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古代軍爭,為政者多慮人和與天時,為將者則以地利為首;透過地理,後人能更清晰的解讀戰爭背後不為人知的秘密。華夏幅員遼闊,天下為棋盤則有“四角”即關中、河北、東南、四川,又有“四邊”相連,即山西、山東、湖北、漢中。

在如此波瀾壯闊的大地上一場場史詩級的戰爭誕生了眾多軍爭樞紐之地,而這些地方又因為政治、經濟等多重因素在不同的時間階段有不同的地位,本系列就列舉筆者心中的華夏十大軍爭戰略之地,並解讀他們最輝煌的時代與衰敗的原因。

因水而興的要塞

北望中原,簡單四字一方面透露出南人對故國的無限追思,另一方面又透露著武士建功立業的野望。而華夏雖大,真正的北望中原之地,卻是現代的一個小城——安徽淮南市壽縣。在古代,這裡有個更響亮的名字——壽春。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壽春北臨淮河,東依淝水,南有巨澤芍坡,向東沿淮水到徐州,向西沿淮水至汝南,向北沿支流穎、渦水系入中原腹地,向南沿淝水入長江可達江南採石磯,透過水網真正形成四通八達的樞紐之地。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在科技水平與生產力低下的古代,水道就相當於現代的火車鐵軌,物資與軍隊的運輸最合理的方式是水運,在古華夏透過密佈的水網可以實現黃河到長江的水路通道,船隻從黃河滎陽段出發經過鴻溝-穎水-淮河-淝水-巢湖-濡須水進入長江,而淝水與穎水在淮河連線,並形成一個水道十字路口,而壽春就扼守於此,一城扼三水,控四方!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山水相依,防禦重鎮

扼守天下水道交匯之核心的壽春戰略地位如此之重,必然是各方勢力的的角逐之地。而壽春此城恰是一個易守難攻之地。

壽春之北,有淮水為護城河,更有八公山、紫金山、硤石山等低山丘陵為屏障,臨戰山中居高臨下設下部隊,可與壽春護為犄角,北面之敵需盡拔山中據點才能安讓渡河;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壽春以西,是大別山餘脈與淮北平原的過渡地帶,有決、灌、洩等為首的諸多入淮河的小水系,水網密佈,騎步難行,守軍還可決河流淹道路以阻滯敵軍;

壽春以南,過芍坡沿淝水而下,在大別山餘脈山谷之間築有軍事重鎮合肥,作為壽春南部屏障。

壽春以東,可以說是整個壽春防務上最大的弱點,但此處地勢較低,戰事危急可決淝水以灌之。

可以看出壽春雖不具備關中、四川的天險,但憑藉恰到好處的山水分佈,敵軍很難一戰而下壽春,而守禦方頂住第一波功勢後,後續援軍可沿水運而來,在壽春城下形成決戰態勢。在割據亂世中壽春四面臨敵無法困守,但在南北兩大勢力對峙時,壽春才真正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南北必爭之地

壽春最早立於戰國,楚考列王二十二年,為避秦人東出的鋒芒,楚人被迫從陳(河南淮陽)遷都於壽春;東漢末袁術據此地而稱帝,亂軍荼毒兩淮,壽春赤地千里,後為曹操所得行屯田制以為東南重鎮,為保護壽春屯田曹操將防線南移,於淝水之畔建合肥新城,結果終三國百年,吳人無法過合肥半步。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在東晉南北朝的南北對立時代,壽春的戰略意義才真正發揮到了極致,根據史書統計,僅東晉南朝兩百八十年間,北方政權大規模南侵十九次,而壽春方向用兵達十二次,佔了七成,其中原因需要結合整個東南戰略地理來解釋。

東晉南北朝時期,北方向南方進軍的十九次間,一共走過四條道路,他們自東向西分別是:

