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刎頸之交到兄弟相殘,張耳陳餘為何反目成仇,只因封賞不均

從刎頸之交到兄弟相殘,張耳陳餘為何反目成仇?只因封賞不均。張耳陳餘真可以稱得上秦末的一對好兄弟。兩個人一同起事,又經歷過許多的風雨,還一塊兒被秦朝通緝,最後不得不隱姓埋名,終於趁著陳勝吳廣起義,兩個人也獲得了出頭的機會。然而就是這樣一對幾乎可以以性命相交的兄弟,為何最終卻反目成仇呢?說到底還是因為自身利益的關係。張耳陳餘關係的裂隙可以追溯到張耳被圍困在鉅鹿城的時候。不過那時候說實話,張耳被王離的幾十萬大軍包圍,不要說只有萬餘人的陳餘,就是周圍其他的諸侯也沒有敢衝上去的。就因為這事,張耳在被解救出來之後,對陳餘大有意見,兩人在暴怒之下,張耳竟然收回了陳餘的降權,最終鬧得不歡而散。

從刎頸之交到兄弟相殘,張耳陳餘為何反目成仇,只因封賞不均

此後,陳餘就一直到各處遊蕩。就在項羽分封完諸侯之後,陳餘卻對張耳愈加不滿起來,甚至揚言要殺掉張耳。其實陳餘怒氣倒不僅僅是對著張耳一個人發的,他主要是對項羽的封王清單十分不滿意。要說張耳陳餘當初並肩作戰,也曾立下過戰功,就在項羽進攻章邯的時候,陳餘也還曾經和其他諸侯一起出兵助戰。當初也正是陳餘的一封勸降書,才讓章邯大為佩服,並決定投降項羽的。按說這樣的功勞,他所得的封賞應該跟張耳差不多才對,然而結果卻是,他得到的封賞根本不能跟張耳相比。項羽將趙王歇遷到了代地,將他封為了代王,而將原本趙王歇的丞相張耳則封為了常山王,還將原本趙國的土地原封不動地賞給了張耳,這樣就將張耳的地位放在了趙王之上。而陳餘所得的封賞只有南皮以及其周邊的三個縣的地方。當初就連這三個縣,項羽都不打算分給他,還是項羽的門客提醒,說陳餘跟張耳所立下的功勞相當。如今將張耳封了王,如果不封陳餘,實在說不過去。

從刎頸之交到兄弟相殘,張耳陳餘為何反目成仇,只因封賞不均

恰好當時陳餘在南皮縣附近流浪,於是項羽就將他所在地方的這一點點土地封給他了。是項羽有意忽視陳餘的功勞嗎?當然不是。那陳餘為何會受到這樣差的待遇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陳餘當初的兵權已經被張耳所奪取了,他身邊沒有兵士,自然也就沒有跟著項羽一同入關。也正是由於這樣的原因,項羽才不封賞他,而陳餘才特別恨自己的結拜兄弟張耳。眼見著張耳能夠享受功名和富貴,而自己卻窩在這個小地方受鳥氣。陳餘既恨張耳的不顧情義,又恨項羽的偏心,於是決定進攻張耳,將他趕出趙地去。然而這時候,陳餘早就沒有了兵權,手底下也沒有幾個人,以這樣的實力如何和張耳抗衡呢?作為秦末的名士,陳餘當然有自己的辦法,那就是去借兵。借兵可不是陳餘的首創,在這個亂世開始的時候,就已經有這樣的傳統了。

從刎頸之交到兄弟相殘,張耳陳餘為何反目成仇,只因封賞不均

曾經劉邦就向楚懷王借兵,來收復自己的豐邑,而張良擁護韓王成回國自立的時候,也曾向楚懷王借了一千個兵。在亂世之中,要想形成有效的抵抗,有時候不能單單隻依靠自己的力量,諸侯之間的合作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當然,這種借兵的方式也不是任何時候都有效的,而且借的時候你還要看借的物件是誰。而這時候陳餘早就瞄好了一個人,這個人就是田榮。當時被分封的諸侯之中,雖然也有人,認為分得很不公平,比如說劉邦,但從大局考慮,都默默忍受了項羽的不公平的待遇。然而也有人實在按捺不住,跳出來,這個人就是田榮。田榮一口氣滅掉了項羽分在齊地的三個諸侯王,向著項羽發出了挑戰,而陳餘就正好瞄準了這樣的機會。派人秘密趕去齊國約見田榮,至於請求田榮出兵幫助自己的理由,陳餘早就想好了。

從刎頸之交到兄弟相殘,張耳陳餘為何反目成仇,只因封賞不均

使者告訴田榮說,如今項羽偏心,將諸侯各國的將領都分封到了好地方,但是原來各諸侯國的王都丟到一邊去了。要知道,項羽當時在分封齊地的時候,得到好地方的正是齊國原來的叛將田都。而田榮不但自己沒有受到封賞,就是當初他所擁立的齊王田巿都沒有受到項羽的待見,陳餘的這個說法可是抓住了痛點。之後,陳餘趁機丟擲自己的想法,那就是告訴齊王田榮說,如今我們趙國的趙王歇也被遷到了代地,反而是他手底下的張耳擁有了趙國。這樣能借給我幾千兵,我帶兵去將張耳趕跑,收復趙國故地,那時候齊趙兩國聯盟,項羽也就不敢胡作非為了。而田榮一聽張耳的說法,確實十分有道理,不僅同意了他的這個提議,而且當即讓使者就帶著兵回去幫助陳餘去了。

從刎頸之交到兄弟相殘,張耳陳餘為何反目成仇,只因封賞不均

陳餘和田榮的結合是對項羽的挑戰,這也宣告了他和張耳兄弟之情的破裂,可見在亂世之中,以真情相交的兄弟是難得的。就是曾經一同經歷苦難的兄弟,在眼前的利益面前,若是處理不當的話,也會反目的。所以兄弟相交不僅要看情分,還要看處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