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嘉靖三十六年,在徐渭策劃下,汪直在總督胡宗憲長期的愛國主義教育下,終於接受了國家的招撫,打算歸順朝廷,協助朝廷解決東南沿海的倭寇問題。然而,在汪直上岸後,卻被地方官府抓住,要被執行死刑。知道訊息後的胡宗憲立馬上書朝廷,勸諫朝廷不要殺掉汪直,讓他為朝廷戴罪立功。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然而,朝廷中無數的“假正經”一個冒出來了,慷慨陳詞說胡宗憲,堂堂一個總督,卻為“倭寇”說情,他們之間如果沒有貓膩?鬼信。終於,汪直被處死,死前說 :“殺我一人無礙,只是苦了兩浙百姓 ( 浙東和浙西 )。 我死之後,此地必大亂十年!”因為汪直的死亡,倭寇失去了節制,於是一下子無數的倭寇開始上岸燒殺淫虐,東南沿海的民眾苦不堪言。而明王朝的衛所之兵,幾乎見倭即散。根本無法阻擋倭寇的侵擾。

所謂亂世出英雄,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戚繼光的戚家軍就此登上歷史舞臺,開始了幾乎開掛的戰績。

戚家軍的戰力究竟有多可怕呢?

讓我們以資料說話。寧海遭遇戰,戚家軍1000人追著倭寇三千人瘋狂地砍殺,倭寇被斬首300,受傷的不計其數,而戚家軍傷亡0。雁門嶺戰役,新河戰役,戚家軍都是1000人,全殲倭寇1700餘人,自己傷亡0。台州花街之戰,戚家軍以少勝多,1500人對4000倭寇,倭寇被梟首308顆腦袋,被斬殺1000餘人,生擒倭首二人,戚家軍死傷三人。白水洋之戰,1500戚家軍全殲2000倭寇,梟首倭寇344顆,戚家軍犧牲三人。仙遊之戰,戚家軍3000人遭遇15000多名倭寇,此戰戚家軍斬首倭寇首級498顆,斬殺倭寇1000多人,戚家軍犧牲24人。王倉秤之戰,戚家軍三千人追著倭寇一萬餘人砍,倭寇全線潰退,被梟首177顆頭顱,戚家軍無人傷亡。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在東南沿海抗倭十餘年,戚家軍參加大小戰役八十多場,共斬首倭寇首級20007顆,而戚家軍僅僅犧牲203人,戰鬥損失比列達到驚人的1:98。這裡還要補充一下,這20007顆首級,可是正兒八經的倭寇首級,因為在戚家軍中,只有梳著月代頭的首級才算數。要知道,這樣的戰損比可是在十六世紀的冷兵器時代造就的。

那麼戚繼光在那個冷兵器時代,究竟是如何做到如此恐懼的戰鬥力,而且面對的還是以“武道”鍵長的倭寇呢?

戚繼光的疑惑“倭寇究竟是什麼樣的敵人”

自嘉靖三十二年始,戚繼光就開始奮鬥在抗倭的第一線。對於在太祖時期就興起的倭寇之害,年輕的戚繼光就一隻沒有弄明白。一個彈丸小國,梳著奇異髮型,穿著破布條似的衣服,身材矮小猶如猿猴一般的倭人,為何會成為大明一個頑疾。等到了戰場上之後戚繼光才發現原因,所謂的倭寇之亂,其實就是因為海禁,一部分失去生活來源的沿海軍民,用錢僱來日本武士參與的大型搶劫活動。他們分工明確,中國人負責帶路和搶劫,日本浪人武士負責對付官軍。於是經常就會發生十幾個浪人武士,追著幾百上前的明朝軍隊砍殺畫面。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嘉靖年間倭寇氾濫,除了因為海禁問題之外,還有當時的日本正處於戰國時期。日本本土的大名之間相互的攻伐,什麼上杉家,武藤家,織田家,真田家,打得亂七八糟。很多小的大名也因此被滅,而依附於這些大名的武士就成了無主的武士,無人供養,就成了浪人。由於連年的戰亂,日本的糧食收成非常有限,還要被城主剝削,因此很多的浪人在失去主人之後無法生存,只能被當時做走私生意的中國人僱傭,成為打手。

