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春秋時期齊國、晉國、魯國爵位是侯爵國,君主為何稱公?

春秋時期,齊國、晉國、魯國的爵位都是侯爵,但是在有些史料中卻稱呼為公。這裡我要說明一下,對這些國君稱呼為XX公,是對其的尊稱。但是通常還是以爵位相稱,下面我以《左傳》為例來給大家解釋一下。

淺析:春秋時期齊國、晉國、魯國爵位是侯爵國,君主為何稱公?

首先《左傳》主要是以魯國的史料為基礎進行修訂,對魯國的國君一律以公來尊稱。從魯隱公、魯桓公一直到最後的魯哀公,在史冊中均以公來稱呼。對於其他國君,分為不同場合有不同稱謂。有時候對其尊稱為公,如隱公元年記載,“

鄭武公娶於申,曰武姜,生莊公及共叔段。

”鄭國國君的爵位是侯爵,在這裡稱呼為公即為尊稱。又如莊公九年,“

秋七月丁酉,葬齊襄公。

”齊國國君的爵位是侯爵,在這裡稱呼為公,就是對其的尊稱。還有爵位和尊稱同時出現的特例,如僖公三年,“

齊侯與蔡姬乘舟於囿,蕩公。公懼,變色。禁之,不可。公怒,歸之。

”這裡對齊國國君的稱呼先候後公,兩種稱呼同時出現,實屬於特例。

淺析:春秋時期齊國、晉國、魯國爵位是侯爵國,君主為何稱公?

但是在《左傳》中大部分情況下都是以爵位來稱呼。如隱公十年,“

十年春,王正月,公會齊侯,鄭伯於中丘。

”,又如莊公十八年,“

十八年春,虢公、晉侯朝王,王饗醴,命之宥,皆賜玉五珏,馬三匹。

”還有僖公四年,“

四年春,齊侯以諸侯之師侵蔡。……夏,楚子使屈完如師。

”從這些記載就可以看出,齊國爵位是侯爵,鄭國爵位是伯爵,虢國爵位是公爵,而堂堂楚國爵位是子爵。

淺析:春秋時期齊國、晉國、魯國爵位是侯爵國,君主為何稱公?

還有一種特殊情況,就是楚國國君的稱呼,在楚武王的時期,因楚武王不滿子爵的封號,想向周天子請求加封爵位,可是周王室沒有同意,楚武王就自稱為王。《左傳》也有相關記載,如桓公六年,“

楚武王侵隨,使薳章求成焉。

”,又如莊公六年,“

楚文王伐申,過鄧。

”因春秋時期周王朝是名義上的統治者,只有周天子可以稱王,所以這裡楚國國君的稱呼屬於偽稱,是其憯越自稱為王。這也屬於特例。

我是趣撩歷史,原創不易,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請您點贊並關注我,我會為大家奉獻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