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捧殺”的現代女性: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如今的時代,被很多人稱之為是大女主的時代,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髮展,女人在社會當中的地位也變得越來越高。這是基於這樣的大環境,很多女性群體都開始了所謂的新時代的女權運動。

不過表面的事物往往不能代表著全部,雖然表面上看起來女權主義已經在時代的發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但倘若我們仔細一琢磨也不難發現,這其實更像是一種變形的誇張。大女主時代到來的背後,還暗藏著種種危機。

一、大女主的捧殺之禍

被“捧殺”的現代女性: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所謂的捧殺,就是在誇讚別人的時候,故意超出對方真正實力的水準,讓對方迅速自我膨脹,從而迷失方向,認不清自己的真實狀態。最後,被誇獎的人往往會因自負和意氣用事而走向失敗。

仔細看看這樣的概念,我們也不難發現當下的很多現代女性,雖然標榜著新時代大女主的形象,但卻被電商平臺以情感營銷的方式不遺餘力地捧殺在消費環境之中。

如今的現代女性,真的有我們所宣傳得那麼好嗎?

二、現代女性是如何被捧殺的?

在幾年前,網路上曾經很流行這樣一個投票調查:你認為新時代女性的女人味包括哪些呢?

被“捧殺”的現代女性: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在候補的選項當中有善良、溫柔、大方、漂亮、會理財、擅長家務等選項,想必很多朋友們都能看出來,這一些選項其實都是男性票選出來的結果,而今卻逐漸成為衡量新時代女性女人味的標準。

在男性群體們看來,女人只有具備這些特質才能夠被稱為是有女人味的優秀女性。

然而伴隨著時代的發展,即使沒有男權社會的束縛,女性群體也會依舊以這些標準來衡量自己,不知不覺中,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倘若自己達標率較高,就會向社會洋洋得意於自己的女人味。面對來自各方的恭維和讚譽,她們也是照單全收的。

而對於那些不滿足大多數標準的女人們來說,則會陷入深深的焦慮之中,比如當下所說的容貌焦慮、身材焦慮等。

被“捧殺”的現代女性: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在這樣的衡量標準之下,女性群體大致可以被分為以下兩種型別:一種是達到標準而被捧殺的,另一種則是未達標準而被傷害的。無論是哪一種女性,其實都已經深陷危機之中。

而今社會上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就是因為我們的社會曾長期處於男權社會階段。廣大女性群體已經習慣了,從男人的角度來衡量自己,社會上對於女人好壞的評判標準也早已成為一種定式。

因此,到底怎樣做一個好女人這件事情,還需要女性群體們從自己的眼光和人設角度出發。

過往的衡量標準都是以男性眼光為出發點的,並不具備全面、科學、合理的性質。對於新時代的女性群體們來說,我們更要從自身出發,為自己制定新的衡量標準。

被“捧殺”的現代女性: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三、跳出框架,不受束縛

其實歷史上關於什麼才是女人味的爭執,早在2015年的時候就出現了。

我國著名哲學家周國平曾經就此主題發表了關於“現代女性美”的論述,當時周國平的觀點一經提出,就在社會上引起了廣泛熱議。

即使是一位哲學家、思想家、先進知識分子,周國平看待現代女性美的視角也很侷限。毫無疑問,他也是從男性的角度出發去衡量女性的價值和美。周國平尚且如此,更何況是其他的男性群體呢?

這些所謂對現代女性的誇讚,不過都只是一遍又一遍地捧殺。而他們之所以會有如此之多的讚譽之詞,就是為了彰顯自己緊隨時代潮流的前衛。

說到底,還是在從男性視角出發來提醒女性注意自己的分寸和界限。

被“捧殺”的現代女性: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遺憾的是,很多女性群體仍然被這樣的捧殺所包裹著。在不知不覺中他們就按照這樣的方向不斷前行,即使撞了南牆也在所不惜。

雖然從一開始就已經偏離了方向,但她們仍然覺得自己在努力之中。

在此,筆者也想提醒大家,身為女人還是需要有自知之明的。倘若沒有自己的思考,那麼就很有可能會成為男權思維下的勳章或殉葬品。

社會上對於現代女性的種種讚譽良莠不齊,如果我們不能在其中分辨善意和不善的言辭,最終很有可能就會成為被捧殺的物件。

當下很多彰顯著獨立、自我的現代女性,其實他們都已經在不知不覺中偏向了既定的標杆。

被“捧殺”的現代女性:喪失自身價值,正在不斷進行自我“物化”

現代女性的獨立並不在於對於這些既定標準的追隨,更在於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實現理想的自我道路漫長且艱辛,女權主義的道路也是路漫漫其修遠兮。

- The End -

作者| 湯米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Bruk, A。, Scholl, S。 G。, & Bless, H。 (2018)。 Beautiful mess effect: Self–other differences in evaluation of showing vulnerabil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115(2), 192-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