第一條:彭城-下邳-淮陰-廣陵

,這條路也是透過水道進軍,由泗水入淮水,再經中瀆水(古邗溝)從廣陵入長江,從江南京口(鎮江)登陸。

第二條:浚儀(開封)-陳、項-壽春-合肥-濡須口

,這條路就是我們說的壽春線,從北方中心河洛地區沿鴻溝-穎水-淮水-淝水入長江,從江南採石磯登陸。

第三條:許昌-上蔡-義陽-江夏,

此路線水道從許昌出發順汝水只能到上蔡,後續需陸路進軍義陽、江夏。

第四條:南陽-襄陽-沔口或江陵,

此路線水路從南陽出發順淯水南下在襄陽入漢水,再透過漢水入長江。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四條路線中,第一條渡江登陸點距離建康最近,但要面臨的南方的重兵佈防,東晉精兵北府軍的募兵地就是京口,且廣陵段江面寬廣,常有風濤,渡江難度大易被地方水軍堵截。

第三條水道只能到上蔡,剩下需轉為陸地行軍,且最終只能到江夏,第四條路距離建康太遠,因而此兩路常走偏師。

而壽春線的優勢就很明顯了,首先全程水道的出發地就在中原腹地,方便集結兵馬糧草,同時登陸後距離建康距離也不遠不近,更重要的是此路居於各路線的中道,適宜多路並進的策應作戰。最重要的是佔據壽春後,憑此城可控渦、穎、淮、淝四大水道,藉此可全據兩淮,適宜大軍步步為營蠶食對手。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在東晉南北朝時期,南方政權在江北的防禦重點自東向西是廣陵、壽春、江夏,這三處據點就像一個等腰三角形,而壽春則是三角形的最高角,北方勢力不管從東西兩線出發,如果沒有足夠的兵力包圍壽春,就有可能遭受壽春襲擊大軍後路。

因此以堂堂正正之師從壽春逼近南方成為北征南的最佳選擇。那麼南方勢力北伐呢?

巧合的是東晉南北朝時期南方政權北伐也是十九次,分為兩條路線:

第一條:就是北方南侵第一條路線的反向版本,此路線是北伐最常用的一共十二次,因為從壽春出發北向就要直接面臨河洛平原上的北方勢力核心區,而此路線同樣漕運方便,但面對的卻是北方勢力防禦較弱的山東地區。

第二條:就是壽春線的反向版本,此路線出兵次數雖少於東線,但東線北伐是以劫掠騷擾為目的,而一旦北伐選擇了壽春線,那一定是衝著北方勢力的核心區去的,有滅國之志。因此南方北伐的重鎮和指揮中心都設立在壽春。

名城落幕

三國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壽春在兵要地理上影響最顯著的歷史階段,這個時期中國首次出現南北對峙的歷史階段,壽春成了史書中出現頻率最高的要塞。但伴隨著南北朝的結束,一代名城壽春卻慢慢沒落,其原因有二:

第一個原因是隋唐大運河的開鑿,公元587年,隋朝滅南陳統一天下,皇子楊廣鎮江都(揚州)十餘年,而重視商貿的楊廣在江都一直致力於拓寬和清理水道以方便漕運,後楊廣登基後更是開始了大運河的超級工程。

這進一步加劇了華夏經濟重心的東移,隨之而來的是海上絲綢之路的形成和壯大,揚州成為江南貿易中心,更靠近大海的東線水道成為漕運的不二之選。而大運河入淮河後在壽春以東的宿州即通國通濟渠拐道北上,壽春扼守的中線水道地位隨之下降。

控扼淮穎,襟帶江沱,中國古代軍爭戰略要地之十——古壽春

第二個原因是前者所產生的的連鎖反應,當東線水道發達繁茂之時,必然導致壽春的中線水道的沒落,從而缺乏運維,繼而導致了淝水在合肥將軍嶺的巢淝運河因淤塞而不再通航。這讓壽春戰略地位受到的致命打擊。

然而名城雖沒落,但仍是東南重要的藩籬,在唐末五代時期壽春名為壽州,依舊是東南軍事重鎮,南唐劉仁瞻在淮南之地半數歸後周的情況下,仍然孤軍堅守壽州達三年,而壽州不失則後周軍始終不能全據兩淮進而渡江滅南唐。

北宋靖康之變後,南宋偏安江左,北方遊牧勢力不修水利,導致汴水乾涸,舟船無法通行,這導致了壽春水道的北段也斷航了,自此壽春南北水道皆斷,僅扼守淮水,戰略地位徹底失去。

如近代歷史學者徐益棠所言:“元明以後,淮水不修,水旱頻仍,壽濠一代益加衰落。而運河縱貫,南北一家,壽春非復當時令人注意的要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