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前言

傳統觀點認為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立即改變了羅馬—帕提亞時代雙方的實力對比和戰略平衡,標誌著羅馬波斯戰爭進入拜占庭—薩珊階段後雙方攻守態勢轉換的開始。

實際上,薩珊王朝建立之初,並沒有改變塞維魯王朝以來羅馬帝國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主導地位,泰西封京畿地區仍然時刻暴露在羅馬軍隊南下的兵鋒之下。

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不僅如此,由於安息王朝的覆滅,前帕提亞帝國屬國哈特拉王國在公元

224-240

年間徹底倒向羅馬帝國,使得羅馬波斯在美索不達米亞的權力分佈更進一步向羅馬帝國一方傾斜,羅馬帝國的勢力範圍由於哈特拉的倒戈而得以進一步深入底格里斯河中游地區。

因此,阿達希爾一世時期對羅馬帝國的軍事行動,主要戰略目標仍然是拔除羅馬帝國在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軍事據點(尤其是哈特拉、辛加拉和尼西比斯),以改善首都西北側安全縱深不足的窘境。

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從薩珊王朝的起源背景來看,由薩珊(波斯)和帕提亞兩大貴族集團構成的薩珊帝國在權力結構上相比帕提亞時期更加穩定。但統治結構的改變並不能立即導致薩珊帝國形成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型帝國。

面對帕提亞王朝晚期兩河流域南部京畿地區的殘破局面,早期薩珊諸王選擇了劫掠戰爭和戰俘遷徙的方式來恢復和發展兩河流域南部和波斯故地的農業經濟。

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這既符合薩珊帝國初年國力不足的現實,也有助於在對外掠奪中加強薩珊

—帕提亞貴族聯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儘管古典作家的記載顯示阿達希爾一世曾對羅馬帝國公開表示要恢復“祖先時期波斯人直到希臘海”的疆域(如狄奧和赫羅狄安等)。

但薩珊波斯人對羅馬帝國的侵攻並沒有征服和長期統治羅馬東地中海領土的戰略規劃,而由美索不達米亞和伊朗高原構成的“伊朗沙赫爾”本土才是薩珊帝國統治者真正關心的地區。

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另一方面,從公元

222

至公元

260

年,羅馬帝國先後經歷塞維魯·亞歷山大、戈爾迪安三世、阿拉伯人菲利普和瓦勒良四位皇帝的統治,而以上四帝均在其在位期間與波斯發生戰爭(或處於戰爭狀態)。

因此我們在敘述公元

231-260

年的羅馬波斯戰爭時,主要分四個階段來展開:第一階段是公元

231-233

年塞維魯·亞歷山大皇帝對波斯的遠征;第二階段是公元

238-244

年間波斯對哈特拉的攻略以及隨後戈爾迪安三世對波斯的遠征;第三階段是公元

253-256

年沙普爾一世的第一次羅馬侵攻;第四階段公元

258-260

年沙普爾一世的第二次羅馬侵攻。

在納馬拉銘文中,伊姆魯

·凱伊斯自稱“所有阿拉伯人的王”,並提到“我麾下的許多酋長成為羅馬人的部落首領”。而《泰伯裡史》提到伊姆魯·凱伊斯代理薩珊帝國統治伊拉克

指兩河流域南部

、希賈茲(阿拉伯半島西部)和美索不達米亞

美索不達米亞北部

的所有阿拉伯人,納塞赫的《帕古裡銘文》中描述支援自己的薩珊帝國各級王公貴族時也出現了萊赫米人的國王阿姆魯,這表明伊姆魯·凱伊斯生前先後為薩珊帝國和羅馬帝國效忠。自公元

272

年帕爾米拉帝國滅亡之後,臺努赫部落聯盟遂控制了敘利亞沙漠的阿拉伯各部落,成為羅馬帝國的“蠻盟”,而伊姆魯·凱伊斯的父親阿穆爾·阿迪(兼任初代萊赫米國王和臺努赫部落聯盟首領)在阿拉伯民間傳說中便以與帕爾米拉人作戰聞名。

