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遊記》:高情商的人,都擁有這三項智慧

魚羊史記。看新鮮的歷史

《西遊記》:高情商的人,都擁有這三項智慧

撰文:風林秀

編輯:吃硬碟吧

插畫:發達蚊

《西遊記》中孫悟空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其嫉惡如仇,敢作敢為的性格更是家喻戶曉。

他有過大鬧天宮的高光時刻,也有過被壓五行山下的暗淡時光。

他得意時不忘形,失意時不失態。無論身處何時何地,他都始終保持著樂觀豁達和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究其緣由,是三大智慧鑄就了他的高情商。

#01:

說話:有份量才是智慧

悟空一出生是個石猴,無父無母,無兄弟姐妹,按照現在的說法,是一個典型的準孤兒。

不過,他很快就融入了大自然的和諧之中。

他食草木,飲澗泉,採山花,覓樹果;與狼蟲為伴,虎豹為群,獐鹿為友,獼猿為親。真是“山中無甲子,寒盡不知年。”

水簾洞的發現,是石猴高光時刻的開始。他憑著自己的決絕與果敢,幫助群猴找到了一個可以遮風避雨的家。

當大家都在水簾洞中搶盆奪碗、佔灶爭床的時候,石猴端坐上面,一本正經地說道:“列位呵,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你們剛才說誰有本事進得來,出得去,不傷身體者,就拜他為王。如今何不拜我為王呢?

伏爾泰說過,只要你說話的時候神氣十足像個主宰者,就有人服從你。

石猴話雖不多,但擲地有聲。就這樣,他成為了猴王。

悟空做齊天大聖的時候,雖然有名無實,但確實也結交了不少朋友。見三清稱個“老”字,逢四帝道個“陛下”,與天上其他各路神仙,彼此都以弟兄稱呼。

悟空為人,性格隨和,平時說話看似隨意,關鍵時刻卻總能丟擲有份量的言語。

他第一次打死白骨精變化的村姑的時候,唐僧執意要趕走他。悟空央求道:師父救我脫困五行山,我若走了,豈不是“知恩不報非君子,萬古千秋作罵名”。

感恩之心,是破解情感壁壘最有效的鑰匙。

悟空的話,讓唐僧瞬間產生了共鳴。於是,他被留了下來。

取經之路,崎嶇坎坷。有一次遇到一座高山,唐僧又犯愁了,就跟悟空說,你看這山高聳入雲,也不知道有沒有路啊。悟空則很樂觀地告訴他,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放心向前吧。

正如汪國真詩中寫得那樣,既然目標是地平線,留給世界的只能是背影。

保護唐僧取經回來,路過通天河。他們被通天河老龜翻進水裡,經書被打溼破損了。唐僧懊悔不已。悟空笑著安慰師父,天地本就不全,經書沾破,乃是應不全之奧妙也,豈人力所能與耶!

事情看得通透,話才能說得通透。

在悟空的眼中,就沒有什麼愁事。

即使在五行山被壓之時,他還跟幫他臉上除草的村童玩耍。幾十年後,村童成為老者,悟空還能認出他來呢。

觀音菩薩路過五行山取笑他時,他一點也不惱。還跟菩薩插科打諢道:承蒙看顧,承蒙看顧。

悟空的心中,始終是陽光明媚。即不以物喜,也不以己悲。菩薩讓他保護東土取經人,這句話,按下了悟空人生的重啟鍵。

《西遊記》:高情商的人,都擁有這三項智慧

#02:

