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由於歷史原因,我國東面的那個半島一直處於分裂狀態,北面稱南面為南朝鮮,而南面反過來稱北面為北韓。我國則按照它們的中文自稱,分別稱之為朝鮮、韓國。不過朝鮮和韓國的英語通稱卻是一樣的:Korea。半島的英文名同樣稱為Korean Peninsula。其餘諸如法語、德語、西班牙語、希臘語、俄語等,雖然寫法不同,但讀音與英語高度一致。

這些稱呼通通源自於一個歷史名詞——高麗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眾所周知,半島地區的“高麗”一稱得名於10-14世紀的高麗王朝。然而國內史籍記載,早在隋唐時期,隋煬帝、唐太宗都曾多次出兵征討高麗。相信看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大聲反駁:“

隋唐皇帝親征的是‘高句麗’,而不是‘高麗’!

”別急,且聽阿越將“高句麗”與“高麗”的前世今生細細道來。

高句麗建國史

首先要明確一點,

歷史上存在兩個高麗,一個是位於中國東北的少數民族政權,建立者是扶余人朱蒙,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句麗;另一個是半島歷史上的第二個王朝,建立者是出自三韓的新羅人王建

兩者之間的關係,如同被稱為前魏的曹魏與被稱為後魏的北魏一般,只是所用了同一個國號,而非如同東西漢那樣一脈相承。

高句麗,又稱高句驪,句驪。

漢元帝建昭二年(前37年),扶余桂婁部人朱蒙在紇升骨城(今遼寧桓仁)建國,國號“卒本扶余”。新莽始建國四年(12年),王莽徵調位於玄菟郡高勾驪縣的句驪部軍隊攻打匈奴,結果當地人不肯出徵,為此誅殺了句驪侯騶,引起當地內亂。天鳳元年(14年),卒本扶余趁機兼併了句驪部,借用其名,改國號為“高句麗”,成為獲得朝廷正式承認的高句驪侯。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在更名前的西漢元始三年(3年),卒本扶余由紇升骨城遷都位於今吉林省集安市的國內城。國內城地理位置優越,本身位於鴨綠江中游右岸的通溝平原之上,北側的丸都山上又修築有軍事衛城丸都山城,形成複合式都城的格局。是故此後400多年中,國內城一直是高句麗的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建武八年(公元32年),高句驪開始稱王,遣使朝貢,新生的東漢王朝承認高句驪國的政治地位。東漢中期以前,高句麗的政治地位與後世的土司相類似,屬於玄菟郡治下帶有自治性質的半獨立政權,玄菟郡太守對其又行政管理權與軍事徵調權。

東漢中後期,因內亂不斷對外掌控力削弱,高句麗乘勢而起,開始蠶食玄菟郡,甚至屢次襲邊,兼併玄菟郡位於遼東長城之內的轄地。

出來混總是要還的。漢末割據遼東的公孫度家族,屢次興兵征討高句麗,將其置於自己的掌控之下。

由於長期的戰亂,玄菟、遼東等地的漢族人口大減,以至於出現了勢力真空。因此當景初二年(238年),高句麗配合曹魏攻滅公孫淵的燕國政權後,趁機發難,開始侵擾邊境,蠶食曹魏領土。正始年間(240年—249年),曹魏大將毌丘儉兩次率軍征討高句麗,摧毀國內城及丸都城,追擊高句麗東川王至今俄羅斯濱海地區的臨海問島(一說北海道島),方才罷休。經此打擊,高句麗名存實亡,領土悉數併入玄菟郡。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直到70年後,高句麗趁中原長期戰亂之機,才得以緩過勁來,重建丸都山城,並重新開始襲擊遼東、樂浪、玄菟等郡,最終在南北朝時期佔據整個遼東和朝鮮四郡地區。

