州是五京管轄下的第一級行政單位。由頭下可以組成州,如果規模較小,則可以建成低階的行政單位:“不能州者謂之軍,不能縣者謂之城,不能城者謂之堡。”這樣的州、縣、城、堡都是為“置生口”、經“團集”所建。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朝廷賜州縣額的城郭即為頭下州、縣,不賜州縣額的漢城、頭下,因其規模較小,則可以成為“城”“保”。遼朝只允許宗室、外戚、公主建頭下州、縣,實際上就是以國家權力保證他們能夠佔有較大範圍的土地。因為他們佔有的土地範圍廣大,其中可供他們剝削、奴役的頭下、漢人也就比較多。不屬於宗室、外戚的那些權貴們,朝廷不賜予州縣額,即不允許他們建立頭下州、縣,這樣就限制了他們佔有土地的範圍,以及供他們剝削、役的頭下、漢人的數量。遼朝的頭下軍州“其節度使朝廷命之,刺史以下皆以本主部曲充焉”。所謂“刺史以下”即一直到團頭一級都由俘獲的“生口”充當。例如耶律阿沒裡“性好聚斂,每從徵,所掠人口,聚而建城,請為豐州,就以家奴閻貴為刺史”。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實際上不僅是刺史,就連節度使也非朝廷所能掌握得了的,“後往往皆歸王府”。遼朝究竟有多少頭下州?《遼史·地理志》僅列出上京道有頭下軍州十六處,其實這僅僅是遼朝頭下軍州的一小部分。除此之外,研究這一問題的學者指出,還有因為“沒入”而改隸宮衛以及本來就隸屬諸宮衛的頭下州。某州是不是頭下州,並不取決於其隸屬關係,而是取決於它是否由俘戶、頭下戶構成。凡是由俘戶、頭下戶構成的州,不論其隸屬關係如何,都應視為頭下州。胡嶠記載了他到過的福州、衛州等頭下州,“衛州,有居人三十餘家,蓋契丹初虜中國衛州人,築城而居之”。以漢俘建州城,這是典型的頭下州。此外上京道範圍內,有的州縣在《遼史·地理志》中載明隸屬宮衛而並未列入“頭下軍州”者,實際上確屬頭下州。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例如隸屬延慶宮的饒州所轄三縣即長樂縣、臨河縣和安民縣,最初都是太祖、太宗征服渤海時遷其民所建。契丹人俘獲的“生口”,只要是農耕居民,即使非漢人,而是渤海人、高麗人,也同樣建頭下以居之。遼末,女真勢力擴充套件到遼東,上京地區的渤海人趁機反抗契丹統治。《遼史·蕭陶蘇斡傳》針對這種情況說:“饒州渤海結構頭下城以叛,有步騎三萬餘,招之不下。”這說明饒州是以被俘渤海人設定的頭下州。曾公亮記載,“高州,契丹收新羅諸國,俘虜人民,置州以居之,仍置倚郭一縣,以三韓為名高州和三韓縣,即是以被俘的高麗人設定的頭下州、縣。在東京道範圍內,還有許多既未載明為頭下州亦未載明隸屬宮衛而實為頭下州縣者。例如通州、鹹州、信州、龍州、寧州、衍州、連州、歸州、肅州、祥州以及順化城皆是。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在中京道,則有惠州、高州、武安州、榆州、澤州、北安州、大定縣及興中縣等。其中,有的是阿保機所創置,後又續增俘戶例如惠州,“本唐歸義州地,太祖俘漢民數百戶兔麛山下,創城居之,置州”。據宋人曾公亮記載,統和二十二年澶淵之役中契丹南下攻取德清軍,又續增漢俘,充實惠州。在這座方圓只有二里的小城內,“有瓦舍、倉廩,人多漢服”,表明這是一座典型的漢城,屬頭下州無疑。“瓦舍、倉廩”表明當地居民為定居的農業居民。蘇轍元祐四年使遼,兩年後彭汝礪又至惠州,據他在一首詩中描述:城壘四五尺,閭閻千百家。”有千百家居民,當時在塞外自應算是通都大邑了,故宋人對這座城多有記述塞外漢人等農業居民生活、生產活動的範圍極小,僅限於頭下州城周圍地區。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每個頭下州城及其周圍地區,都只是大草原上一個孤立的點。頭下州是被契丹部族從事放牧的大草原相互分割開的。沈括在《熙寧使虜圖抄》中敘及他此行經過的黑河州慶州等地都是有瓦屋及城牆的居民點,亦即頭下州。燕王城是“廢壘”,即被廢棄的頭下城。這些頭下州城之間,有以“帳”命名的地名,如牛山帳、鍋窯帳、大河帳等,當是契丹人的牧場以及他們搭建氈帳的地方。頭下與頭下軍州都是有主人的。作為頭下州主人的契丹權貴就居住在頭下州城中,生活在漢人、渤海人等定居者中間。碑銘的標題指示了懽州的位置是在塔所在地的東面,而距塔不遠處的東面恰好有一古城址,當即是遼懽州所在地。碑銘後落款,除必孝和必慶及其家人,還有“故相公耶律元白”,當是懽州的主人。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以下為“建塔邑長王文一”及其他人等共計一百六十一人的名字,其中除十九名僧人以外,確知為契丹人者,只有“契丹涅哥”一人而已。這正反映了頭下軍州居民以漢人及渤海、高麗等定居者為主的情況。近年發掘的眾多遼代契丹貴族大型墓葬,有一共同點,即都具有仿木結構的建築。這些墓葬多坐落在當年的頭下州境內。這一點充分說明了,這些長期生活在外來定居居民當中的契丹貴族,已經放棄了原來的遊牧生活方式,接受漢人的定居生活方式。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他們如同漢族封建統治階級一樣用以表明身分的,除車馬之外,壯觀的居宅則更為重要,而具有仿木建築的墓葬,正是這些契丹貴族仿照他們壯麗的宅第為自己建造的“陰宅”。

隨著漢化程度的提高,契丹貴族的生活習尚也發生了變化

好了,今天小編就和大家瞭解到這裡了,在小編看來,頭下制度的一個基本特徵就是不以血緣關係為基礎。這樣的幾戶百姓連保,也謂之“團結”頭下制度產生於內地漢族地區,它傳入契丹地區的具體途徑已無從察考。大家是怎麼看的呢?透過小編的文章大家有什麼樣的想法呢?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哦!

以上圖片素材來自網路,侵權立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