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則天為什麼把王位還給李家?

本文轉載自【百度百科:說文解物】,經作者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請與原文作者聯絡

在2000多年的中國封建歷史中,武則天是唯一的女性帝王。在武則天費勁心機才登上帝王的寶座之後,她沒有延續以武式為主導的武周王朝,而是將帝位還給了李唐王朝。這究竟是出於何種原因,才使武則天作出這樣的決定呢?那就讓本文來好好地講一講吧。

武則天為什麼把王位還給李家?

武則天

武則天在晚年的時候,不僅將自己的皇位交給了其子李顯,也就是後世熟知的唐中宗 ,而且還下令改國號“周”為“唐”。

這樣的舉動不禁讓人產生疑惑,因為這和之前武則天在奪取帝位的時候的態度是完全不同的。

可能會有人認為在年老了之後,對於權利的渴望已經淡了。或者是因為當時大臣們立李顯(武則天的第三個兒子)為太子的呼聲的太高,武則天就順勢將帝位傳給李顯。但是這些原因都是主觀的猜測,大家都忽略了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

那就是武則天的“交還帝位”這個舉動,其實是受到當時社會氛圍的壓制,被逼無奈才“歸唐”的。

武則天為什麼把王位還給李家?

李顯

武則天的非法稱帝之路

武則天靠著她過人的智謀、極深的城府、冷酷的手段等才走向了女皇的寶座的

。而其中關鍵,就是倚仗著自己是

李唐王朝的皇后身份

去聯合外戚實行干政,才獲得的實權的,而這種行為在中國的封建社會中,其實是算作

非法地取得帝位

因為在中國古代任何朝代的更迭,都是需要透過武力解決,而不是僅僅憑藉戲耍心機就可以實現的。更重要的是,武則天直接取代了自己兒子的繼承權登上了帝位,更是被當時社會所不能接受。

雖然武則天一步一步艱難地坐上了最高位,但是她在掌權之前都是透過鎮壓那些反對的聲音。為

了平息那些聲音,武則天在她的統治根基扎穩了之後,正式任用“

酷吏

。所謂的酷吏就是指為了達到目的而採取殘酷手段的官員。

因此武則天的“武周帝國”並不是建立在一個“得人心”的基礎上的。

在武則天正式稱帝之後,她漸漸開始採取比較柔和的政策,而且也在不斷地削弱

那些李唐王朝的貴族大家的實力。對此,武則天頒佈了一系列的法令,比如說更偏向任用那些透過科舉考試中榜的人才,去幫扶那些豪門大家中的庶出的子嗣,讓他們有機會入朝為官。

這樣的舉措可以分攤掉一部分李唐貴族的實力,同時也為自己的武周帝國積累了一定的人心。

武則天受到了來自傳統封建禮教的壓力

即使武則天的帝國經歷了一段短暫的繁榮階段,

但是按照中國封建傳統禮教的思想觀念,一名女子,無論她對社會發展起到了多大的推動作用,但在女子終歸是女子。

在那個民風開方的唐朝年間,也是無法改變已經被儒家文化禁錮的思想,那就是

男尊女卑

的觀念。

而這種觀念的核心就是在於中國封建社會的

封建宗法制度。因此武則天在上位之後,一直受到了李唐王朝大臣們的質疑“

神不歆非類, 民不祀非族

”。

這句話是說上天是不會享受那些不屬於自己的供奉的,而百姓也不會去朝拜不是李唐王朝出身的帝王的。

所謂的封建宗法制度就是指以宗族為基本框架,再與國家制度進行結合,從根本上維護了貴族階級能夠世代統治的法則。而宗族就是指以幾個家庭為聯絡的族群。宗族制度也可以確保

男性主權

的社會制度。

所以武則天的統治在當時的社會是不被世俗觀念所接受的,原因很簡單,就因為她是女性。女性的掌權無疑意味著對男性主導的社會制度的挑釁。所作為帝王的武則天,深知自己所處的環境,因此為了迎合社會的大趨勢,她只能將自己的帝位傳給別人。

