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李進忠非彼李進忠,不能把移宮案中的李進忠與魏忠賢混為一談

在網路上的晚明歷史小說中,有的作者把移宮案中的李進忠與魏忠賢視為一人。這是錯誤的。此李進忠非彼李進忠,不能把移宮案中的李進忠與魏忠賢張冠李戴,混為一談。

此李進忠非彼李進忠,不能把移宮案中的李進忠與魏忠賢混為一談

北京故宮

萬曆宮中有三個同姓同名李進忠的太監

晚明時,有一個神奇的太監——劉若愚,出身於衛所軍官家庭,十六歲時卻因感異夢而自施宮刑,於萬曆二十九年入宮,隸屬司禮太監陳矩名下。天啟年間,宦官魏忠賢擅權專政,魏之心腹李永貞任司禮監秉筆,因為劉若愚擅長書法且博學多才,便派其在內直房經管文書。崇禎二年,魏忠賢閹黨事敗,若愚被群臣糾彈謫充孝陵淨軍,又受誣告而蒙冤獄中。在幽囚的悲憤不平中,劉若愚效法太史公司馬遷,發憤著書,詳細記述了自己在宮中數十年的見聞,並自辯申冤,十多年間寫成一部頗具特色的明代宮廷雜史——《酌中志》。之後,劉若愚被開釋,從此重見天日。

在《酌中志》這部明宮廷事蹟的重要文獻中,劉若愚詳載宮中內幕和各閹始末,其中就有三個同姓同名李進忠的太監:

1、魏忠賢。

原名李進忠,肅寧人,本姓魏,繼父姓李,得寵後因避移宮事,改名為魏進忠(複姓),後又改賜名為魏忠賢。

我們先來看看魏忠賢的曾用名。魏忠賢在家鄉時的原名,無考。《明史·魏忠賢傳》記載:“恚而自宮,變姓名曰李進忠。”當太監不是什麼光榮的事,因此,進宮時用繼父的李姓,是正常的思維,而“進忠”則是宮中內侍的熱名。除了三個知名的李進忠外,史料中有記載的還有趙進忠、姚進忠、戴進忠等。

那麼,魏忠賢何時何因從李進忠改姓為魏進忠的呢?改姓的原因,都說是為“避移宮事”,畢竟移宮案以後,李選侍門下的李進忠都成為欽犯(盜寶案首犯)了,同名的魏忠賢確實有避嫌的必要。有疑問的是改姓的時間,是移宮案前還是移宮案後,或者說是得寵前還是得寵後。不少史書中說,是得寵後即移宮案後一段時間改姓的。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性是在移宮案前甚至在光宗當權前後就已經改姓了。畢竟,兩個李進忠,均在小小的慈慶宮中服役,一個服務於受寵愛的李選侍,一個服務於受冷落的王才人,以魏忠賢的警惕心,可能會主動改姓。

實際上,這個時候魏忠賢還在皇宮中猥瑣發育。這個幾年後就會權傾朝野、號稱“九千歲”的魏忠賢,多數外廷大巨甚至還不知道此人的存在。

在《明熹宗實錄》中,天啟三年九月及以前,魏忠賢都是以魏進忠的名字出現的。最早的記載是,熹宗即位後,兵科左給事中楊漣奏言移宮一案,其中有“李進忠、劉遜、魏進忠等擅開寶庫盜取珍藏”一說,熹宗下旨“魏進忠著司禮監查明奏請”,不久“命魏進忠照舊供職”,並說明“該監查奏謂其不繫李選侍下應役也”。這個記載大體上可以說明,移宮案前,魏忠賢已經用魏進忠的姓名了。

此李進忠非彼李進忠,不能把移宮案中的李進忠與魏忠賢混為一談

影視劇中的魏忠賢形象

實際上,所謂要求司禮監調查魏進忠情況,不過是為了應付外廷大臣而已,畢竟魏忠賢早已在熹宗身邊多年,再也清楚不過。早先,魏忠賢就已經極有遠見地燒冷灶投注東宮太子及皇長孫,專門結好東宮伴讀王安門下魏朝,得以成為朱由校生母王才人典膳,負責辦理王才人和朱由校的每日膳食。

