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給皇帝題字,到地方一看卻嚇暈了,告誡子孫:不準再寫這種字!

三國時期,出了不少有名的書法家。我們從兩個名人的恩怨說起。

曹操重用的功臣鍾繇,讀過《三國演義》的朋友都不陌生,本事很大。我們知道,鍾繇還是一位繼往開來的大書法家,被譽為“楷書之祖”。

據《三國志補註》及西晉的《志林》記載,鍾繇痴迷於書法,脾氣很倔,和同時期的官員、書法家韋誕有過節。原因是韋誕得到了書法界視為珍寶的秘笈——東漢末年書法名家蔡邕的《筆勢》,惹得不少人眼紅。

他給皇帝題字,到地方一看卻嚇暈了,告誡子孫:不準再寫這種字!

有一次,曹操和書法界的名流鍾繇、邯鄲淳、韋誕等人討論寫字。說話中間,鍾繇問韋誕,能否把蔡伯喈的筆法借我瞧瞧(蔡邕字伯喈)。誰知韋誕小氣,不肯借。鍾繇氣得猛捶自己的胸脯,以致當場吐血,人事不省。

曹操吃了一驚,趕緊命人取來珍藏的“五靈丹”,保住了鍾繇一命。自此鍾繇和韋誕結下了樑子,老死不相往來。但鍾繇一直惦記著《筆勢》,後來韋誕死了,鍾繇找人偷偷掘開他的墓穴,得到了夢寐以求的秘笈,書法造詣更進一步。

然而,這個記載應該有誤,至少鍾繇沒機會挖韋誕的墓穴。因為史料記載,鍾繇死在韋誕之前。

他給皇帝題字,到地方一看卻嚇暈了,告誡子孫:不準再寫這種字!

魏明帝曹叡請韋誕“高空作業”

再說韋誕。韋誕在政界的名氣不如鍾繇,但他的書法水平不亞於前者,尤其精於草書和楷書,號稱“草聖”。

韋誕字仲將,京兆人,“官二代”出身,其父韋端是東漢末的太僕、涼州牧。建安年間,韋誕舉孝廉出身,後任曹魏的武都太守、侍中、光祿大夫等職。他師從書法家張芝,在同門中最優秀。

魏明帝曹叡很喜歡韋誕的字,皇家的古玩寶器的銘文、亭臺樓閣的匾額,都請他書寫。韋誕有個絕活,能把楷書寫得字大如鬥,且不失精妙。據《書斷》記載,魏國洛陽、許都、鄴城三地的宮殿匾額都是韋誕題寫的。曹叡還下令,凡是寫這種字都交給韋誕。

他給皇帝題字,到地方一看卻嚇暈了,告誡子孫:不準再寫這種字!

《晉書》、《書斷》等多種古籍都記載了一件事。有一年,曹叡新修的凌雲臺落成,由於施工人員失誤,將沒寫字的空白匾額釘到了最高處。曹叡就讓韋誕上去題字。

韋誕有恐高症,卻不能不去。他坐在一個籠子裡,上面拴著大繩,被人用轆轤一點點搖了上去。匾額離地面20多丈,籠子晃來晃去,把韋誕嚇得夠嗆。不過他還是勉力完成了任務,下來的時候已經昏暈過去。

他給皇帝題字,到地方一看卻嚇暈了,告誡子孫:不準再寫這種字!

韋誕書法

回到家,韋誕還是心有餘悸,把兒孫們都喊來,鄭重其事地交代,都不準再學大號楷書,以免將來他們遇上這種危險的任務。

《晉書》裡說,韋誕在高空寫完字,沒多大功夫,頭髮和鬍鬚全都變白了。王獻之聽人講了這件事,很憤怒,說魏明帝這樣對待大臣,難怪魏國早亡。

的確,既然曹叡喜歡韋誕的才能,就不應該讓他冒險上到高處寫字。

他給皇帝題字,到地方一看卻嚇暈了,告誡子孫:不準再寫這種字!

疑點

不過,這件事是否屬實,在後世說法不一。

近代有學者認為,魏明帝曹叡稱得上賢明之君,不應該做出那種事,讓大臣冒險高空作業。而且凌雲臺是給皇帝修的,怎麼會馬虎。高樓工程量不小,請的必然是天下知名的匠人和經驗豐富的施工隊伍。監工主管肯定也是皇帝的親信。

按照常理,樓閣上的匾額,都是先寫好再釘上去,哪有高樓蓋好了,再請人上去寫的道理。所以,這種低階錯誤至少不會出現在皇家的工程。

《晉書》記載韋誕題了字的功夫就鬚髮皆白,更說不通,就算他在空中非常恐懼,人的頭髮鬍鬚怎麼可能一轉眼就變白。

他給皇帝題字,到地方一看卻嚇暈了,告誡子孫:不準再寫這種字!

史書記載南朝梁的周興嗣,奉命編寫《千字文》,苦思冥想,以致一夜白頭,這種事還有很多人不信,韋誕片刻白頭更是不可信。

也有的學者認為,韋誕的事情不光《晉書》有記載,《法書要錄》、王僧虔的書法論著等古籍也有提及。尤其西晉書法家衛恆的《四體書勢》也講了這件事,衛恆生活的年代和韋誕相去不遠,即便韋誕白頭的細節有誤,他在高空題字這件事應該屬實。

結語:

年代久遠,這種軼事的真實性無法考證。不過這個記載也從側面證明,韋誕的字在當時可謂天下一絕。

關於他高空題字的記載,這裡附上南朝宋羊欣《採古來能書人名》中的原文:“魏明帝起凌雲臺,誤先釘榜而未題,以籠子盛誕,轆轤長口引之,使就榜書之。榜去地二十五丈,誕甚危懼。乃擲其筆,比下焚之。乃誡子孫,絕此楷法,著之家令。”

然而,按照史書記載的曹叡形象,的確不太可能讓韋誕去冒險。

參考文獻:《晉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