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林軍首領王匡、王鳳兄弟,赤眉軍首領樊崇,他們最後的結局怎樣

公元9年,王莽篡漢,建立新朝。王莽當了皇帝后,推行了一系列新的法令。新法令非常繁瑣而且苛刻,百姓們一不小心就會觸犯並受到懲罰。此外,新法中規定的徭役也非常繁重,很多人對新法都非常不滿。再加上,王莽推行新法的那些年,各地的旱災、蝗災接連發生。終於,爆發了很多農民起義,其中有兩支隊伍力量比較強大,其中一支叫綠林軍,由王匡、王鳳兄弟領導;另一支被稱為赤眉軍,由樊崇率領。結果我們都知道,後來劉秀建立了東漢王朝,那麼綠林、赤眉軍到哪裡去了?他們的最初的首領結局怎麼樣呢?

一、兩支起義軍的由來

新朝末年,天災不斷,人心思亂。 新莽天鳳四年(公元17年),荊州一帶的饑荒尤為嚴重,許多饑民相率到野澤中掘草根為食。新市(今湖北京山境)人王匡、王鳳兄弟替大家排憂解難,調解糾紛,處事公平,被推舉為首領。起初,他們手下他們人數越聚越多,形成一支武裝力量,不時攻擊附近的村落。他們隱蔽在綠林山中(今湖北京山境內),因此被稱作綠林軍。幾個月後,綠林軍發展到近萬人。

綠林軍首領王匡、王鳳兄弟,赤眉軍首領樊崇,他們最後的結局怎樣

更始帝劉玄

新莽天鳳五年(公元18年),琅琊人樊崇又在莒城(今山東莒縣)聚集百姓起兵反抗,當時也只有100多人。後來附近的盜賊都知道樊崇很勇猛,就全部跑去歸附他。後來,樊崇手下計程車兵也有幾萬人。後來,王莽派人攻打樊崇的軍隊,樊崇怕自己手下的軍隊和敵人作戰時因混淆而傷了自己人,便想出了一個好辦法。他讓手下人把硃砂塗在眉毛上,這樣一來,樊崇手下計程車兵就成了紅眉毛。從那以後,樊崇的部隊就被稱為“赤眉軍”。

二、王匡、王鳳兄弟的結局

朝廷聽到綠林軍起義的訊息後,王莽立刻派官兵去鎮壓,沒想到被綠林軍打得落荒而逃。綠林軍則趁這次獲勝的時機,又佔領了好幾座城鎮,還把關押在監獄裡的囚犯都放了出來,把糧倉裡的糧食拿一部分出來分給老百姓,剩下的全部搬上了綠林山。王匡和王鳳的善行得到了百姓的一致擁護,更多的人投奔綠林,包括南陽人、劉秀兄弟等,起義軍的人數已經達到了五萬多。

公元23年,王匡、王鳳在水沙洲設壇陳兵,立劉玄為更始帝,以王匡為定國上公,王鳳為成國上公,朱鮪為大司馬、劉縯為大司徒,陳牧為大司空,王常為廷尉大將軍,劉秀等為偏將軍,建立起更始政權,決議分兵兩路進取中原。昆陽之戰後,王莽政權受到沉重打擊,很快衰敗了。

同年,王莽被手下人所殺,新莽王朝覆滅。王莽政權垮臺後,更始帝劉玄入主長安,招降各路人馬,大封功臣。封王匡為比陽王,王鳳為宜城王。然而起義軍內部矛盾重重,很多將領都有各自的封號和勢力。劉玄在別人的慫恿下,殺了。劉秀聽說後,正常吃喝,有說有笑。終於,劉秀忍辱負重,麻痺了劉玄。

公元25年,劉秀在今河北柏鄉自立為皇帝,是為漢光武帝,不久改年號為建武元年,定都洛陽,史稱東漢。很快,劉秀髮兵攻打更始帝劉玄,王匡據守河東,被鄧禹所敗。此時赤眉軍又進逼長安,王匡、趙萌駐軍新豐,防守赤眉軍攻打長安。王匡在無奈之下投奔了樊崇赤眉軍。

綠林軍首領王匡、王鳳兄弟,赤眉軍首領樊崇,他們最後的結局怎樣

光武帝劉秀

更始政權在赤眉軍和劉秀大軍的兩路夾擊之下,土崩瓦解,劉玄向赤眉軍出降,獻出傳國玉璽,更始政權滅亡。不久,劉玄被赤眉軍所殺,後劉秀大將鄧禹遵劉秀之意將劉玄安葬在長安附近的霸陵。

由於長安連年戰亂,加上天旱,軍隊無糧,公元26年1月,樊崇決定放棄長安,分兵出略天水、安定等地求食。王匡領兵行至安定(今甘肅固原縣),天寒地凍,缺衣少食,只得回軍,途中遇到劉秀部下尚書宗廣,宗廣勸王匡投奔劉秀。王匡與宗廣行至安邑(今河北境內),被宗廣以“道欲亡”罪名殺害。

王鳳在長安動亂後,下落不明,史書沒有明確記載。民間傳說,在更始內亂時,他逃離長安,皈依佛門,成了一代宗師。

三、樊崇的結局

樊崇在赤眉軍壯大以後,擁立了15歲的放牛娃劉盆子為皇帝。後來,樊崇受更始政權的招撫,歸附了更始帝劉玄。

建武二年(公元26年)十二月,樊崇率赤眉軍在與漢將鄧禹、漢中延嶺、更始將軍李寶所部連續苦戰後,僅以20萬人突出長安東返。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正月,以佯敗誘敵之計敗鄧禹、馮異軍於湖縣(今河南靈寶西北)。三月,樊崇率軍進抵湖(今河南靈寶境)、崤底(今河南澠池境),遭到劉秀派遣的大將鄧禹、馮異的接連攻擊,損失慘重。接著,在宜陽又遭到劉秀親自率領的大軍的截擊,大部被殲,劉盆子、樊崇等被迫投降,赤眉軍的反抗鬥爭,也因此而告失敗。同年,樊崇和赤眉軍首領等再度起義,結果失敗被劉秀殺害。

綠林、赤眉軍在歷史上雖然存在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們沉重地打擊並推翻了新莽王朝,為東漢王朝統一全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作為農民起義領袖王匡、王鳳兄弟以及樊崇等,他們勇於鬥爭,拉開了西漢末年農民起義的序幕,在歷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綠林軍首領王匡、王鳳兄弟,赤眉軍首領樊崇,他們最後的結局怎樣

赤眉軍首領樊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