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羅馬史家對塞維魯皇帝的帕提亞戰爭的態度

前言

羅馬史家狄奧認為,塞維魯皇帝發動的這次帕提亞戰爭純粹是為了掠奪並滿足皇帝的私慾,但許多現代學者均指出塞維魯皇帝對泰西封的洗劫是由於軍隊補給困難無法繼續遠征所致,如果羅馬人繼續追擊帕提亞人必然會陷入險境。

狄奧也認為,塞維魯皇帝在攻取泰西封后,由於“不熟悉這個國家且缺乏補給”選擇了撤軍。塞維魯皇帝並沒有選擇沿幼發拉底河原路返回,而是像當年圖拉真皇帝那樣北上底格里斯河,於是就發生了羅馬軍隊對橫亙在北上行軍道路上最大障礙——哈特拉城的第二次圍攻戰。

深度解析羅馬史家對塞維魯皇帝的帕提亞戰爭的態度

由於哈特拉在尼格爾與塞維魯內戰期間支援前者卻未遭到懲罰,塞維魯皇帝決心拔掉該城。實際上,拿下哈特拉對於打通羅馬軍隊和尼西比斯、辛加拉之間的交通線來說也是必要之舉,一旦成功還能在功業上勝過當年未能破城的圖拉真皇帝。

另外,哈特拉城中太陽神廟的鉅額財富也讓羅馬士兵垂涎三尺。但是塞維魯皇帝對哈特拉的兩次圍攻均遭到了該城守軍極為頑強的抵抗。

期間羅馬軍隊用盡了所有能用上的攻城武器和計謀,最後仍然以失敗告終。

深度解析羅馬史家對塞維魯皇帝的帕提亞戰爭的態度

根據狄奧的記載,哈特拉人不僅擁有堅固的城防工事,還配備了強勁的複合弓箭手和一支機動靈活的騎兵。在塞維魯皇帝第二次圍攻哈特拉期間,哈特拉人還使用瀝青製成的拿法油將羅馬人的攻城器械全部付之一炬,而羅馬人派出的搜尋糧草的分隊則無一例外被哈特拉人派出的騎兵所擊破。

本來羅馬軍隊已經攻破一段城牆,塞維魯皇帝卻以為可以透過講和誘降哈特拉人。不料哈特拉人表面答應停戰,卻連夜將破損城牆修復如初,使得羅馬人連日來的攻城努力付諸東流。

深度解析羅馬史家對塞維魯皇帝的帕提亞戰爭的態度

由於塞維魯皇帝錯失戰機,羅馬軍中戰鬥力最強的日耳曼籍士兵拒絕繼續作戰,而忠於皇帝的敘利亞籍士兵又遭到哈特拉人的重創無力再戰。

在絕望的羅馬士兵和將官們的要求下,塞維魯皇帝最終放棄了對哈特拉城的第二次圍攻,從而結束了 197-198 年的帕提亞戰爭。

如上所述,與塞維魯王朝同時代的羅馬史家卡西烏斯·狄奧在其著作中對塞維魯皇帝的帕提亞戰爭持完全批評的態度,認為羅馬人發動的歷次帕提亞戰爭完全是浪費無數生命、錢財和徒耗國力之舉:“實際上戰爭在這個地方(美索不達米亞北部)是永無休止的,還吞噬掉國家鉅額財富,收益微小而代價昂貴”。

深度解析羅馬史家對塞維魯皇帝的帕提亞戰爭的態度

實際上,公元 195-198 年的帕提亞戰爭給羅馬帝國也帶來了實質性的收益,那就是為羅馬帝國增加了幼發拉底河以東的兩個新行省——奧斯羅恩行省和美索不達米亞行省,從而在戰略上實現了羅馬帝國東方邊疆防禦縱深的實質性拓展。

自此之後,帕提亞—薩珊帝國在美索不達米亞的勢力範圍侷限於底格里斯河流域以及幼發拉底河下游,其京畿地區將長期暴露在羅馬軍隊的兵鋒之下。

深度解析羅馬史家對塞維魯皇帝的帕提亞戰爭的態度

另一方面,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附庸國體系的瓦解極大了加深了帕提亞人以及後來的薩珊波斯人對其西部疆界的嚴重不安全感。

結語

因此我們可以認為,帕提亞王朝晚期美索不達米亞北部領土和勢力範圍的喪失是引發後來薩珊帝國對羅馬帝國發動一系列“侵略戰爭”的重要誘因。正如塞維魯皇帝自己宣稱的那樣,他透過帕提亞戰爭為敘利亞行省建立了一塊“堅實的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