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往與合作的智慧

交往與合作的智慧

有人說,人與人之間沒有明顯的分別,優秀的人本來無法區分,所以他們只好選擇用禮儀來做區分。

與人交往必然涉及到禮儀,能遵守複雜的禮儀的人,自然就被挑選了出來。雙方都守規矩,就產生信賴,容易達成合作。

與人交往的第一原則是互相尊重,這裡包括傳統文化裡面的禮貌;包含著對他人的包容和理解;也包含著對自身形象的維護;以互相舒適為宜。

每個人對事物的標準都是兩套,一套是要求別人的,一套是要求自己的。

往往兩套標準的嚴苛程度是不一樣的,甚至是天壤之別的,有的人要求別人的標準嚴,要求自己的標準松。

優秀的人都是要求自己,普通人要求別人。

當我們對自己多一些要求,我們自身自然就有了提高,贏得別人的尊敬,在這樣的前提下再去要求別人,別人也無話可說。

但是對於優秀的人來說,他會對他人更多一些包容和理解。

即使自己已經做到了極致,也對他人沒有任何的要求。正如馬克思所說,在他們眼裡,存在的就是合理的。

段位高的能相容段位低的,自然,他跟所有的人都能和諧相處。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這樣的人就像山峰,讓人敬佩,讓人嚮往。

當有很多人敬佩你的德行,被你的一舉一動感染,有很多人跟你相處愉快的時候,何談辦事不成。

這個尺度怎樣把握呢,其實也很簡單,就是以互相舒適為宜。

不要給朋友壓力,說話辦事不要讓別人彆扭甚至難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即可。

和諧的環境下才可以談成事兒,用詞上可以恰當,說出自己想法的優點和好處,而不是一上來就針鋒相對。

一味的只為了自己是談不成事的,能達到一種雙贏的,彼此認可的局面是最為恰當的。

同頻共振,氣味相投的人互相吸引,正能量的人格吸引正能量的人。如果你心中有一盞燈,你會照亮一片地方。

這個火還會繼續向下傳遞,照亮更多的地方。我時常在反思自己的不足,時常被一些人照亮,也時常在嘗試照亮別人。

如果有一個很好的心態去做事,去尊重他人,無論對方老弱病殘、尊卑貴賤,都能一視同仁。

不因利益小事務煩而區別對待,處處顯示出自己的高風亮節。

即使當前的合作達不成,也會因為態度和服務的展現而留下深刻的印象,贏得客戶的信賴,有機會再後期產生新的合作。

如果不能一視同仁,不尊重客戶,不僅不能產生新的合作,原有的業務也可能談崩。

我講兩個身邊的例子:

第一個是我朋友的置業顧問,他買房的時候問能不能優惠一點,對方說不能。然後問有沒有禮品,對方說沒有。

當開始籤合同的時候,發現別的置業顧問給客戶拿了禮品,就問別人怎麼有,她說我去給你拿。

他說他當時真的氣不打一處來,買一個價格百萬級的房子,連個禮品也沒有。發現別人有了,才去幫他拿。

可見這個置業顧問業務有多不精通,多麼的不把客戶當回事。

後來在很多業務的辦理流程上,這位置業顧問也沒有為他考慮,服務很不周到。

因此,他對這位置業顧問很失望,覺得這個人拿錢不辦事,後悔在她手裡買房子。

等後來他的好朋友想買同一個小區的房子時,他很慎重,拿了一堆置業顧問的名片,挨個打電話,挑選了一位相對比較優秀的置業顧問。

如果這位置業顧問在最開始買的時候表現不好,他可能就去找別人買了。雖然發現的比較晚,但好在沒有讓朋友選擇她。

這其中除了服務之外,更多的是對顧客的尊重。

別人都有禮品,你為什麼不給你的客戶。如果客戶誤解你,你是否做了解釋,讓對方心裡面好受一些,讓情況得到恰當的緩和呢。

第二個事情是我遇到到的一位銷售管理人員,CICE考試中心的L老師。

最開始我不知道他是管理人員,但是感覺到他說話比較客氣,辦事簡潔又恰到好處。我報名壽險規劃師中級資格時是找他報的名。

當我第二次需要報考壽險規劃師高階資格時,雖然我也認識他們的同事,但是還是自然而然的找到了他。

我當時雖然在平臺下單,還是確認了一下,問他能不能賺到錢。他說平臺是他談下來的,所以他都會有佣金。

在我這樣考慮到他的利益時,他也對我表示敬佩和感激。在一來二去的交往中,我們的關係更進一步,成為更加信賴的朋友。

意識到問題的不足就是進步的開始,在所有人際關係和組織關係中,以上的道理都是相通的。

與人交往,以和為貴。和氣才會有更好的協作,和氣可以帶來相互的信任,帶來意見的統一,達成一致的的原則。

和氣是互惠互利,合作共贏的前提。

交往與合作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