戚繼光曾經描述過倭國浪人的戰鬥細節,這群浪人武士在戰鬥中,面對明軍的攻擊非常的冷靜,一旦看出明軍將士的動作中有什麼破綻,就會一刀揮下,劈砍或者刺進對方的要害。特別是浪人的彈跳能力異常出眾,騰挪躍起再用力將刀劈下,一旦被砍中,幾乎沒有生還的可能。武士,在日本都屬於一種特殊的階層,地位僅次於大名。很多的武士的武藝幾乎都是家族的傳承,都是從小練到大。這樣的作戰能力又豈是普通的明軍士兵能對抗的。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明朝一開始雖然實行的衛所制度,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很多衛所計程車兵幾乎成為了當地指揮使得家奴。維持一下地方治安還可以,但是要面對真正的玩命之徒,和兇悍的入侵之敵,幾乎就是白給。明朝在土木堡之變後,在北方面對蒙古諸部,設定了九邊重鎮。重鎮中計程車兵幾乎全都是募兵制所得,說白了就是靠打仗拿工資得專業士兵,也只有這樣每天訓練得士兵,才有能力對付蒙古的侵擾。而明朝南部的大部分軍隊卻依然是衛所兵,這也是為啥倭寇可以在東南沿海猖獗的軍事原因。

戚繼光的精武之道,他究竟做了什麼

戰爭是什麼?說白了戰爭就是一種高階的打群架,也是一種暴力衝突的最高形式。打仗靠的是什麼,就是人,因此人的因素在戰爭期間就特別重要。那麼什麼樣的人,才能在戰爭中獲得勝利呢?戚繼光總結為三點,第一就為膽氣,第二為戰鬥素質

1膽氣

自宋朝開始,就實行重文輕武的國策,這樣的國策到了明朝雖然有所改觀,但是依然如此。這個政策的實行的好處,就是國家很少再有像五代十國那樣的武將叛亂,但是壞處卻是武將,武人的地位下降不少,甚至被人輕視,國人以讀書科舉為榮,以當兵為恥,當兵的人也被人侮辱的稱呼為丘八。軍人沒有榮譽感,也不知道自己為何而戰,於是很多地痞流氓惡霸土匪就混入軍隊,混吃混喝魚肉百姓。這樣的惡性循壞,軍人在明朝就更不讓人待見。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面對這樣的狀況,戚繼光首先重新招兵,特意招一些樸實憨厚的農民子弟。招來之後,戚繼光就經常對這些人進行思想政治教育,下面就是一段戚繼光在出戰前,對自己手下士兵的訓話。

“你們當兵雖然幸苦,但是你們所吃的糧食,使用的銀兩,哪個不是百姓納糧得來的?你們大部分都是農家子弟,也知道那種田的幸苦。如今不讓你們種田,民眾拿糧食養你們幾年,為了啥?不久希望你們多打幾場勝戰。你若不肯殺賊,養你們何用?

官府為爾糧餉,千 思百慮,東那(挪)西處,日日只見運糧運草,及 至有賊時,卻並不見你一人出力,只是任賊縱 橫,官府如何不作踐?如何不惡之?“

戚繼光作為四百年前的軍人,卻已經意識到人民群眾在戰爭中的重要作用。戚繼光要求自己的軍隊絕對不能騷擾百姓,戚家軍曾經有一個士兵拿了百姓的一個斗笠,就被戚繼光當眾斬首。除此之外,戚繼光還在軍紀上要求士兵愛護百姓,保護百姓的生命財產安全。比如林墩一戰,戚家軍為了對戰4000真倭寇,為了解救百姓,此戰犧牲了90多名戚家軍。這也是戚家軍八十場戰鬥中犧牲人數最多的一次。

戚繼光為此大呼心疼,畢竟在他的眼裡,戚繼光的每個士兵都是寶貝,自己心疼得不得了。

無論是戚繼光對他們重視程度,以及周圍百姓都他們的投來崇拜的目光,使得每戚家軍士兵都有著極高的榮譽感和優越感。有了這份呢榮譽感和優越感,自然而然的就是戚家軍士兵的責任感。而戚家軍的每個士兵上戰場,都是帶著神聖的使命感奮勇向前,捨身赴死,視死如歸。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2利器

《紀效新書》記載,戚繼光曾經在軍營中就經常提醒,軍人練習武藝的重要性。戚繼光就公開地對自己的部下說,練習武藝,為的就是防身立功,殺賊救民。當兵吃糧,乾的就是身上貼骨的勾當,若是不學武藝,那就是一個不要命的傻子。同時,戚繼光非常重視實戰,把訓練中功夫限制在”真可對搏打者“的範圍之內練習。戚繼光對學習花槍,花刀,花棍一類的華而不實,只圖好看的花架子武術嗤之以鼻。認為這類的武術,觀賞可以,不過也只是賣藝用的。在戚繼光看來,武術就是殺人技,講究的就是一招制敵,遇敵制勝。

