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倍思親?三位復旦學者解讀中秋節

中秋佳節,月灑清輝

秋風送爽,闔家團圓

現代社會發展日新月異

天文知識消解月宮神話

月餅不再成為稀有美食

中秋節背後

有哪些文化內涵值得思索?

我們又應如何傳承創新

賦予其新的生命?

一起來聽聽

三位不同學科的復旦學者

如何解讀這個中國傳統節日

中秋是一個難以團圓才叫人倍感思親的節日

為何倍思親?三位復旦學者解讀中秋節

中國語言文學系教授

查屏球

我是研究唐代文學的。實際上,中秋是起源於祭月的風俗,這種風俗早在成書於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4世紀到5世紀)的《周禮》中就有所記載,只不過那時候行周曆,一年分為十個月,所以祭月的具體日期並不是在八月十五。到了漢武以後,開始行一年分為十二個月的漢歷,八月十五為中秋才確定下來。中秋被確定為一個固定節日則要更晚。我們目前發現最早提及中秋節日概念的詩,是晚唐文人羅隱於公元900年前後寫下的《縣齋秋晚酬友人朱瓚見寄》,“中秋節後捧瓊瑰,坐讀行吟數月來”。

說到中秋相關的文學作品,大家比較熟悉的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我以為,中秋之所以能如此調動文人的感情,能如此引發大家的共鳴,是因為它原本就是一個難以團圓的節日。中秋不像春天的清明,冬天的冬至,那都是農閒的時候,氣溫也適宜食品儲存,家人團聚才容易實現。正因為難以團圓,中秋才成為了我們對分離的家人倍加思念的時分。這種對家人團聚的願望,與中原的農耕文明不無關聯。中國傳統家庭世世代代都守著那幾方井田,要離開都覺得很悲慘,人們稱之為“背井離鄉”。

為何倍思親?三位復旦學者解讀中秋節

如今,要想賦予中秋節新的生命,我認為要在群居活動的創新上下功夫。因為人的本質是群居動物,這在古今是共通的,群居性是人的本性。唐代的時候晨鐘暮鼓,“續鼓斷人行”;到了官方的節日,宵禁才得以解除,人們才能在夜晚出來賞燈、賞花、賞月,到寺廟、到市場去感受群聚性的市民文化。今天的我們沒有了宵禁,有了更多的娛樂活動,更應該要創新以特定符號承載的群居活動,以此來豐富我們共有的民族記憶。

中秋是我們文化基因中的一部分

為何倍思親?三位復旦學者解讀中秋節

社會發展與公共政策學院教授

範麗珠

如果身在大城市,生活節奏較快,大家對很多傳統節日儀式不是特別在意,節日氛圍往往就透過食品表現出來,比如中秋吃月餅。但大城市的生活固然可以代表中國的一部分,但不能代表中國的全部。我這些年一直在做民間信仰調查,東南西北走了一些地方,經常會感覺中國的鄉土社會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

傳統鄉村會有很多的儀式性活動,過節時會更熱鬧一些。當然,具體的節日習俗是因地而異的。就像《三字經》裡講的“性相近,習相遠”,地域不同,自然環境不同,就會產生大量不同的習俗。好比中秋前後,江南有很多跟水相關的民俗活動,比如浙江有錢塘江觀潮,但這些放到西北就不大好實現。

雖然各地中秋習俗不可一概而論,但共性的是,都會有一些祭祀活動。作為一個幾千年農業社會發展而來的國家,中國的傳統信仰裡包含著大量對自然的崇拜,比如對天地、對日月。這種崇拜根植在我們的文化基因裡,算是一種信仰,構成了中國人社會生活的一部分,同時也規範了我們的一些行為。

社會學上講“傳統的再發明”,即為傳統探索一些新的形式,又把傳統的一些理念繼承下來。中國的傳統節日就是在這種與時俱進的過程中接續下來的。我個人比較樂觀,覺得中國人的傳統理念、信仰、價值,一定會跟節日一樣持續下來。畢竟大部分中國人都會講一兩句“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現在經濟得到了發展,人們可能會反過來尋找人生的意義。記得聞一多先生寫過一篇散文,談龍和鳳的問題,說自己到了國外以後,就越來越強調跟龍和鳳之間的密切關聯,因為他是中國人。我在國外的時候,每年都會過中秋節,但不會覺得感恩節跟自己有什麼關係,因為我的文化基因裡沒有這個東西,所以我說,中秋等傳統節日已經成為我們文化基因的一部分。

我覺得中秋味沒有淡,反而倒更濃了

為何倍思親?三位復旦學者解讀中秋節

中國歷史地理研究所教授

張偉然

當提到中秋,我首先想到的也是蘇軾和他的《水調歌頭》,這是一篇頗具美感的詞作。這種美感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非常美的詞句本身,二是被今人譜成曲,產生了震撼人心的音樂力量,三是詞句、旋律之間的情感表達。

有人擔心中秋節會慢慢淡化、甚至消亡,我是一點都不擔心的。只要中國人在,中國文化在,這個節日就一定會傳承下去。這個節日表達的是我們東亞季風氣候的環境裡面,大家對於生命的一種尊重。月餅不過是這個節日的一個寄託,慶祝中秋節,更多表達的是大家對親情、對友情的尊重。所以一說到這個節日,我們就會感覺特別溫馨、特別親切。

在中國傳統節日中,我感覺有三個節日特別重要:春節、端午和中秋。在這三個節日中,中秋是最晚起的,它的起源不是特別早,宋代才開始真正流行;另外,中秋相對來說沒有那麼多複雜的內涵,就是一個歡聚,不像端午那樣還跟衛生等生活觀念相關。

我們現在常說年味淡了,從某種角度上是因為中國傳統的春節有很多的禁忌。比如我小時候,到了年初一,一定要穿新衣服,一定要說吉利話。這些東西現在是難以持續了。但中秋沒有那麼多的禁忌,它就是到了一個時間點,生命需要一個情緒的放鬆。我覺得中秋味沒有淡,反而倒更濃了,因為現在的社會物質極大豐富,不會像以前一樣因為窮送不起東西,大家對於親情、友情的重視比幾十年前進步了很多。

為何倍思親?三位復旦學者解讀中秋節

月餅確實全年都有生產,這是不假的;交通發達後大家平時都能團圓,這也是真的。但問題在於儀式感。你不到中秋節吃月餅,那就是個吃。要到這個節日,到這個時間,情感才會有所不同。生命應該有一些節日,讓它週而復始又張弛有度地執行。

我覺得不用刻意去給中秋賦予什麼新的內涵,那樣這個節日反而會慢慢變味。大家好好過節就行,只要好好過節,中秋就會給大家留下一段記憶、一種嚮往,這就很好了。

組 稿

校融媒體中心

文 字

許文嫣 殷夢昊

圖 源

受訪者 總務處

韋栩瀅

封面攝影

錢 榕

責 編

殷夢昊

編 輯

劉怡然

上觀號作者:復旦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