南朝宋元嘉四年(427年),為對付位於半島南部的新羅和百濟,高句麗由國內城遷都平壤。

從高句麗到高麗

南北朝時期,高句麗改國號為“高麗”。

“高麗”之名出現於何時,改名的原因是因為對“高句麗”的自我簡稱,還是因中原王朝的冊封,都以無從考證。更名時間也有有4世紀末、5世紀初、5世紀末等多種說法。

成書於蕭梁的《宋書》,成書於北齊時期的《魏書》,成書於唐代的《梁書》諸國列傳中作“高句驪(麗)傳”;成書於蕭梁的《南齊書》,及成書於唐代的《周書》、《北史》,則作“高麗傳”;《南史》的傳記名作“高句麗傳”,內容卻稱“高麗”。同時《梁書》、《魏書》除本傳外,其餘部分也和南北朝時期各朝正史一樣多稱“高麗”。唯獨《宋書》在本傳之外兼用“高句驪”與“高麗”,但同樣以“高麗”為主。

晉安帝義熙九年(413年),高璉被東晉冊封為“使持節、都督營州諸軍事、徵東將軍、高句驪王、樂浪公” (《宋書·高句驪傳》)。因此永初元年(420年),宋武帝劉裕代晉稱帝后,加封“徵東將軍高句驪王高璉進號徵東大將軍”(《宋書·本紀第三》)。

宋少帝劉義符景平元年(423年),“高麗國遣使朝貢”(《宋書·少帝本紀》),這是“高麗”一詞始見於史籍,此後本紀部分都以“高麗”相稱。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北魏與高句麗的交往始於太延元年(435年),《魏書·高句麗傳》記載:“

世祖時,釗曾孫璉始遣使者安東奉表貢方物,並請國諱。

從這其中我們可以看出,高句麗雖然保持著獨立狀態,但作為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其“國諱”,也就是正式國號,是由中原王朝冊封而來。南北朝時期,對高句麗的冊封,南朝要早於北朝,劉宋自建立起,就承襲東晉的儀制,對高句麗進行冊封,從宋武帝時期開始皆冊封其為“高句驪王”。

直到宋孝武帝劉駿在位期間才發生了改變。

大明七年(463年),劉宋再次對高句麗王高璉進行加封,《宋書·孝武帝本紀》對此的記載為“徵東大將軍高麗王高璉進號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而《宋書·高句驪傳》的記載則是由“使持節、散騎常侍、督平營二州諸軍事、徵東大將軍、高句驪王、樂浪公璉”,晉封“車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持節、常侍、都督、王、公如故。”

讀到此處,可能有看官又要說了,這種記載必然要以其本傳為準。何況天監元年(502年),梁武帝代齊稱帝后,冊封高璉之孫高雲時用詞為“車騎將軍高句驪王高雲進號車騎大將軍”(《梁書·本紀第二》)。

不過阿越認為事情可能要複雜的多,因為南齊對高句麗的冊封,用詞是“高麗”而非“高句驪”。

比如齊高帝建元二年(480年,本傳作元年),“進高麗王樂浪公高璉號驃騎大將軍”(《南齊書·高帝本紀下》);鬱林王蕭昭業隆昌元年(494年)冊封高雲為“使持節、散騎常侍、都督營平二州諸軍事、徵東大將軍、高麗王、樂浪公”(《南齊書·高麗傳》)。

也就是說南齊時期,南朝已經使用“高麗”作為高句麗的國號了。且從出土文物來看,這一時期高句麗國內也已經以“高麗”自稱。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1979年,韓國忠清北道中原郡立石村出土一方石碑,學者們對這方長滿青苔的石碑進行清理識讀之後,發現這居然是高句麗時期的漢隸碑。碑文抬頭為“高麗建興四年”,正文第一行為“五月中,高麗大王祖王命赦新羅寐錦,世世為願如兄如弟。”

“建興”是高句麗對內使用的年號,結合其他出土文物推斷,建興四年為475年,即長壽王高璉在位期間。也就是說高句麗早在劉宋末年就已經自稱“高麗”了。

天監七年(509年),蕭梁建國僅僅七年之後,蕭梁對高句麗冊封詔書內容為:“高驪王樂浪郡公雲,乃誠款著,貢驛相尋,宜隆秩命,式弘朝典。可撫東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持節、常侍、都督、王並如故。”(《梁書·高句驪傳》)此後南朝對高句麗的冊封基本用“高麗”為號。