做事:能回頭才是智慧

他來了,他來了,東土取經人來了。帶著太宗皇帝的心願,帶著觀音菩薩的重託,更帶來了悟空的希望。

唐僧遇到悟空,二人都有一種相見恨晚的感覺。

可是有時候,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命運就是這麼愛開玩笑。

二人三觀上存在明顯分歧。因為殺了幾個強盜,唐僧嘮叨了悟空幾句。悟空一跺腳,走了。

他並沒有回花果山,而是去了東海,找老龍王訴苦去了。

龍王給悟空講了一個張良為師父黃石老人“圯橋三進履”的故事。

悟空做事,態度積極是他的優點。但如果方向選擇錯了,就好比磨磚作鏡,積雪為糧,終究一聲嘆息。

莎士比亞說,知錯就改,永遠都是不嫌遲的。

龍王的故事讓悟空聽入了神。於是,他主動回去保唐僧西天取經。

悟空雖然被戴上了緊箍咒,但師徒也算冰釋前嫌。

悟空以為一個苦難結束了,誰知道一個新的苦難又開始。

豬八戒來了。八戒性情拙劣,卻深得唐僧喜歡。

八戒有事沒事,總喜歡說悟空點壞話。為此,悟空可沒少吃苦頭。

悟空也曾經據理力爭過,也曾經傷心沮喪過。他甚至提醒過沙僧,要提防八戒的言語。

不過,一段時間之後,悟空釋懷了。

試圖改變別人,經常是徒勞無功。只有改變自己,才能得到快樂。

經歷過幾次被趕,悟空改變了自己以往的做法。

做事,他依然積極。遇到妖精,悟空該提醒時還是提醒。當唐僧和八戒不聽勸的時候,他就暫時順從了大家的想法。

在黑松林,他們遇到了老鼠精變化的女子。要是擱以前,悟空一定不管不顧地與妖精拼個你死我活。如今,悟空默默地依從了唐僧的心願,幫著一起把女子帶到了借宿的禪院。

果然,唐僧被老鼠精抓走了。悟空費了許多周折,又請來李靖與哪吒父子,總算收伏了妖精。

人生中的很多時候,一味向前並不是最佳選項,許多事情需要頓挫調整。

每個人的命運中,都會有各種劫難定數。於是,調整步調就成了必須,而懂得迂迴與退讓更是智慧的體現。

《西遊記》:高情商的人,都擁有這三項智慧

#03:

心性:肯饒人才是智慧

悟空從菩提祖師處學藝歸來,堪稱“自出洞來無敵手”。更有力戰四大天王、二十八宿的傲人戰績被載入天庭史冊。

但在取經路上,悟空逐漸學會了“得饒人處且饒人”的智慧。

悟空一路饒過的妖精可真不少。

他饒過黑熊精,讓觀音菩薩的落迦山多了一個守山大神。

他饒過紅孩兒,讓觀音菩薩的駕前多了一個善財童子。

他饒過金角大王、銀角大王、青牛精,饒過黃風嶺上的黃風怪,饒過碗子山波月洞的黃袍怪,還饒過火焰山的鐵扇公主。

鐵扇公主的丈夫牛魔王是孫悟空的結義大哥。按道理說,孫悟空饒恕她也在情理之中。可問題是,當初孫悟空找她們夫婦二人續交情時,被一口回絕了。至此,結義之情已經不再。

牛魔王夫婦被打敗之後,孫悟空不但饒了鐵扇公主的性命,還把芭蕉扇也還給了她。悟空當時是這樣說的,我若不還你扇子,別人會說我言而無信。如今扇子還你,看你得了人身,好自修行去吧,從此再也別生事了。

你夫婦可以對我無情,但我不會因此對你們無義。

不以小嫌疏親朋,不以新怨忘舊義。這句話用在悟空身上恰如其分。

當初,鐵扇公主如果念及孫悟空與牛魔王結義之情,借了扇子,是情義;但不借,是人家的本分。

如今,孫悟空如果不饒恕鐵扇公主是本分,但網開一面是情義。

那鐵扇公主自此之後隱姓修行,得成正果,成為經藏中萬古流名的羅剎女。

《西遊記》:高情商的人,都擁有這三項智慧

#04:

尾聲

孫悟空從石猴出世到成為鬥戰勝佛,經受了各種考驗。

唐僧誤解他,趕走他。但他依然不厭其煩的跟唐僧探討《心經》,用心來交流溝通,最終二人終於音聲相和。

他與八戒性格不和,多有言語衝突,但打妖精時他經常毫不猶豫拉上八戒,二人並肩作戰,兄弟同心,其利斷金。縱使對方豬隊友,我只不做無情客。

沙僧為人低調,喜歡置身事外。而有了功勞,悟空也經常不忘帶上沙僧一起共享。困難我願一肩挑,榮譽豈敢忘兄弟?

一路走來,悟空吞下去的是委屈,壯大的是內心,喂大的是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