對於武則天來說,她也不是沒有想過去打造一個屬於她的武周王朝,但是建立武周時代的前提有一個可以被社會認可的繼承人。

只可惜武則天的兒女也是李唐王朝的直系繼承人,因為武則天不僅僅是帝位,也是李唐王朝唐高宗的皇后。

根據宗法禮教的傳統,應立嫡長子為太子。如果嫡長子德行有虧的話,可以立庶子。沒有立帝位的侄係為太子的傳統,所以這一點也是打消了武則天建立武周帝國的野心的因素。

武周時代的民心依舊向著李唐王朝

在武則天真正將武周帝國建立起來之後,在將所有反對的貴族清掃完成之後,武周時代的官僚體系還是屬於李唐時代,

所以這些官員雖然表面上對武則天很是敬畏,尊她為皇,但是從心底來說,更願意迴歸到從前的那個李唐王朝。

所以武則天為了給自己的周王朝冠上一個合理的身份,對於大臣們的上書的立太子意見也是各種敷衍了事

。比如說她曾經給李旦(武則天的第四個兒子)賜名武姓,並將他安頓在東宮。根據典籍中的記載“

徙居東宮, 其具儀一比皇太子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讓李旦搬到東宮去居住,而且給他太子的待遇,但是並沒有將李旦太子的頭銜落實,這說到底就是給李旦畫了個餅,同時也免於落人口實。

武則天為什麼把王位還給李家?

李旦

與此同時,武則天也對大臣們灌輸自己的侄子武承嗣也是有很多優點的觀念

。但是卻被很多大臣所反對,他們認為“

承嗣陛下之侄, 又是親王, 不宜更在機權。”

“自古未聞侄為天子而為姑立廟者也!”

這樣的反對聲音也在一定程度上惹怒了武則天,所以很多大臣都落得了身首異處的下場。殺戮的行為一方面可以讓那些完全忠於李唐王朝的臣子消失,另一方面也可以對那些依舊期待迴歸李唐王朝的大臣一個警告。

武則天為什麼把王位還給李家?

武承嗣

況且當時的中國,儒家思想的印記是無法從人們的思維中抹去的

,所以無論是官員還是百姓,更願意看到將來的帝王是李唐王朝的後人,也就是武則天的兒子等人。雖然武則天是十分不情願的將一個帝國重新還給李家的,但是在當時的社會中,僅僅依靠一名女子的力量是完全無法實現的。

雖然與武則天的主觀意願相維和,但是為了大局考慮,而且武則天本身擁有的勢力也無法支撐著武周王朝的持續延綿,因為也順應了當時的民心,武則天還是將皇位給了她的兒子。如果直接將帝位傳給武氏族人的話,定會引發一場血雨腥風,這也可能導致了武周王朝被李唐王朝或者是別的什麼勢力給取代,這點也是武則天無法接受的。

武則天為什麼把王位還給李家?

年邁時的武則天

因為如果傳位給自己的兒子,武則天還是李唐王朝尊貴的太后,所以從中也可以看出武則天在政治領域上的長遠目光。因為武則天不僅可以一直維持著她尊貴的身份,而且還可以因為將江山還給李家而被世人敬畏。

但是武則天還是不甘心,所以武則天在年邁的時候,還是依舊靠著自己去主管著大權,

這點也正好說明了武則天將“周”歸“唐”是違背其本心的行為。只不過就是迫於形勢,而在武則天的內心深處,武周帝國才是她的夢想!

參考文獻:

1。 《資治通鑑》。司馬光。北宋

2。 《舊唐書·李昭德傳》。後晉。劉昫等

3。 遊走在信仰與權力之間——武則天借佛教稱帝的歷史源流。安東。太原師範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

4。 論武則天稱帝的偶然性。李青峰。乾陵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