故此在阿越看來,南朝能可能在劉宋末期就已經對高句麗以“高麗”相稱了,只不過其後40餘年間,有所反覆。至於高句麗國內,可能更早就已經在自稱“高麗”。

北朝在正式文書中對高句麗國號更改則要晚的多,北魏、東魏時期皆以“高句驪”相稱,直到北齊立國,才發生變化。天保元年(550年)北齊文宣帝高洋冊封“散騎常侍、車騎將軍、領東夷校尉、遼東郡開國公、高麗王成為使持節、侍中、驃騎大將軍、領護東夷校尉,王、公如故”(《北齊書·帝紀第四》)。此後才以高麗相稱。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也就是說,高句麗國號自一世紀初由“卒本扶余”變更為“高句麗”後,在南北朝時期經過百餘年“高句麗”、“高麗”混用,最終在南北朝後期正式定國號為“高麗”。

此後直到總章元年(668年)唐軍剿滅高句麗,這百餘年中,都以高麗為名

。其在《隋書》、《舊唐書》、《新唐書》等史籍中的本傳,都稱之為《高麗傳》。

是故隋煬帝、唐太宗屢次征討的高麗,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高句麗。

兩個高麗的關係

高句麗滅亡後,其國民一部分被唐朝內遷,最終漢化融入漢族之中;一部分和之前臣屬他們的粟末靺鞨人合流,後來在唐玄宗時期建立了渤海國政權,並佔據了原屬高句麗的大部分地區;另有一小部分南遷,成為三韓人建立的統一王朝新羅的臣民。

九世紀末,新羅王朝因內亂崩潰,國境被一分為三。新羅將領甄萱所建的百濟(史稱後百濟),新羅王室成員弓裔所建的高麗(史稱後高句麗,之後又改國號為摩震、泰封),與新羅並立。

918年,弓裔的統治被部將王建推翻。

王建隨即登基稱王,定國號為高麗。

936年,經過近二十年的征戰,王建重新完成統一,並於長興四年(933年),被後唐冊封為“高麗國王”。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高句麗出自扶余,而朝鮮的高麗王朝為半島南部的三韓人所建,二者既不是同一族屬,也非前後繼承關係,可是說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個國度。高句麗這個“高麗”,與朝鮮的高麗王朝,就如同曹魏與北魏之間的關係,兩者除了國號之外,再無關聯。歷史學家為了區分這兩個國家,分別以其王室的姓氏稱呼高句麗為高氏高麗,高麗王朝為王氏高麗。

可這並不能妨礙高麗王朝傍大戶的決心

。高麗王朝建國時,我國正處於五代十國時期,雙方的陸路交通被契丹人建立的遼國阻隔,對半島情況不甚瞭解,不清楚這兩個政權之間並無直接關係。王氏高麗利用這一點,在遣使朝貢時表示自己為高氏高麗的繼承者,稱高氏高麗被唐王朝滅亡後,其遺民歷經坎坷終於復建高麗。後唐以後各朝都信了它的鬼,並且越傳越邪乎。

成書於宋太祖時期是《舊五代史》,雖然搞混了高氏高麗與王氏高麗的傳承關係,但對高氏高麗的記載大致還是正確的:“

高麗,本扶余之別種。其國都平壤城,即漢樂浪郡之故地……其王以白羅為冠,白皮小帶,鹹以金飾。唐貞觀末,太宗伐之,不能下。至總章初,高宗命李勣率軍徵之,遂拔其城,分其地為郡縣。及唐之末年,中原多事,其國遂自立君長,前王姓高氏。唐同光、天成中,累遣使朝貢。

”(《舊五代史·高麗傳》)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到了歐陽修主持編撰的《新五代史》,創造出了高氏高麗滅國復國,王氏高麗代高氏高麗說:“

高麗,本扶余人之別種也。其國地、君世見於唐,比他夷狄有姓氏,而其官號略可曉其義。當唐之末,其王姓高氏。同光元年,遣使廣評侍郎韓申一、副使春部少卿樸巖來,而其國王姓名,史失不紀。至長興三年,權知國事王建遣使者來,明宗乃拜建玄菟州都督,充大義軍使,封高麗國王。建,高麗大族也。

”(《新五代史·高麗傳》)

