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看到這個問題,很多讀者朋友肯定斬釘截鐵地說:“那可不咋地?肯定是常識性錯誤啊!葡萄這玩意兒不是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的嗎?”

但我要說:“是,但不完全是。”

張騫出使西域之前我國有葡萄嗎?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張騫出使西域

我們都知道,張騫出使西域帶回來了葡萄(蒲陶)、核桃、石榴、胡豆、苜蓿等十幾種植物,並逐漸在中原栽培。

《漢書》:“宛王蟬封與漢約,歲獻天馬二匹。漢使採蒲陶、目宿種歸。天子以天馬多,又外國使來眾,益種蒲陶、目宿離宮館旁,極望焉。”

但是在這之前我國遼闊的疆域裡就沒有葡萄嗎?其實是有的。

張騫帶回來的是“進口葡萄”,我國在漢代之前已有“本地葡萄”,關於“本地葡萄”的記載,可以追溯到上古時期。

《山海經》裡關於葡萄的記載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蘡薁(野葡萄)

《山海經》作為我國上古時代的“百科全書”,曾對咱們的“本地葡萄”有過記載。

在《山海經》第五卷《中山經·中次七經》中記載:“又東三十里,曰泰室之山。其上有木焉,葉狀如梨而赤理,其名曰栯木,服者不妒。有草焉,其狀如[cao術(上下)],白華黑實,澤如蘡薁,其名曰䔄草,服之不昧。上多美石。”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意思就是:再往東三十里有座山,名叫泰室山(今河南省登封市)。山上生長著一種樹,樹葉的形狀與梨樹葉相似,有紅色的紋理,這種樹名叫栯木,人吃了它就不會有嫉妒之心。

山中長著一種草,形狀與白朮、蒼朮相似,開白色的花,結黑色的果實,果實有光澤,如野葡萄一般,這種草名叫䔄草,人吃了有明目的功效。除此之外,山上還有許多美麗的石頭。

《山海經》的成書時間大體是在戰國期間,張騫是西漢時期的人物,那麼也就說明,在張騫出去外交之前,咱們國家已經有葡萄了,只是和西域葡萄品種不同而已,好比現在吃巨峰葡萄和吃玫瑰香葡萄的區別(bushi)。

《詩經》中關於葡萄食用月份的記載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詩經·豳(bīn)風·七月》

關於“本地葡萄”的最早記錄並非是在戰國時期,而是在先秦以前的周代。

在《詩經·豳(bīn)風·七月》中便記載了彼時葡萄的食用季節:“六月食鬱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剝棗,十月獲稻,為此春酒,以介眉壽。”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意思就是:六月吃李子和葡萄,七月煮葵、煮豆。八月開始打紅棗,十月下田收稻穀。釀成美酒,以求長壽。

可見,在當時吃葡萄已經是很常見的事情,在這首詩所描述的年代,葡萄已被廣泛種植食用。

我們都知道《詩經》的成書時間最早可以推算到西周初年,也就是說,我國在西周時期就有可能開始種植葡萄了。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很有可能發生

妲己喂紂王吃葡萄,是不是犯了常識性錯誤?

綜上所述,紂王作為商代最後一位君主,很有可能吃到過葡萄。

那麼妲己喂紂王吃葡萄,也不能算作是常識性錯誤,或許連錯誤都不是。

當然也不排除,拍攝《封神榜》的導演覺得比起投餵其他食物,晶瑩剔透的葡萄會更美觀,在妲己的纖纖玉手中也顯得更有妖魅的氛圍感。

【參考文獻】

《漢書》

《漢書》,又稱《前漢書》,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漢朝東漢時期史學家班固編撰,前後歷時二十餘年,於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後唐朝顏師古為之釋注。

《詩經·豳風·七月》

《豳風·七月》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的一首詩。此詩反映了周代早期的農業生產情況和農民的日常生活情況,不僅有重要的歷史價值,同時也是一首傑出的敘事兼抒情的名詩。

《山海經》第五卷《中山經·中次七經》

《中山經》是《山海經》中的一卷。《中山經》共21000字,佔全書的2/3;主要描寫晉南、陝中、豫西、河、渭、伊、洛地區的地理環境。

閱讀更多電子資源,美斯齊線上書庫即可查閱

文案 | 貓她(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

排版 | 貓她(部分圖源自網路,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