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博山」第四章 陶瓷:工業文明的形成(四)

文/孫啟新

第五節 博山古代陶瓷中的體育用品和體育題材

一、捶 丸

在博山地區宋元時期的陶瓷遺址中,曾經出土過一些大大小小的瓷球,大的直徑在6釐米左右,小的直徑約3釐米。這些瓷球經專家考證,是我國古代的一種體育用品,名字叫“捶丸”。元代《丸經》一書,詳細記錄了捶丸這種體育運動的比賽規則,並在序言中把捶丸的起源追溯到春秋戰國時期。有的專家認為,捶丸是來源於唐代的馬球運動,是“步打”的一種運動形式。這些專家可能忽略了馬球與點捶丸本質的區別。馬球是對抗的雙方共用一球,捶丸則是雙方或是各方,也可以以個人為單位,各自持球杆擊打己方的球,先進入“球穴”為勝,或是用進球次數多少作為勝負之分。因此,有人把起源於中國的捶丸運動視為現代高爾夫運動的原型,是不無道理的。2007年,泰安岱廟中發現宋代浮雕刻石,其中有描繪兒童捶丸活動的場景。在山西洪洞縣廣勝子元代壁畫中,西壁北上端是水神打球圖,畫面有兩位神在打球,另兩位神作裁判。打球的神手裡各拿一棍,地下挖個坑,把球打進坑內為贏。而據史料記載,“宋徽宗、金章宗皆愛捶丸,盛以錦囊,擊以彩棒,碾玉綴頂,飾金緣邊”[1],可見在當時的城市中,捶丸是一種十分普遍的群眾性體育活動。古代捶丸的材料有木、石、瓷等材質。在一些古代美術作品中,可以看到婦女聚於一起做捶丸遊戲的場面,至於描述兒童捶丸的繪畫,那就更多了。明代之後捶丸活動逐漸消失。博山古代窯址中出土的捶丸反映了城市中對捶丸的大量需求,其中尺寸小一些的捶丸,是兒童用品。瓷質捶丸中,亦有絞胎工藝燒成的,無釉,通身佈滿花紋,因數量稀少,則愈發珍貴。

二、象 棋

象棋是起源於我國的傳統棋種,古代又稱“象戲”、“橘中戲”“象弈”等。博山古窯址中有象棋出土,多為陶質無釉,用模具製成,有雙面帶字者,亦有少數是手工刻字。這些象棋的直徑一般在一寸左右,最大的近兩寸。大街窯址曾出土一枚“車”字大棋,鼓形,無釉,雙面有字,周身為淺浮雕雲雷紋飾,精美繁縟。

「文化博山」第四章 陶瓷:工業文明的形成(四)

博山窯陶瓷象棋/元

三、鞠 戲

博山窯宋三彩當中,有不少兒童玩球的形象,這些小兒天真稚趣,或是把球捧於腹前,或是把球攬於懷中。他們玩的是什麼球,不好做出結論。但是,有一件三彩孩童形象,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玩的球類是古老的“蹴鞠”。這件三彩俑高兩寸左右,下部有殘,是根據相同的原件修復的。該作品通身施黃釉,孩子右肩稍稍聳起,肩上擎了一隻球,這隻球正是“鞠”。古代的“鞠”以革為皮,實以毛髮。到唐代,出現了可以在內囊中充氣的“鞠”,是製作技術的一大進步。宋代蹴鞠盛行,上至皇室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以蹴鞠為戲,而且在民間還出現了“園社”,又稱“齊雲社”的蹴鞠組織。博山古代的陶瓷工匠,用他們靈巧的雙手,藉助泥與火的獨特藝術形式,製作出兒童戲鞠形象,傳達著時代的資訊。

「文化博山」第四章 陶瓷:工業文明的形成(四)

博山窯白底黑黑花摔跤俑一組/金元

四、摔 跤

博山窯宋元時期陶瓷玩具中常見白底黑花摔跤俑,表現的是兩個卯發小兒摔跤的形象。這些摔跤俑一般高兩寸左右,全系手塑而成,因此千姿百態,極少雷同。所謂的摔跤運動,在中國古代稱之角抵,晉代以後稱作相撲或爭交,是兩力士相互角力,以能顛仆對方者為勝。宋代,從宮廷到民間,都有相撲活動,而值得稱奇的是,在民間還有女子的相撲表演,可見當時社會思想非常開放。到了元代,北方遊牧民族統治中原,他們更是喜歡摔跤這種體育活動,所以博山宋元時期的陶瓷中,會有許多摔跤俑出現。一般來說,手塑工藝品比模具工藝品要生動變化得多一些,它反映著工匠的藝術水平,表達了他們的思想情感,因此,在他們的手下,就出現了充滿生活氣息和神態各異的摔跤俑形象,讓今天的人從中得到欣賞的樂趣。

