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作者/星空下的鍋包肉

編輯/菠菜的星空

排版/星空下的小魚

對大部分人來講,茅臺(600519)是絕對的白酒霸主。但其實,2000年前後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五糧液(000858)才是白酒市場的老大。

所以,五糧液是怎麼一步一步落後於茅臺的?

單看酒業公司的品牌宣傳冊,似乎幾大名酒哪個都能追溯個上下幾千年,這種故事,聽聽就好了。真正值得研究的開端,應該是從1988年國家放開大部分商品定價權,其中就包括了茅臺和五糧液。

鍋包肉從某貼吧找到了當年放開後的名酒價格表。其中茅臺批價120,售價140-150。五糧液批價70,售價80-90。也就是說,茅臺初入市價格就快接近五糧液的2倍了。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究其原因,六七十年代,茅臺被種種內外部原因(參見下表)拖累,產量一度停滯不前,銷量極差,連續虧損十幾年。好在是國企,生命力就是頑強。從1978年開始,政府調整酒廠領導班子,逐漸增產增銷,茅臺才開始扭虧為盈。到1988年,名酒品牌加持,加之當時產量依然慘不忍睹,放開定價管制後,一躍成為最貴的名酒,也就不難理解了。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不過茅臺雖貴,這個條件在當時確實還沒有資格去爭奪老大的位子。當時的老大是山西汾酒,雖然酒看起來不怎麼高階,批價售價也就10-20,還不夠茅臺的零頭。但是汾酒憑藉高產量佔領了絕大部分白酒市場。據說,全國每賣一斤白酒,汾酒佔半斤。

而鍋包肉今天要研究的主角五糧液,在當時,論高階,價格拼不過茅臺;論市場,銷售拼不過汾酒。所以在五糧液滑落神壇,一步步落後於茅臺之前,其實還有一個追擊崛起的過程,也正是在這一過程中,埋下了衰敗的隱患。

一。五糧液的崛起

談到五糧液的崛起,必須要提到1985年上任的廠長王國春。王廠長在任期間(1985-2007)幹了兩件大事,影響甚至決定了五糧液其後幾十年的發展。

第一件事,

提價

。得益於1988年國家放開價格管控,五糧液幾次大幅度提價。起點近乎茅臺的一半,直接提到了茅臺的2倍以上。追根溯源,打造高階白酒市場的理念,似乎就是從這裡開始的。這種魄力,確實是個狠人。當其他白酒還在猶豫漲不漲,漲多少的時候,五糧液已經奠定了其高階品牌地位。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

在提價這件事情上,茅臺雖然被五糧液超越了,但還是在後面一步步跟隨著。畢竟產量低,正契合高階定位。而汾酒,清香型白酒成在銷量,也敗在銷量。汾老大繼續走以量取勝,親民路線,失去了高階市場。

王廠長乾的第二件大事,

擴產

。在任期間總體產能從4000+噸擴張到20+萬噸。決定商品市場地位的無非是兩個因素,量和價。尤其在當時白酒不愁銷的年代,價格上去了,產量起來了,所以1994年,五糧液一舉超過山西汾酒,成為白酒老大。

這個時候,茅臺還在後邊緊緊跟著,一邊努力擴產,一邊找準時機提價。

二。崛起的隱憂

想要發展壯大,擴產的決定是沒錯的。但是五糧液的擴產,卻帶來了嚴重後患。

其實本質上,是由

產品特性

導致的。五糧液是濃香型白酒,制約其產能的關鍵是窖池。而窖池產出的優酒率是與建造年限成正比的。新建窖池或者技改擴產,雖大大提高了總產能,但是

優酒率

越來越低,也就是說,產生了大量的

中低端酒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公開資料

1994年,五糧液新建了6000口窯池,新增產能8。3萬,但是優酒率只有17%。為了

消化

大量的中低端酒,同時藉此佈局中低端市場,做大五糧液規模,王廠長創立了

OEM

模式(買斷經營模式)。

OEM,俗稱代工,就像富士康和蘋果的關係。不過在五糧液的OEM模式中,五糧液相當於富士康,而經銷商是蘋果。五糧液和經銷商幾乎是平等的地位,每個經銷商都可以與五糧液合作創立一個自己的獨有品牌,即所謂的買斷品牌全國經銷權。“五糧醇”就是誕生於1994年的第一個OEM產物。

OEM模式下,產品品質有五糧液背書,吸引了大量的經銷商加入。據說鼎盛時期五糧液子子孫孫品牌已達上千個,市場份額成倍擴張,同時完美解決了

中低端產品過剩

的問題。

這種模式在初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1995-1998年五糧液營收和淨利潤高速增長,行業老大的地位逐漸穩固。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但是,產品都一樣,品牌不一樣,售價也不一樣。賣多少,怎麼賣,都是每個經銷商自己決定。市場雜亂無章,隨著OEM規模的擴大,嚴重