光廟在青宮淡薄,先帝既誕之後,生母才人王老孃娘無人辦膳,賢遂夤緣入宮,辦才人及先帝之膳,其介紹引進者近侍魏朝。

——劉若愚《酌中志》

時熹宗為皇太孫,忠賢謹事之,導之宴遊,甚得皇太孫歡心。

——《明史紀事本末》卷七十一

那麼,魏忠賢何時何因從魏進忠改名為魏忠賢的呢?改名的原因,一種說法是熹宗賜名,一種說法是自己改名。至於改名的時間,也有兩種說法。《酌中志》:“天啟二年,進忠改名忠賢。”根據《明熹宗實錄》的記載,大約在天啟三年九月前後,改名為魏忠賢。

2、李永貞。

原名也是李進忠,天啟初入秉筆太監諸棟名下時,因與魏忠賢同名,改名為李永貞。

李永貞,通州人,五歲時閹為宦,十五歲進京侍神宗王皇后之母趙夫人,十九歲入皇城為坤寧宮王皇后近侍。但是,在萬曆三十一年即奉旨墩鎖,頻遭譴責,犯法被系者十八年,光宗立,得釋。魏忠賢用事,引其黨諸棟、史賓等為秉筆。李永貞入諸棟幕,與魏忠賢心腹掌班劉榮(原為諸棟屬僚)為死友。諸棟死,經劉榮力薦,得通於魏忠賢,由文書房升秉筆太監,與王體乾、塗文輔及石元雅共為魏忠賢心腹。

3、第三個李進忠自然是“西李娘娘下用事之李進忠”(《酌中志》)。

這個李進忠,才是移宮案中出鏡率頗高的人。具體作為見下節。

這一個李進忠因為移宮案中的作為,為年輕氣盛的熹宗所憎恨。在登基後不久,熹宗就傳諭內閣:

李進忠等、田詔等皆系盜庫首犯,贓明證確,自幹憲典,豈謂株連?務得本犯與劉遜、姚進忠等以正國法,而勿使渠魁賄囑當事,播弄脫罪,波及無辜卿等,可傳示該部院遵行。

——《明熹宗實錄》卷一

在《明熹宗實錄》中,還有“東廠緝獲欽犯李進忠”“將李進忠暨劉遜名下房地俱變價濟邊”等記載。

移宮案中的李進忠

移宮案發生時,原名李進忠的魏忠賢是沒有參與的,介入比較深的是另一個同名太監李進忠(即李選侍“心腹閹李進忠”)。《明史》多篇列傳中記載了李進忠的行為,主要包括四個方面:

一是李進忠在光宗病逝後為李選侍出謀劃策,計劃“挾皇長子自重”。

《明史·王安傳》記載:

初,西宮李選侍怙寵陵熹宗生母王才人,安內忿不平。

及光宗崩,選侍與心腹閹李進忠等謀挾皇長子自重,安發其謀於漣。

漣偕一燝等入臨,安紿選侍抱皇長子出,擇吉即位,選侍移別宮去。事詳一燝等傳。熹宗心德安,言無不納。

這一段文字中,安是指王安,司禮監太監;漣是指楊漣,兵部左給事中;一燝是指劉一燝,內閣輔臣、東閣大學士。

此李進忠非彼李進忠,不能把移宮案中的李進忠與魏忠賢混為一談

二是大臣朝見皇長子並奉送皇長子移宮慈慶宮時,李進忠等內侍再三阻攔。

熹宗即位後,降敕自述當時情形,並暴選侍凌毆聖母因致崩逝及妄覬垂簾狀。《明史·后妃傳》記載:

九月一日,皇考賓天,大臣入宮哭臨畢,因請朝見。選侍阻朕暖閣,司禮監官固請,乃得出。

既許復悔,又使李進忠等再三趣回。及朕至乾清丹陛,進忠等猶牽朕衣不釋。

甫至前宮門,又數數遣人令朕還,毋御文華殿也。此諸臣所目睹……

三是大臣疏請並得諭旨李選侍移宮時,李進忠獻計阻攔。

《明史·楊漣傳》記載:

