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元、大明、大清,為什麼這三個王朝不同於之前的國號命名方式?

元朝

大元、大明、大清,為什麼這三個王朝不同於之前的國號命名方式?

元朝是一個關鍵朝代,因為在中國的大一統王朝國號史上,第一個不符合舊例、不採用地名的就是元朝。不過,這一點我在先前的文章當中提到過,

中國曆代國號來源合集,幾乎每個政權都有收錄,快來看看吧

元朝並非第一個這樣做的政權。第一個是遼朝。關於遼、元、明、清我都會專門出一期去講國號由來。

蕭啟慶《說“大朝”:元朝建號前蒙古的漢文國號兼論蒙元國號的演變》中說,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稱帝,自立為第五代大蒙古國大汗,後於至元八年(1271年)取儒士劉秉忠建議,取《易經》“大哉乾元”之意,定漢文國號為“大元”,改蒙古語國號“大蒙古國”為“大元大蒙古國”,這是不準確的,元朝建立之後,蒙古文國號仍叫“大蒙古國”。

中統元年(1260年),忽必烈召集擁護自己的蒙古宗王,在開平府召開忽裡勒臺大會,即位大汗,建號“中統”,意即“中原正統”。至元八年(1271年),忽必烈取《周易》“乾元”之語,公佈《建國號詔》,建立漢語國號為大元,史稱元朝,忽必烈即元朝的開國皇帝,廟號元世祖。

《建國號詔》(至元八年一月十五日,1271年12月18日):“誕膺景命,奄四海以宅尊﹔必有美名,紹百王而紀統。肇從隆古,匪獨我家。且唐之為言蕩也,堯以之而著稱﹔虞之為言樂也,舜因之而作號。馴至禹興而湯造,互名夏大以殷中,世降以還,事殊非古。雖乘時而有國,不以利而制稱。為秦為漢者,著從初起之地名﹔曰隋曰唐者,因即所封之爵邑。且皆徇百姓見聞之偶習,要一時經制之權宜,概以至公,不無少貶。我太祖聖武皇帝,握乾符而起朔土,以神武而膺帝圖,四震天聲,大恢土宇,輿圖之廣,歷古所無。頃者耆宿詣庭,奏草申請,謂既成於大業,宜早定於鴻名。在古制以當然,於朕心乎何有!可建國號曰大元,蓋取《易經》“乾元”之義,茲大冶流形於庶品,孰名資始之功。予一人底寧於萬邦,尤切體仁之要,事從因革,道協天人。於戲!稱義而名,固非為之溢美﹔孚休惟永,尚不負於投艱。嘉與敷天,共隆大號!”

明朝

大元、大明、大清,為什麼這三個王朝不同於之前的國號命名方式?

朱元璋早期給新的王朝定名為大中,後正式定國號為“大明”,是元朝以來中國歷史上第二個把“大”字加於正式國號之中的大一統王朝,又稱皇明,後世稱為明朝或明代,又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1644年4月24日(舊曆三月十八),明朝首都淪陷後,明朝宗室在江南地區建立政權仍沿用大明國號,史稱南明或後明,清廷則稱為偽明,一直堅持到1662年。而鄭成功、鄭經等鄭家勢力在臺灣建立了政權,仍奉明朝為正朔,史稱明鄭或東寧王國。 部分人認為明朝之號承襲自小明王韓林兒之號,但韓林兒的國號為宋,而朱元璋部的大旗“山河奄有中華地,日月重開大宋天”、“九天日月開黃道,宋國江山復寶圖”反而有些關係。 明史研究者吳晗認為明之得號出於明教,原因是朱元璋手下有一部分明教徒,以“大明”為國號以表示自己的正統地位,亦同時應和明教中的“明王出世”預言。其次,以明喻火,根據五德終始說,表示明朝取代元朝,是以火克金。明教在唐朝武則天延載年間,傳到中國,但是一直保持神秘,因為明教宣傳的是“彌勒降生,明王下世”。一些反抗朝廷的人經常藉助於明教來號召群眾,為了保護自己,明教就跟佛教拉上關係,和佛教的白蓮宗拉上關係,最後就形成了白蓮教。所以從唐朝、宋朝、元朝明教是時而浮出,時而潛入地下,但是常常用作反抗朝廷的武器。但七十年代,學界開始有人質疑“明王”是否出於明教。八十年代初,楊訥閱讀現存所有元代白蓮教史料後,否定吳晗學說。他除指出吳晗論文方法上的錯誤,及引證史料之疏漏外,並以傳世史料,證實元末起事者所提“彌勒佛下生”與“明王出世”口號,均與明教無涉,而出於佛教經典。但不論吳唅或楊訥,都是從宗教角度來探究。 2014年,北京大學博士生杜洪濤突破了吳晗學說窠臼,循元明承續的思路,參照趙翼大元國號出自《易經·乾卦》“大哉乾元”文義,而主張大明國號亦出自《易經·乾卦》“大明終始”這一字句。易經原文:“大哉乾元,萬物資始,乃統天。雲行雨施,品物流形。大明終始,六位時成,時乘六龍以御天。”所以明這個國號是暗示著對元的終結,為大明此一國號的源由又增添了一種說法。

清朝

大元、大明、大清,為什麼這三個王朝不同於之前的國號命名方式?

清朝國名的由來上一期提到過。

大元、大明、大清,為什麼這三個王朝不同於之前的國號命名方式?

清末的滿漢蒙三語教科書——《滿蒙漢合璧教科書》的〈中國〉部分:“我中國居亞洲之東,氣候溫和,土地廣博,人民繁多。五千年前,文化已開,地球上最有名之古國也。自我遠祖以來,居於是,衣於是,食於是,世世相傳,以及吾身。吾既為中國之人,安可不愛中國也。”

清朝以前“中國”的詞義基本上為地理、民族、政治區域和文化意義,而現代國體意義上的“中國”,直至1689年9月7日《中俄尼布楚條約》簽訂後才首次正式出現於外交檔案上。

自入主中原之後,清朝皇帝正式以“中國”(滿語轉寫:dulimbai gurun)稱呼全境。1689年,清朝康熙帝在與俄國簽訂的具有現代國際法水準的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中,首次將“中國”作為正式國家名稱使用,與“俄羅斯”相對,該“中國”指包括蒙古以及中國東北等地在內的整個清帝國。

中西史學家如黃興濤博士及新清史學派學者、東亞史學家歐立德(Mark C。 Elliott)認為,康雍乾之後的中國,是被清朝皇帝、滿人、漢人等其他族群共同認同並加以再造過的中國。我們姑且同意現代“中國”的概念,正是來自於清朝所塑造的中國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