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高陵多次遭遇盜賊洗劫,劉備的惠陵為何從古到今無人敢開啟

曹操和劉備,三國時代的兩個風雲人物,都曾對歷史走向產生過不小的影響。作為家喻戶曉的歷史名人,他們的一言一行、從生到死,都會吸引人們關注的目光。他們的陵墓作為他們人生的歸宿,也一直是人們極為關注的熱點。

曹操的高陵多次遭遇盜賊洗劫,劉備的惠陵為何從古到今無人敢開啟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曹操在洛陽來到了生命的盡頭,享年六十六歲。臨死前他留下一篇著名的《遺令》,對他的後事作出了安排。曹操在《遺令》中囑咐曹丕,“

吾死之後,葬於鄴之西岡上,與西門豹祠相近,無藏金玉珠寶

”,具體指定了自己的陵墓地點,並且明言要實行薄葬,墓中不許放金銀珠寶。

曹操的高陵多次遭遇盜賊洗劫,劉備的惠陵為何從古到今無人敢開啟

然而曹丕卻另有打算,他並未遵從曹操遺願,而是為了彰顯魏國皇家氣派,為曹操舉行隆重葬禮,並按照帝王陵墓規制,在曹操的高陵上建起了高大壯觀的陵園享殿。不過兩年後,曹丕突然又改變了主意,為了在魏國倡導節約之風,他又下了一道《

毀高陵祭殿詔

》,把曹操高陵上的地面建築全部平毀,“

陵上殿屋皆毀壞,車馬還廄,衣服藏府,以從先帝儉德之志

”。

曹操的高陵多次遭遇盜賊洗劫,劉備的惠陵為何從古到今無人敢開啟

然而曹丕這一番折騰,卻也使得曹操高陵的位置被世人所知,也成為盜賊覬覦的目標。曹操雖然明言不準往墓中放置金玉珠寶,但曹丕已然違背父親遺囑,按照帝王規制舉行葬禮,還建設了陵園享殿,那麼曹操高陵墓中有極大可能存放了豐厚昂貴的金玉珠寶。

本世紀初,曹操的高陵遺址在河南安陽被考古學家發現。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考古過程中發現,高陵墓室已經遭到過多次盜賊洗劫,幾乎被盜挖一空。曹操生前設立“摸金校尉”盜取帝王陵墓來獲取軍費,沒想到自己陵墓也淪為盜賊目標。

曹操的高陵多次遭遇盜賊洗劫,劉備的惠陵為何從古到今無人敢開啟

比較之下,劉備的惠陵的命運就要好得多。公元223年,劉備在白帝城永安宮病逝,享年六十二歲,次月他的靈柩從白帝城運回成都,安葬在當成都。自從劉備長眠於此,迄今已有將近1800年風雨洗禮,歷經滄桑和朝代變遷。

曹操的高陵多次遭遇盜賊洗劫,劉備的惠陵為何從古到今無人敢開啟

令人稱奇的是,其他皇帝包括曹操的陵墓幾乎都未能躲過盜賊的魔掌,劉備的惠陵卻始終風雨不動安如山,從古至今無人敢開啟,不僅外觀沒有任何被盜跡象,連從古到今史書資料中也沒有任何惠陵被盜的文字記載。

揆之實際情況,原因不外乎以下幾點。一是劉備的陵墓具體位置至今存在爭議,史學界有兩種看法,一種看法認為劉備就葬在成都惠陵,一種認為,劉備死後就地安葬在白帝城,並未運回成都,如今成都惠陵只是劉備的衣冠冢。

曹操的高陵多次遭遇盜賊洗劫,劉備的惠陵為何從古到今無人敢開啟

兩種說法各執一詞,難分高下,使得劉備陵墓位置成為一大疑團。盜賊下手之前,也很可能受到這個謎團的影響,誰也不肯冒著天大風險開啟一座空墓,白忙一場。因此劉備的惠陵一直未成為盜賊的目標。

第二個原因,劉備父子一生以四川為最主要的根據地,在四川苦心經營數十年,保境安民,大力發展農業和蠶桑紡織業,使得四川成為三國亂世中的一方樂土,百姓安居樂業,因此一直深受四川百姓的敬仰愛戴,會自發對劉備的惠陵進行保護,這也是惠陵得以安然無恙的重要原因。

第三個原因,劉備在三國亂世中一直被視為漢朝的正統傳人,一生忠於漢室,為了復興漢室奮鬥至死,非常契合儒家的忠君精神。因此歷代朝廷和成都歷任地方官,都會對劉備惠陵進行修葺保護,使得惠陵一直保持完好。

第四個原因,古代皇帝陵墓大多集中在陝西和中原地區,這些地方都成為盜賊的主攻目標。而四川境內的帝王陵墓極少,且遠離中原,蜀道艱難,交通不便,故而盜賊也極少涉足此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