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但伊姆魯·凱伊斯時期阿拉伯各部落聯盟仍然極不穩定,阿拉伯各部落之間因為戰爭頻繁流動和遷徙,因此在羅馬和波斯之間“來回搖擺”便十分常見了。沙普爾二世將反叛的伊姆魯·凱伊斯驅逐到敘利亞沙漠之後,任命奧斯·卡拉姆為萊赫米國王。公元

330

年奧斯·卡拉姆在萊赫米人叛亂中被殺,伊姆魯·凱伊斯的兒子遂回到希拉並恢復了納西里德家族對萊赫米王國的統治。

從納馬拉銘文來看,伊姆魯·凱伊斯在位期間用兵範圍遠及葉門和希賈茲交界處的納季蘭,可見當時阿拉伯各部落間戰爭的地域規模。《泰伯裡史》稱伊姆魯·凱伊斯是萊赫米王朝和波斯總督中第一個皈依基督教的人,研究早期拜占庭帝國與阿拉伯部落關係的著名學者伊爾凡·沙希德也推測伊姆魯·凱伊斯很可能因為青睞基督教而背叛前宗主薩珊帝國並轉投君士坦丁一世的羅馬帝國,但也指出伊姆魯·凱伊斯很可能不是正統派基督徒。儘管後世的臺努赫人以其狂熱的一性派基督信仰而聞名,但從納馬拉銘文的記載來看,伊姆魯·凱伊斯信仰基督教缺乏明確的直接證據,因而很可能是後世史家對萊赫米王朝早期統治者的一種主觀推測和想象。

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在沙普爾二世征討阿拉伯遊牧部落的同時,羅馬帝國正在經歷戴克裡先去世後四帝共治體制的瓦解和內戰時期。公元

324

年君士坦丁一世擊敗李錫尼之後,再次統一了羅馬帝國。公元

325

年君士坦丁大帝召開尼西亞大公會議,由此確立了羅馬—拜占庭皇帝在基督教世界中的仲裁者和保護者地位。根據君士坦丁時代的教會史家尤西比烏斯的記載,公元

324

年擊敗李錫尼之後,君士坦丁曾以勸誘改宗的口吻致信沙普爾二世,並希望後者善待波斯基督徒。

君士坦丁時期羅馬基督教帝國的轉型對

4

世紀後的羅馬波斯關係產生了深遠影響,可以說直接改變了薩珊帝國長期奉行的寬容基督教政策。在沙普爾二世看來,波斯境內的基督徒存在勾結羅馬帝國的可能性,而兩大帝國的關係由於君士坦丁將波斯境內的基督徒視為自己的臣民和被保護者以及基督教亞美尼亞與羅馬帝國關係的走進而再次惡化。公元

336

年,沙普爾二世便率先出兵,派自己的兄弟納爾塞斯突襲並攻克了美索不達米亞北部的羅馬軍事重鎮阿米達。

剖析薩珊帝國對帕提亞帝國的取代

君士坦丁派自己的兒子君士坦提烏斯率軍反擊,在納拉薩拉一戰中大敗並擊殺納爾塞斯,收復阿米達後又大規模加固其城防設施。公元

337

年初,君士坦丁大帝在基本解決國內事務後準備討伐薩珊帝國,尤西比烏斯記載到君士坦丁的東征軍隊將有基督教牧師隨行,這次波斯戰爭的“聖戰”特色不言而喻。

結語

公元

337

5

22

日,君士坦丁大帝於出征途中病逝於小亞細亞的尼科米底亞,對波斯的戰爭計劃被迫終止實施。因此,公元

4

世紀的羅馬波斯戰爭主要發生於君士坦丁大帝的繼承者君士坦堤烏斯二世(

Constantius II

337-361

年在位)和尤里安皇帝統治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