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三國演義中,排名首位的謀略家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而是他

在三國演義中,排名首位的謀略家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而是他。

在《三國演義》中,不但有馳騁疆場的武將,還有出謀劃策、運籌帷幄的謀士,比如諸葛亮、司馬懿、荀彧、郭嘉等等,他們在書中的表現令人拍案叫絕,那麼這些謀士誰才能排名首位呢?我認為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無論是在三國曆史上,還是《三國演義》中,首屈一指的都是郭嘉,為什麼這麼說呢?歡迎在評論區說出您的觀點。

第一、郭嘉慧眼識主人。郭嘉身在漢末狼煙四起的年代,為了尋找到他心目中的明主,二十歲便過起了隱居生活,暗中觀察誰才是真正的明主。當他知道袁紹是當時首屈一指的集團後,便和田豐一起北上準備輔佐袁紹。袁紹對他也很敬重,經過細心觀察,他發現袁紹做事優柔寡斷,也不懂得用人,只具備禮賢下士,這樣的領導很難做大做強,於是他毅然決然選擇離開,寧願過隱居生活也不願意輔佐袁紹。

在三國演義中,排名首位的謀略家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而是他

六年以後,在曹操求賢如渴的前提下,謀士荀彧將郭嘉推薦給了曹操,曹操馬上命人將郭嘉請來,兩人在一起討論天下大勢,經過細心觀察,曹操認為郭嘉是他要尋找人,而郭嘉也認為曹操是他要尋找的明主,於是決定留下來輔佐曹操。從此留在曹操身邊為他出謀劃策,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第二,大顯身手。當曹操為自己不具備與袁紹一爭高下,陷入煩惱之際,郭嘉為曹操獻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為曹操制定了短期計劃和長期計劃。他還向曹操建議要儘早給劉備安排位置,這一超前的建議沒有被曹操採納,而是將劉備等人放走,如果曹操聽進去這一建議的話,或許三國時期的分裂局面會提前結束,當然歷史不容假設。從這一點看,郭嘉的謀略確實高明。

在三國演義中,排名首位的謀略家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而是他

後來在攻打呂布徐州的時候,呂布堅守在下邳城久攻不下,長期拖下去恐怕對曹營不利,於是曹操有了退軍之心,在郭嘉等人的建議下最終攻下下邳,將呂布生擒,這也是郭嘉的功勞,如果沒有他,呂布不會這麼早退出歷史舞臺。劉備走後率領大軍反對曹操,曹操處在袁紹和劉備的夾攻之下,形勢對曹操極為不利,在郭嘉的建議下,大敗劉備並生擒手下大將關羽,可謂是屢用奇計。官渡之戰後,郭嘉又為曹操獻出奇計,輕鬆贏得了袁譚和袁尚兩兄弟,以及劉表公孫瓚等人,在郭嘉等人的輔佐下,曹操統一了北方,可以說郭嘉為曹操統一北方立下了汗馬功勞。從東北返回的途中,因為氣候原因,郭嘉終於病倒了,在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正值三十八歲壯年時期,實在是有些可惜。

在三國演義中,排名首位的謀略家不是諸葛亮也不是司馬懿,而是他

第三,與曹操的關係。在曹操的身邊可謂是謀士如雲,但郭嘉只這群人中最瞭解曹操的。每次行軍打仗郭嘉都與曹操並肩而行,同席而坐,從中可以看出郭嘉在曹操心中的地位。這或許跟郭嘉算無遺策有關吧!當郭嘉病重時,還留下定遼東的謀略,使曹操不費一兵一卒就平定了遼東,郭嘉就是這麼一個牛人,所以當他逝世時曹操親至靈堂弔唁,並對他的一生做出了很高的評價。總結,郭嘉是一個足智多謀的謀士,曹操之所以能屢戰必勝,就是有國家在背後運籌帷幄,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想起了郭嘉,說了句“如果郭奉孝在,不至於落得如此慘敗的下場”。歷史對郭嘉的評價很高,偉人更是對他讚賞有加。所以,愚以為在三國時期的眾多謀士中,郭嘉無疑是排名首位的謀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