稀釋

了五糧液的高階品牌價值。這種模式,終究導致五糧液走向了衰敗。2002年,淨利潤負增長接近25%。

這個時候,一直在後邊緊跟的茅臺,終於迎來了可以和五糧液抗衡的機會。2003年縮小差距,2004年基本持平,2005年首次反超。隨後差距逐漸擴大。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三。撥亂反正的障礙

2002年業績的暴跌,給五糧液高層敲響了警鐘。

2003年,五糧液推出了

1+9+8

戰略,即主打1個世界性品牌,9個全國性品牌,8個區域性品牌。同時主品牌“五糧液”大幅度提價。其意圖很明顯,

聚焦主品牌

,降低眾多子品牌的衝擊。

但是,

清理低端

品牌,只是五糧液從自身利益出發的戰略。試想一下,經銷商在前邊把市場、營銷都打好了,五糧液哪那麼容易說撤就撤,除非經銷渠道都不想要了。與此同時高階產品又大幅度提價。在五糧液品牌已經被嚴重稀釋,茅臺又在後邊步步緊逼,市場競爭激烈的背景下,五糧液大幅度提價並沒有實現重鑄輝煌的目的,反而適得其反,導致市場

價格倒掛

,嚴重打擊了經銷商積極性,損害經銷商利益。

雙重壓力下,五糧液隨時面臨

渠道危機

。最後,這一輪整治,五糧液只清退了44家經銷商,或許也是迫於無奈。

其實五糧液畢竟領跑多年,從銷售額來看,這一時期還是比茅臺略勝一籌的。但是2013年又給茅臺創造了一個機會,限制三公消費,四風建設,整個白酒行業迎來寒冬。當年五糧液竟將營收目標制定為同比增加30%,品牌被稀釋的後果還沒有消化,又

逆市提價

。其結果是,沒有重現90年代提價的輝煌,卻重複了2003年提價的後果,價格

倒掛

,又一次重創了經銷渠道。

至此,五糧液的地位被茅臺徹底取代。

四。假如沒有OEM

看到這,可能大家把五糧液的衰敗都歸因於執行OEM。但是,五糧液擴產,產生了大量的中低端產品。試想一下,如果沒有推行OEM會怎樣?

第一,不做代工,

自主開拓

中低端市場。

但核心問題是——

。五糧液現在淨資產950億,知道當年多少嗎?4億。這還是可查的1998年的資料。可推測在當時,五糧液根本沒有足夠的實力去自主開拓龐大的中低端市場。

第二,若五糧液索性不去管這些中低端產品呢?且不考慮必然存在的庫存成本,權當這部分產品不存在。只對比優質酒,我們看看是個什麼樣的結果。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資料來源:新浪財經、公開資料

五糧液優質酒

產能

自2003年幾乎就一直穩定在2。9萬。而茅臺,2003年還不到1萬,目前已超4萬。據年報披露,實際產能已達5萬。茅臺一直宣稱釀造週期長,5年才能出廠。而五糧液,可能要50年才能培育一個優質的窯池。

所以,即便五糧液的品牌價值沒有被稀釋,但是釀造

工藝

早已決定,遲早有一天,五糧液的產能也還是會被茅臺超越。

另外從價格來看,其實鍋包肉特別佩服茅臺。一直以來,都宣稱限制氣候水源地域,難以擴產,引發經銷商囤貨,市場哄搶,價格飛漲。但是茅臺經過一系列“縝密”考察,這不是又開發出了新的中華片區麼。

茅臺說,我產量比你高,賣的比你貴,市場還比你買賬!鍋包肉十分期待這個充滿矛盾的故事還能講多少年。不過從歷次茅臺反腐事件就能看出,畢竟是

支柱產業

,只要有人願意講,有人願意聽,就能一直持續下去。

那麼比較下來,五糧液就沒有出路了嗎?也不盡然。只能說五糧液走的更累一些罷了。

首先從長遠來看,五糧液新建的窖池必然隨時間的推移,

優酒率

越來越高。

其次即便優質品比不過,畢竟還有那麼多中低端產品。

事後諸葛亮

,我們都知道OEM行不通。但自主開拓中低端市場,當年不行,不代表現在也不行。更重要的是,品牌營銷已經打出去了。現在要做的,是

瘦身

歷經三代掌門,持續多年的瘦身行動後,五糧液已形成核心產品1+3和系列產品1+4雙輪驅動格局。近幾年經營業績也確實有復甦的趨勢。

五糧液,為何不敵茅臺?

跌倒的代價,就是要加倍努力的站起來。相比茅臺的故事,鍋包肉還是很期待五糧液的勵志的。

注: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沒有買賣就沒有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