明日,嘉謨、光鬥各上疏請選侍移宮。初四日得諭旨。

而選侍聽李進忠計,必欲皇長子同居

,惡光鬥疏中“武氏”語,議召皇長子,加光鬥重譴。

這一段文字中,嘉謨是指周嘉謨,吏部尚書;光鬥是指左光斗,御史。

四是李選侍移宮前李進忠等內侍擅開寶庫盜取珍藏。

《明史·劉一燝傳》記載:

初,選侍將移宮,

其內豎李進忠、劉朝、田詔等盜內府秘藏,過乾清門僕,金寶墮地。

帝怒,悉下法司,案治甚急。群閹懼,構蜚語,言帝薄先朝妃嬪,致選侍移宮日,跣足投井,以搖惑外廷。

魏忠賢的發跡和崛起

之所以斷定魏忠賢沒有參與移宮案,除了因為參與的李進忠另有其人外,主要是因為魏忠賢與李選侍門下李進忠分屬兩個陣營,魏忠賢只能站在熹宗一邊,不可能站在李選侍一邊。因為,李選侍一黨與熹宗生母王才人本就有仇怨。如果魏忠賢在移宮案中阻攔熹宗遷宮、李選侍移宮,那麼,魏忠賢就是背主行為,熹宗後來也絕不可能重用、寵信魏忠賢。

此李進忠非彼李進忠,不能把移宮案中的李進忠與魏忠賢混為一談

明代“皇帝之寶”寶璽

移宮案的持續發酵,一定程度上說,也是熹宗自己年青不成熟,以至憤恨不平,不斷暴露宮中密聞和李選侍惡行。首輔方從哲等曾勸說熹宗:“選侍李氏平時怙寵張威,得罪聖母,不惟聖心,含冤抱痛無以自伸,臣等聞之亦不勝悲憤,但以事關宮闈,不宜輕洩於外。且皇上既仰體先帝遺愛,奉養不缺,尊敬有加,傳知外廷誰不讚揚聖孝,似不宜暴其惡以掩德意而滋多議也。”(引自《明熹宗實錄》)正因如此,崇禎朝的給事中李清在《三垣筆記》才會認為熹宗“何其失優容也”。

熹廟曾諭閣臣,縷舉選侍毆抗聖母,威挾朕躬之罪。已,又詔暴李選侍過惡,何其失優容也。論者必指選侍為武后,必責選侍以垂簾,皆非。

魏忠賢雖然沒有參與移宮案,但魏忠賢的發跡和崛起,確實得益於移宮案及其伴生的移宮盜寶案。因為移宮案,李選侍失去了晉級為皇貴妃的機會,成為退養於仁壽殿噦鸞宮的無權無勢之人,形成內宮無主的局面,為客氏被尊奉為“奉聖夫人”並權傾後宮創造了條件;因為移宮盜寶案,李選侍身邊的內閹李進忠、劉朝、田詔等下獄,為本為熹宗生母王才人典膳的魏忠賢受重用創造了更好的條件。

趙翼在《廿二史劄記》中感嘆:

然選侍去而客氏入,卒至與魏閹亂政,蓋國運將傾,固非人所能預料也。

楊漣、周嘉謨、左光斗等主移宮者想要“弭變於幾先”,卻不想一旦後宮無主,年青的熹宗失去了宮中長輩的制衡,終於換來了“忠賢、客氏並有寵”,形成了魏客亂政的局面。難道這些大臣真的無法預料?無非是這些人以為可以輕鬆控制年青的天子及對魏忠賢的狠毒始料不及罷了。

至於魏忠賢利用“晚明三大疑案”(梃擊案、紅丸案、移宮案)作為政治鬥爭工具,掀起翻案風,編修《三朝要典》,排除異己,打壓政敵,從而權傾朝野,則是天啟五、六年間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