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

相信《出師表》是很多人在高中全篇背下的。裡面寫著

諸葛亮

劉禪

的句句

肺腑之言

,勸諫劉禪,能夠

廣開言路

聽取忠言

,興復漢室。諸葛亮對劉禪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而劉禪卻沒有做到如諸葛亮所願,反而被稱作扶不起的阿斗。

在那個

人才輩出

的年代,劉禪就顯得普通了。劉禪出生時雖然戰爭頻繁,但是有能文武將的幫助,守護一方淨土,讓劉禪有個純真的童年。有能幹的父親

劉備

,忠臣諸葛亮和

離不棄

關羽

張飛

被保護得這麼好的劉禪,自然不知道維持朝政的艱辛和不易。劉禪沒有像前人一樣

雞血沸騰

渴求成功

,相反得過且過。因為父親伐吳的失敗,劉禪被大臣們推上前,繼續完成發展漢室的任務。而劉禪沒有鴻鵠大志,只要自己能過舒服就行了。

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

而停下腳步只會被時代拋棄,劉禪維持不了這種情況多久。於公元262年九月,

鄧艾

帶領幾千人襲擊成都,擊潰蜀軍,入主成都。劉禪開城投降,蜀漢滅亡。

司馬昭

生性多疑,本想

斬草除根

,對投降後的劉禪多次試探。在一次酒會上,司馬昭詢問他是不是思念著故國,劉禪卻立馬回答“此間樂,不思蜀”。這句話被人譏笑,成為了

千古笑談

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

劉禪在投降後寫下了三個字,讓司馬懿徹底打消了殺他的念頭。劉禪開城投降後寫下了三個字“寨中山”,這也是劉禪官邸的名字。很多人認為這名字俗氣。當手下的人告知司馬昭之時,司馬昭竟

捧腹大笑

,告訴身邊人把這三個字倒著念。倒著念 那“寨中山”也就變成了“山中寨”。也讓看到的人

豁然開朗

倒過來就是在山中的意思,暗指劉禪就是一個山中的

閒散自在

平庸無用

的人。劉禪對自己的貶低讓司馬昭放下戒備心,保住了自己的性命。司馬昭心情愉悅還封了他一個爵位,雖然不是一個受重用的官位,卻也讓劉禪此後的生活也有保證。

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

相對比其他人,劉禪的結局就好太多了。可正是因為如此,才曉得他並不蠢笨。他懂得

識時務者為俊傑

,既保住了性命,也讓後半生有了保證。他在位41年,是整個三國君主在位時間裡面最長的,雖然沒有興復漢室,卻也一定的真正實力,坐穩了君主的位置。

站在諸葛亮角度來看,劉禪懂得任用賢能,

用人不疑

。正是如此,才讓蜀漢安安穩穩,甚至達到了巔峰。劉備曾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而諸葛亮輔助劉禪

盡心盡力

,認為劉禪

天資仁敏

。這都可以看出劉禪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樣平庸。

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

在投降後寫下“寨中山”,能夠懂得司馬昭之心,看得出他的試探而保全自己,

激流勇退

。這也是可取的。看似輕鬆的回答,卻也是劉禪的聰明所在。

劉禪的順從,讓他在洛陽生活

悠然自得

安適如常

。而他的兒子卻有不甘,等待時機想要重展蜀漢的光輝。於是他們在洛陽聚集舊部企圖殺出去,擊潰晉國的大軍。但這無疑是

螳臂當車

無用之舉

。一個是國強民強的晉國,一個是

零零散散

集結起來的造反者。誰輸誰贏一眼就可以看出。就這樣,劉禪的幾個兒子在興復漢室這條路上慘遭失敗,最終被殺害。

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

這不僅讓我們想起劉禪當時寫下的“寨中山”,劉禪收起鋒芒,順從投降,得到了安享晚年。而他的兒子選擇

韜光養晦

鋒芒畢露

,最終死於刀下。也許劉禪當時的選擇就是最好的選擇。

劉禪

胸無大志

,但開城投降卻也是

無奈之舉。

與敵軍拼個

魚死網破

卻也不一定會贏,只會傷及更多的無辜百姓,勞民傷財。他被人成為“扶不起的阿斗”,人們卻沒有看到他

外愚內智

。在某種程度上,劉禪也算得上是一位明君。

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

劉禪是在父親伐吳失敗後被推上前的,蜀漢的希望全部寄託在了他的身上。他肩膀上的擔子很重,卻也是他不想肩負的。或許他只是想要個

普普通通

的平凡日子,奈何生在了王室,被迫當上了君主。希望過高,現實卻也很殘酷,劉備

終其一生

都沒有完成的任務,又為什麼非要綁在劉禪身上,讓他背上“扶不起的阿斗”這個罵名呢?

就像是21世紀的家庭,父母們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

嶄露頭角

望子

成龍

,望女成鳳,給孩子制定了極高的目標。可是我們有問過孩子們想要的生活是什麼嗎,他們是否願意這樣做。希望和現實並沒有實時同步,當孩子沒有成功時,千萬別貶低,而是要繼續鼓勵與支援!

群臣不解為何司馬昭不殺劉禪?司馬昭拿出劉禪的投降書:倒著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