第六節 博山古代窯神廟及其陶瓷文化

在漫長的中國古代社會中,泛神論似乎是中華民間文化的一個主題。從崇尚自然到萬物崇拜,從厚地高天、一草一木,到人們從事生產生活的各行各業,都有神靈的存在。它們是某一個領域或行業的主宰。具有悠久歷史的陶瓷業也不例外,他們所供奉的神靈是“窯神”。據考古發現確認,大約在距今一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已經能夠製作陶器,到3000年前的商代,原始瓷器已經出現。博山地區古代陶器的生產製作,目前能夠追溯到龍山文化時代的中晚期;而瓷器的燒製,以實物為證可知的年代在隋唐期間。自宋代開始,博山地區進入陶瓷生產的發達時期,歷經金、元、明、清,至今久盛不衰,是自古以來中國北方陶瓷的重要產地。燒造陶瓷,窯爐是生產中的重要設施,古代的人們把陶瓷業稱之為“窯業”。與國內北方几處陶瓷產地相同,大約自宋代開始,博山地區就已經有了陶瓷工匠們祭祀的窯神廟。由於博山地區陶瓷生產歷史悠久,歷代都有發展,且生產範圍日益廣大,因此,博山地區古代窯神廟的數量多,分佈較為廣泛,這在國內各大陶瓷生產地區中來說,是一種較為特殊的現象。

一、博山地區古代窯神廟的考察

博山古代的窯神廟有多處,主要有:北嶺窯神廟,在城區東部北嶺村,20世紀90年代初因城市建設全部拆除;山頭窯神廟,在城區南部2公里山頭鎮山頭村北,原博山陶瓷廠廠內,因廠內改造建設,自20世紀60年代至80年代相繼全部拆除;五龍村窯神廟,在城區東北1公里五龍村中,20世紀90年代因城市建設全部拆除。有碑石得到保護;萬山窯神廟,在城區東北8公里的白塔鎮北萬山村,因建農貿市場拆除,有碑石得到保護;福山窯神廟,在城東10公里八陡鎮福山村,建築物已毀,有碑石倖存。

(一)北嶺窯神廟

據(乾隆)《博山縣誌》載:“窯神廟,在北嶺上。嶺下多陶,立廟於此,祀古之始作陶者。”[2]而《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則記載:“1068年—1077年(北宋熙寧年間)顏神鎮窯戶集資於北嶺村建窯神廟,窯業日盛。”[3]又記載:“1834年(清道光十四年)博山陶瓷業產銷兩旺,業陶瓷者集資重修北嶺窯神廟。”[4]昔日的北嶺窯神廟位於北嶺村西北隅小山之陽,廟下即北嶺村石鋪大道與北關村龍家衚衕的銜接處。廟宇山門坐西朝東,有五層巨石臺階。進山門迎面為影壁,影壁上空無一物,想必是早年已經毀掉。由影壁前右折向北有數級兩組臺階,兩側各有耳房。上臺階後即為窯神廟正殿大院,大殿坐北朝南,為三進三開硬山式建築。大殿有東西配殿各三間,院內用窯墼鋪地,院中偏東一側有一青石質贔屓,而上面的石碑則已經橫臥在東配殿牆下。院中有巨槐一株,夏日綠屏生風,濃陰匝地。由大殿東山牆處可轉向殿後,砂岩壁下有一石洞,高闊2米左右,深約數米。大殿西側有西房5間,據說是當年廟戶所居和窯行處理公務的地方。由此西折通向西院,院內東北角有巨石砌就的戲臺,場地空闊。南牆下是高堰,處於北關龍家衚衕東端。此處高敞,可遠眺博山城區,南山如屏,西峰逶迤。

在西配殿的北山牆上,嵌有一青石質石碑,高1米許,寬0。7米左右,因風化嚴重,文字全無。位於影壁處臺階的西側耳房,單闢為一個小院落,大門朝南,有八九級臺階。據本地已故文史專家宋德圃講,此處為三霄娘娘廟。據考證,三霄娘娘廟是過去供人求子的地方。從北嶺窯神廟的整個建築格局來看,三霄娘娘廟是後來從窯神廟建築群中隔離出來的。

