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打敗?

建文帝雖然糧草充足,軍隊強大,但他從上任開始就昏招跌出,並且還聽從腐儒黃子澄的意見。這些人沒經歷過邊關地區戰鬥的殘酷,不懂的軍事戰略,就想著把權力抓在手裡,哪那麼容易?

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打敗?

一個想削藩,把權力控制在朝廷中樞;一個想推翻侄子,自己做皇帝。這個人啊,一旦有了共同的默契,辦起事來就方便了。於是靖難之役爆發了,朱棣大軍一路勢如破竹打進京城,最後建文帝皇位被奪,自己也消失了。

那麼有人問了,朱棣當時的兵力裝備和後勤等都比不上建文帝,為何還能打贏建文帝奪得皇位呢?

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打敗?

一個急於求成,一個整裝待發

朱元璋的兒子多,他當時也怕自己的兒子留在京城會威脅到皇位的安全,所以把自己的兒子們立為藩王鎮守邊疆。但時長日久後,藩王的勢力越來越大,對皇權逐漸造成威脅,建文帝上任後聽從黃子澄的建議,準備削藩。

當時朝中大臣極力反對,因為各藩王勢力強大,一個弄不好就會反彈,到時候國家戰火又起,而建文帝並未聽從群臣的建議,開始實施他的削藩政策。於是,那些藩王們要麼被流放,有麼斃命,但作為政治、軍事能力都極強的朱棣不甘心,於是就暗中積蓄自己的力量,做了一個重大的決定——把侄子拉下馬。

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打敗?

就這樣,朱棣暗中招兵買馬,時刻策劃著,而建文帝那邊繼續努力著削藩政策,在那段時間裡,朱棣的勢力已經越來越強大。

用人不當,眼光短淺

朱元璋為了拔掉帝國的“刺”,把曾經的功臣武將殺得差不多,他也是沒想到自己的兒子會謀反,最後導致堂堂的大明帝國在戰鬥時無將可用。所以在靖難之役中,他竟然派李景隆這樣的慫包出戰,李景隆在朱棣圍困南京城時毫無策略可言,開門迎敵,導致南京城失守。

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打敗?

此外,建文四年,魏國公徐輝祖力敵朱棣軍隊南下,但因為他的身份是朱棣的妻弟導致建文帝猜疑,使本來有轉機的戰事失去了機會。建文帝擔心徐輝祖聯合朱棣,便把他召回南京,而沒有了這樣得力大將後,朱棣軍隊勢如破竹攻向南京。

臨陣換將本就是軍中大忌,建文帝沒有經歷戰場並不懂,而李景隆犯了那麼大的錯誤也沒受到懲罰,這隻能說建文帝和朱棣的政治和戰略眼光差的太多。

優柔寡斷的性格,非帝王之才

史書記載,建文帝性格溫和跟朱標相像,但他的性格過於溫和導致有點優柔寡斷,做事不夠果決,這也是他失敗的原因。

靖難之役中,朱棣幾次身陷絕陣,只要有人上前抓住他就必死,但建文帝卻腦子抽筋的下達命令“

近爾將士與燕王對壘,無使負殺叔父之名

”。軍中將士在與朱棣戰鬥時不要殺了他,以免讓我背上殺叔叔的不孝之名,這樣的話說出來,你讓手下的將士如何與朱棣對抗?

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打敗?

這就好比建文帝給朱棣提供了一個免死BUFF,只能看著他殺己方軍中的人,而我方卻對他不能造成什麼傷害。也正是這個命令,讓朱棣幾次本來必輸的局面,轉而逃出生天,重整旗鼓再來,建文帝軍隊畏手畏腳,無法發揮最大的戰鬥力。

綜上來看

:朱棣靖難之役能夠成功,主要還是兩人之間的差距,建文帝從剛上任就削藩,說明了他政治眼光短淺,急功好利一意孤行。而從未上過戰場的他並不知道如何利用軍事人才,才會做出臨陣換將這樣的糊塗事。

建文帝坐擁天下,軍隊強大糧草充足,為何還會被燕王朱棣打敗?

此外,他又想權力一把抓,又不想自己揹負罵名,這樣優柔寡斷的性格與朱棣殘忍果決的性格對比,立馬就顯現出來,畢竟欲成大事者,不拘小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