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欲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寫下一首詩保住性命,今幾乎人人會背

“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這句范蠡的名言成為後世多少君臣關係的讖言,大夫種就因為不聽范蠡的勸告從而被勾踐處死。韓信一直以為劉邦不會殺他,結果“成也蕭何敗也蕭何。”如白起,伍子胥,李牧等等皆難以逃脫此厄運

朱元璋欲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寫下一首詩保住性命,今幾乎人人會背

然而歷史上也有看透了君臣關係之後從而跳脫被殺的命運的人,比如留侯張良,劉邦讓其自擇齊三萬戶,而張良卻說道:“始臣起下邳,與上會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計,幸而時中,臣原封留足矣,不敢當三萬戶。”乃封張良為留侯,與蕭何等俱封。”這一套說辭非常的謙和,最重要的是張良只要了留這一個封地,這就讓劉邦非常的安心。

雖然能如留候一般善終的不多,但是也不乏其人,比如唐朝中興名臣郭子儀,還有幫助朱元璋打下明朝的劉伯溫,本來在明朝建立以後,朱元璋為了明朝後代子孫著想,對待功臣則是大開殺戒,那些為他出謀劃策,效命疆場的文臣武士都沒有什麼好下場。

朱元璋欲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寫下一首詩保住性命,今幾乎人人會背

不過劉伯溫卻做到了,而且他還留下了一首詩,現如今幾乎人人會背。很多人都說明朝是中國歷史上得國最正的王朝,原因就在於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是窮苦的百姓出身,出身於1328年的朱元璋放過牛,當過和尚還有乞丐,在1353年參加了義軍。但是朱元璋作戰勇敢,升任主將以後禮賢下士,知人善任,許多人都歸附了他的義軍。

公元1360年殺主自立的陳友諒想要和張士誠一起夾擊在應天的朱元璋,最後在朱元璋和劉伯溫的計謀之下慘敗,公元1367年,除掉了張士誠以後再去征討方國珍,一統江南,於同年令徐達北伐,並於次年1368年在南京稱帝,建國大明。

朱元璋欲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寫下一首詩保住性命,今幾乎人人會背

建國以後,在公元1370年朱元璋論功行賞,6人為公爵,28個將軍封為侯爵,還在雞鳴山立功臣廟,表彰眾人。不過劉伯溫或許早就料到了兔死狗烹的一天,於是提前早早的離開了權力中樞,農民出身的朱元璋非常痛恨貪官汙吏,而且他吸取元朝滅亡的教訓,大力的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程度。

1376年,“空印案”造成了上百名官員被殺。那些直言進諫的官員也遭到了流放,這只不過是洪武年間大案的一個小插曲,1380年,著名的胡惟庸謀反事件發生,此案前前後後持續了十年的時間,胡惟庸本人被滅了九族,而被此案牽涉到從而被殺害的人數共有3萬多人,比如韓國公李善長和列侯陸仲亨等開國功臣。

朱元璋欲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寫下一首詩保住性命,今幾乎人人會背

1385年的郭桓案朱元璋為了懲治以郭桓為首的貪官汙吏前後共殺了七八萬人。1393年發生的藍玉案也牽涉了1。5萬人被誅殺,還有一些開國功臣在內。這明初四大案之中只有一起郭桓案是因為懲治貪官汙吏從而大開殺戒的,其他的都有朱元璋的政治目的在裡面。

劉伯溫在1371年就辭官歸隱了,每日只管飲酒下棋,決口不提當年輔佐朱元璋之事,只不過劉伯溫作為朱元璋的主要謀臣之一,是立下過真正的大功勞的,所以民間也將他和蜀漢丞相諸葛亮做類比,所以有“三分天下諸葛亮,一統江山劉伯溫”一說。有著如此高的讚譽並不是一件好事。

朱元璋欲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寫下一首詩保住性命,今幾乎人人會背

諸葛亮是我國三國時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出師表》和《誡子書》行文樸實而意深,是千百年來人們傳頌的佳作。而劉伯溫也與宋濂、高啟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朱元璋常常稱劉伯溫是他的張子房,可見劉伯溫對於朱元璋而言是多麼的重要。《劉伯溫傳》收錄了劉伯溫的生平,是瞭解劉伯溫不可多得的好書,喜歡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

朱元璋欲殺開國功臣,劉伯溫寫下一首詩保住性命,今幾乎人人會背

【萬卷】劉伯溫書籍 劉伯溫傳 領略千古謀臣深不可測的謀略智慧

¥

56。8

度小店

月銷31

購買

雖然劉伯溫告病還鄉了,但是以他的聰明才智還是令朱元璋神深有忌憚,畢竟你能夠輔佐我當上皇帝,未必不能輔佐他人,或許你自己有此心也難說。1375年,劉伯溫感染了風寒,於是朱元璋找到了機會來探視劉伯溫,他派胡惟庸帶著幾個御醫前往探視,不僅僅是為了探視,更重要的是你劉伯溫的一舉一動必須在我朱元璋的眼皮底下。

在探完病沒多久就傳來了劉伯溫去世的訊息,朱元璋並不相信,於是親自去檢視,劉伯溫村口必經之路旁的一間破廟中寫下一首詩“大千世界正茫茫,何必收拾一袋藏?古來多少英雄輩,得道多助失道亡!”朱元璋看完感慨不已,命人將詩抄寫了下來,然後就回去了。而劉伯溫也沒有真的死去,只不過這以後他隱姓埋名再也沒有出現了。而他的這首詩也因此流傳開來,現如今人人都會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