北嶺窯神廟在民國初年停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曾為博山窯業工會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淄博市文工團曾以此為排練場所,後來又先後用作幼兒園、小學教室、北嶺村居委會辦公室和民房,1990年前後全部拆除。現在北嶺小區的樓群中,只剩下當年窯神廟的青石贔屓,作為昔日的見證。贔屓後移博山文物保護中心儲存。又據《淄博市博山區地名志》“北嶺街”條目下記載:“據傳,北嶺窯業是宋代從淄川磁村遷來的。現窯神廟內東廂房尚有殘碑。”[5]在“三元街”條目下記載:“據該村80歲老人夏侯金召講:已毀窯神廟碑載,北嶺村建於宋熙寧年間。”[6]而在“龍家衚衕”條目下則記到“據窯神廟碑文記載:明弘治八年建廟後,這裡即有人居住。”[7]記載前後不一,但均可說明窯神廟歷史久遠。

(二)山頭窯神廟

據(民國)《續修博山縣誌·寺院》記載:“窯神廟,在山頭莊西北,前為該莊初級小學校址。”[8]《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記載:“1794年(清乾隆五十九年)山頭鎮窯場集巨資新建窯神廟於村北,其建築甚是壯觀,迎(影)壁以陶瓷壁畫裝飾,匾額楹聯及各處佈置華麗精巧,當時藝術之工與窯業盛況可見一斑。”[9]山頭窯神廟是博山地區窯神廟中最為精美的一座,有三進院落,大殿富麗堂皇,戲臺為臺閣式建築。該建築群自1959年拆除琉璃影壁,1960年把東廂房內集中的所有碑石砸碎填入陶瓷廠七車間地槽當中,至1980年7月,窯神廟大殿等被全部拆除。

「文化博山」第四章 陶瓷:工業文明的形成(四)

山頭窯神廟石戲臺 1959年

(三)五龍窯神廟

五龍村舊稱“杌子”或“務子莊”。(康熙)《顏神鎮志·卷三·建置》:“稅課局,相傳在務店,離城一里,不知設於何代,革於何年,署其已無可考,但土人尤稱。稅務街尚存其名也。”[10]而(乾隆)《博山縣誌》也載:“稅課司,金元時設,久裁。今俗尤稱設局處為稅務司街。”[11]由此可以推斷,因自宋代起,凡有生產陶瓷的地區,都設有“磁窯務”,是官方對陶瓷業管理和徵收稅務的辦事機構,今淄川區的磁村曾叫“磁窯務”,在山西省介修清順治二年(1645)窯神廟碑上也有“瓷窯稅務任韜”和“前瓷窯稅務武忠”的刻記。五龍村過去稱“務子莊”,極可能是“窯務”或“稅務”的簡稱,而“杌子”則是訛稱。因此,五龍村陶瓷業的發端,應當在元代左右。史書對五龍村窯神廟無載,原廟址在五龍村中小橋西首,小溪北岸,有一間廟宇曾改作碾棚使用,其創始年代和建築規模均無考證。原址已在城建改造中消失,唯有一塊廟中的契約碑得到保護並作為證據。

(四)萬山窯神廟

據《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記載:“1789年(清乾隆五十四年)萬山地區窯業日盛,重修窯神廟。”[12]除此之外,不見其他史籍記載。萬山窯神廟位於北萬山村南的渭楊河東岸,與南萬山村隔河相望。渭楊河是條數米寬的水溪,發源於附近南山峪中,自南向北從兩村之間流過。有意思的是,萬山窯神廟也曾配有戲臺,但戲臺與廟宇隔河而建,是建在渭楊河之西的南萬山村一邊,形成了廟在河東而戲臺在河西的格局。戲臺早年已毀,不復蹤跡。原廟址也因建設農貿市場而拆除。北萬山村於2001年將窯神廟新建於該村東北一隅,把在村委會中保護多年的原廟中《重修窯神廟並築戲臺記》石碑立於新廟之中。

「文化博山」第四章 陶瓷:工業文明的形成(四)

窯神廟雷神、火山、窯神、水神、山神諸神/ 徐傳國攝

(五)福山窯神廟

與上述窯神廟相比,在博山地區窯神廟當中,福山窯神廟建廟時間較晚,但至今也已經有150多年的歷史了。《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載:“1852年(清咸豐二年)福山村窯戶集資於村南建窯神廟。”[13]廟址位於村南小阜之陽,坐西朝東,廟門前有巨石砌就方形水池,此處是岳陽河在福山的一處源頭,今已乾涸。大殿三間亦是坐西朝東。據村中老人回憶,當年廟內金碧輝煌,殿中神像都用玻璃屏風罩起保護。窯神廟東有戲臺,戲臺的方向是坐北朝南。