在同倭寇的實戰中,戚繼光發現倭寇作戰時“彼以此跳舞,用刀劍的反光閃我軍,以奪我兵之氣”。同時,倭刀長,我兵短器難接,加之倭寇器利,雙手握之,力道重故,往往遭之者身多兩段。在瞭解到倭寇的殺人技之後,戚繼光找來很多的刀術大家,大家將中國刀法中的花招假招刪去,保留實用的技巧,同時改良大明的刀劍。根據《紀效新書。長刀制》記載新的戚家軍軍刀

刀長五尺,後用銅護刃一尺,柄長一尺五寸, 其長六尺五寸,重二斤二兩。

”透過對刀器進行加工改良,在後來 的作戰中,發揮了制勝的作用。這裡還特別值得讚揚的是,戚繼光看到了倭寇刀法的精妙,在戰場上偶然在一個死掉的倭寇身上拾到一份劍譜,戚繼光於是又將日本刀法中的精妙招數融入戚家軍的刀法之中,

使得戚家軍的每個士兵,幾乎在戰場上都可以同日本倭寇武士,一對一PK。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於是,你可以想象一下,嘉靖四十年,當兩萬多名倭寇上岸,準備狠狠地撈一筆的時候,忽然發現有幾千名明軍已經站在岸上嚴正以待。對於這樣的情形,倭寇早就習以為常。唯一特別之處,

是這隻幾千人的明軍穿著他們從未見過的紅色甲冑

。雖然看起來嚇唬人,只要真的一接觸,立即就變成了貓和老鼠的遊戲。果然,還沒有動手,這隻明軍就開始自行解散,並兩兩三三地聚在一起。於是,這群倭寇很榮幸地成為這個世界上,

第一批見識過冷兵器時代最神秘,也是最厲害的陣法—鴛鴦陣。

然而,無知者無畏,這群倭寇統統一根筋地往上衝,但很快他們就發現,跑在最前面的人,已經被飛來的標槍射中,隨後衝到陣前的人,又被大盾牌擋住,接著想要撤身,有被狼筅鉤住,隨後盾牌兵就用戚家軍刀砍下。來來回回幾次,基本上已經已經死了大半了。倭寇感覺到這隻明軍不對勁,透著股邪,就立即做鳥獸散,逃到狹窄的地段,這樣的話十一人的鴛鴦陣就因為空間的狹小而難以施展。可是倭寇沒有想到,很快這隻明軍又改變了隊形,完成第二種變形—三才陣。這一戰,戚家軍僅僅依靠自身的勢力,在沒有任何援助的情況下,在以傷亡不到20人的代價,斬殺5500多名倭寇,史稱”台州大捷“。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3人情世故

眾所周知,自古良將如美人,不許人間見白頭。歷史上很多厲害的將領,幾乎都沒有什麼好下場。比如白起,廉頗,李廣,霍去病,岳飛。這些名將的專業素養都是萬里跳一,帶兵打仗也是無話可說,但是為啥沒有好結果呢?說一千道一萬,也就是兩個字”人情世故“。就像曾國藩曾經感嘆的那樣,天下聰明人太多,但是不是敗在”懶“上就是敗在”傲“上。戚繼光除了能打仗之外,此人還非常懂得人情世故,特別是和上層的關係非常好,而這個上層就是他的最高領導,明朝內閣首輔張居正。除了最高領導,每次進京述職報告的時候,戚繼光也會去拜訪六部,上門送上禮品,見人就拱手作揖,沒有絲毫因為戰功或者和首輔關係好而囂張跋扈目中無人。也因為這個緣故,幾乎戚家軍需要什麼資源,或者需要地方上配合,朝廷都會在第一時間配合和支援。

後記

戚繼光的官職雖然是世襲,但是為何那麼多世襲的將官,只有戚繼光能光耀千古,流芳百世?其實,他完全可以選擇躺平,也可以衣食無憂地度過一生。但是,戚繼光依然選擇了一條最難的路來走。倭寇來襲,很多明軍都隨著百姓一起逃跑,唯有戚家軍逆行而上,取得千秋功業。無數的母親和孩子得到拯救,無數的家庭得以儲存。

戚繼光說了什麼?能讓四千戚家軍捨身赴死,迎戰兩萬真倭

這對於現在的我們其實有非常大的啟示,那就是一個人應該怎樣做,怎樣想?才能獲得真正的強大的內心,並獲得成功。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雲鑑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