其後的《宋史》、《元史》都秉承了《新五代史》的這一錯誤論調,將王氏高麗視為高氏高麗,也就是高句麗的直接繼承者。

《明史》在《新五代史》的論調基礎上更進一步,發明了高句麗被唐唐攻滅後,東遷朝鮮半島得以存續,直到後唐時期王建取代前王族高氏,隨後兼併新羅、百濟的錯誤史論:“

朝鮮,箕子所封國也。漢以前曰朝鮮。始為燕人衛滿所據,漢武帝平之,置真番、臨屯、樂浪、玄菟四郡。漢末,有扶余人高氏據其地,改國號曰高麗,又曰高句麗,居平壤,即樂浪也。已,為唐所破,東徙。後唐時,王建代高氏,兼併新羅、百濟地,徙居松嶽,曰東京,而以平壤為西京。

”(《明史·朝鮮傳》)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與此同時,王氏高麗也在不遺餘力的強化自己的是高氏高麗繼承者的說法

。半島地區現存最早的史籍,成書於高麗仁宗時期的《三國史記》,將族屬不同、又長期獨立發展的高句麗、百濟、新羅三國都視為本國的源起之一。後世據此稱這一時期為前三國,稱新羅末期的大分裂時期為後三國。大約成書於13世紀末14世紀初的《三國遺事》,在《三國史記》的基礎上又創造了檀君朝鮮。發展到現在除了跟我們搶高句麗外,還覬覦扶余、渤海等國的歷史,為此不惜透過影視造謠汙衊唐太宗等。

阿越說

所謂三人成虎,謊話說了千百遍,也很可能會被認定為真相。正是因為自五代以來,歷朝歷代都偏聽偏信貌似恭順的半島政權一面之辭,導致了我國對高句麗這個東北地區地方政權沿革的錯誤認知。這種錯誤觀點一致延續到了近現代,比如著名史學家譚其驤編纂的《中國歷史地圖集》中,就對高句麗作了和稀泥式的處理。秉承“

高句麗國都在丸都(今吉林集安縣)時,為中國邊疆政權,當5世紀後遷都平壤後,為領國政權

”的觀點,將5世紀以後的高句麗政權,當做不屬於中國的鄰國政權處理。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可以說,中國史學界在這千餘年間,對高句麗與高麗王朝的認定問題上,是負有原罪的。正是因為他們的怠政,偏通道聽途說,而不作實事求是的考證,

讓隋唐兩朝四代雄主前赴後繼的統一戰爭,居然變成侵略外國的“非正義戰爭”,這還是何等的荒謬

好在上世紀70年代之起,對此問題開始了修正。90年代後,認定高句麗政權為中國古代的邊疆少數民族地方政權,已成為社會公認的觀點。2002年2月,國家啟動“東北邊疆歷史與現狀系列研究工程”,在這方面取得了重大成績。工程透過考古、史料等多方面實證證明:高句麗屬於中國古代地方民族政權,與高麗政權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更與當前朝鮮政權之間、當前韓國政權之間沒有必然的關係。

當下,由於中朝韓三國外交關係的不斷變化,區分高句麗與高麗王朝,不僅是一種歷史觀問題,更成為了一個牽扯到地緣政治的問題。

因此區分高句麗這個“高麗”與高麗王朝,在90年代成為了一項政治任務,為此國內對高句麗政權,不管高句麗時期,還是高麗時期,一律以“高句麗”相稱

。但這也導致了很多人不知道“高麗”之名最早指代“高句麗”,以至於很多人看到“隋煬帝三徵高麗”、“唐太宗親征高麗”這類話題時,會一頭霧水。

實際上,按照中國對歷史朝代的稱呼規則,“高麗”才是對“高句麗”政權的正確稱呼,甚至因為“高氏高麗”在前,完全不需要新增什麼輔助詞,直接稱呼“高麗”就行。至於高麗王朝,既然要傍大款,為視區別,自然要如同北魏這個“後魏”政權一樣,添加個“後”字,稱“後高麗”,或者“王氏高麗”。

高麗和高句麗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現如今,我們在文化上更加自信,已經開始採用“高麗”一詞稱呼“高句麗”了。人教版的新版高中歷史教材中就明確寫道:“

隋煬帝自恃強盛,大興土木,窮奢極欲,又3次大舉征伐高麗

”。並且對“高麗”一詞進行了批註:“

高麗,是當時中國東北邊疆的民族政權。本稱高句麗,高麗一名始見於南北朝。

官方教材能夠正本清源,著實令人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