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曾經強盛的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倒數第二個封建王朝,隨著歷朝歷代的發展,到了明清時期,封建專制已然達到了無法比擬的巔峰,皇權也在不斷集中的過程中得到加強,成為了

難以壓制的權力。

明朝推翻了元朝蒙古族的統治,建立起極具正統性的中原王朝,並延續了唐宋時期的政治制度,續寫了中原民族的榮耀。明朝前後存在了

兩百餘年。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曾經強盛的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將中華文明很好地傳承了下來,並形成了極具時代特色的經濟模式。明朝中後期隨著

工商業的發展,

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將明朝的經濟推向了高峰。

明朝能得到如此繁盛的局面離不開統治者鞠躬盡瘁的精神,離不開他們殫精竭慮地為國家付出。比如朱元璋,就曾被康熙稱讚

“治隆唐宋”

,褒獎朱元璋

治國有方。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曾經強盛的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還有史書中稱頌朱棣

“遠邁漢唐”

,這些都是對明朝統治者的肯定。尚且不論清朝如此肯定明朝的統治是否有其他深層含義。

但就事實而言,明朝的確稱得上

這樣的讚譽

。但是既然明朝如此強大,為何還會走向衰亡呢?我們來分析一下吧。

一、氣候條件惡劣

1、遊牧民族侵擾

首先,我們知道明朝處於

明清小冰期中

,明朝的氣候條件十分惡劣,糧食也因此

常年減產。

反觀歷史上其他處於極端氣候中的朝代也都並不安穩,五胡亂華、衣冠南渡等事件就是在極端天氣下出現的。

透過人們對氣候條件的研究可以發現,明朝時期氣溫變低,生活在北部的遊牧民族受到惡劣氣候影響,失去了維持生存的來源,所以他們不得不想辦法

對外掠奪資源

以求活命。

這時,位於南部的中原地區便成了他們的首要目標。所以明朝不僅要應對寒冷的氣候帶來的惡劣影響,還要對付北部地區虎視眈眈的遊牧民族侵擾,

實在力不從心。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曾經強盛的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2、中原局勢緊張

遊牧民族的日子不好過,中原百姓的生活也沒有好到哪裡去。由於降水量不斷減少,能夠用於耕種糧食的土地也越來越少。受到地理位置影響,北方開始出現

大面積饑荒

,農民起義也開始在北方爆發。

受到氣候影響,糧食減產只是其中

一部分後果

,當時的明朝還受到了自然災害侵擾,比如水災、旱災、疫病等等。由於明朝中期曾經引入了一批高產作物。

所以導致人口驟增,而此時遇到了連年不斷的災害之後,受災群體非常龐大,此時起義的農民軍規模也是歷朝歷代難以比擬的。

此時恰逢遼東地區局勢緊張,朝廷不得不派遣士兵前去駐紮,消耗的

大量軍費

便要從陝西農民身上剋扣。

所以陝西起義初期。即使朝廷有心招降卻也收效甚微,因為朝廷在陝西

失去了公信力

,農民寧可相信自己也不願相信明朝政府。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曾經強盛的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二、經濟、政治的影響

1、經濟衰微

明朝在推翻了元朝的統治之後,並沒有完全打消元朝的勢力,北元政權退居大漠繼續威脅著明朝政權。後來北元滅亡,北部草原由蒙古族把控,阻斷了明朝對外貿易的通道。

與此同時,東南沿海地區

倭寇氾濫,

影響到當地居民的正常生活,所以明朝迫於無奈,只好實行海禁政策,將社會封閉起來。

其實在明朝封鎖起來以前,經濟上曾經出現過繁榮景象。當時世界範圍內向明朝流入了大量白銀,

刺激了明朝的經濟發展。

白銀大量流入我國境內,使得從元朝末年便出現的紙幣貶值等問題得到緩解,經濟重新煥發出生機。

不過到了明朝末年,受到世界格局變化的影響,白銀又

從明朝流出

,經濟逐漸衰敗,就算明朝用印發紙幣的方式促進經濟發展,但也是於事無補了。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曾經強盛的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2、權力集中

後金對中原地區虎視眈眈、倭寇橫行霸道、農民起義威脅統治,種種困境都沒有讓明朝統治者積極相處應對措施,反而在黨爭的

漩渦中逐漸迷失

,忘記自己原本的職責。

明朝是封建社會權利集中的巔峰,官僚體系運轉能力十分強大,文官集團不可避免地威脅到了皇帝的權力。為了壓制文官集團的勢力,皇帝依靠宦官集團對其進行打壓,於是便形成了難以改變的

黨爭局面。

明朝政府將更多的精力消耗在黨爭之上,

反而忽略了決策的實用性,以

至於明朝的腐敗現象越來越嚴重,最終推動明朝走向覆滅。

“治隆唐宋”,“遠邁漢唐”,曾經強盛的明朝,走向衰亡的原因

我們不難發現,明朝的滅亡是有

多方面因素影響的

。不止明朝,歷朝歷代的發展規律都是如此。明朝末期受到極端氣候的影響,促使內部矛盾不斷激化,發生了大面積的農民起義。

同時,後金勢力強大,明朝

深受其擾

,不得不派出大量軍隊前去鎮壓,不足的軍費便要從農民身上索取,進一步激化了雙方的矛盾。

而此時的明朝非但沒有致力於解決問題,反而陷入了黨爭的迷局中,寧可眼看著大廈傾覆,也不願放棄手中一絲一毫的權力,實在

可悲可嘆啊。

參考文獻:《明朝那些事兒》、《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