福山窯神廟是組群式廟宇,周圍有泰山奶奶廟和龍王廟等。該廟群大多數建築已毀無存,只剩下已經翻建過的三間房屋,據說曾是泰山奶奶廟。福山窯神廟倖存《新建窯神廟碑記》石碑。此碑在窯神廟原大殿遺址下端北側,建有碑券,但己毀敗。為安全起見,碑石由福泰日用瓷器有限公司移至廠內妥善保護。

(六)其他

博山八陡是陶瓷重鎮,且歷史悠久。《薛氏族譜》有“始祖諱德祥,字雲堂。陶於八陡,故於宋仁宗六年(1028)”的記載。位於八陡鎮閣子前村的陶瓷古遺址也證明,八陡陶瓷的生產年代不會晚於宋金時期。但是在這樣一個陶瓷古鎮,卻找不到窯神廟的蹤影,亦不見史書對八陡窯神廟的記載。八陡陶瓷生產歷代不衰,規模巨大,若有窯神廟,形式當不亞於北嶺、山頭兩處。因此,八陡地區的窯神廟似是一個歷史之迷,期待著人們做進一步的探討。

位於博山東部的西河鎮在過去隸屬博山,到1953年才歸入淄川。礦特區洪山區於1958年併入淄川區。西河在歷史上也是陶瓷重鎮,孫廷銓《顏山雜記》有“瓷器……出於西河者,魚缸醯甕為多”[14]的記載。《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有關於西河神廟的記載:“1622年(明天啟二年)西河窯場殊盛,有窯百座,產缸、盆及黑釉碗等。業陶者在村中建窯神廟。”[15]在西河廣仁村東,有老君廟,已經建為工廠,痕跡全無。

今日淄川區的磁村,歷史上曾經有一段時間隸屬博山前身顏神鎮。(康熙)《顏神鎮志·輿圖》:“城正北……磁窯莊,距鎮三十里。”[16]這裡的磁窯莊就是今天的磁村。磁村在古代又曾稱為“磁窯務”和“磁窯塢”。毫無疑問,該地是早期的產瓷之地。磁村可能於元至元二年(1265)隨顏神鎮劃歸青州益都縣,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博山建縣時又從顏神鎮劃歸淄川,期間有四百多年是與顏神鎮在一起的,這是一個漫長的時期。據有關調查報告和資料說明,磁村地區的陶瓷始於宋代,止於元明之際,而磁村陶瓷遺址中有叫做“窯王殿”的地方。

二、博山地區古代窯神廟碑

古代凡稍具規模的廟字,皆有碑石記述其興造由來、建廟時間、沿革重修以及首事人、施財者姓名等,以垂久遠。博山地區古代窯神廟已不復存在,但在今日轄區內已知的5處窯神廟當中,有廟碑3塊,贔屓1件得以存世。

(一)萬山窯神廟《重修窯神廟並築戲臺記》

此碑建於清嘉慶七年(1802),記述了重修廟宇和築戲臺的原因,“萬山南北兩莊,界以大溪,溪之東垠舊有窯神廟,其由來莫可考”。從碑文中可以看到,當時的人們已經不知廟的創始年代和建廟原因,當地名士宋懷忍在萬山村周圍訪求窯爐遺址,韓從廣等人還發動眾人捐資重修了窯神廟並建造了戲臺。當時人們重修窯神廟的目的是為了讓廟宇得到保護,更是為了讓神靈“賜之以福,俾旱澇不侵,疾病不染。於演劇奉神之日,扶老攜幼,聽歌飲酒,從容而樂”[17]。在這裡,對窯神的祭祀已經與行業無關,變成了祈福消災的民間活動。儘管如此,廟碑還是詳細地記錄了廟中所供奉的神靈,有“窯神”“山神”“水神”“風神”“火神”,為研究博山地區的窯神廟提供了寶貴的資料。

據考古調查,萬山地區陶瓷業源於宋代,於元代停燒。碑文中所言到了清代,宋懷忍於村中訪求“窯之遺蹟”,與之相吻合。碑文的記載,糾正了《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中關於“萬山地區窯業日盛,重修窯神廟”的說法。

(二)福山窯神廟《新建窯神廟碑》

此碑建於清咸豐二年(1852),是珍貴的古代陶瓷業經濟史料。碑文記述:“夫窯之有於吾村,不知其何自昉,然以山多地少之區,有窯以資農桑所不足。若主若匠,若工若傭,俯仰衣食,取給無窮。窯之功皆神之力也。”[18]在這裡,陶瓷已經成為產業,並把陶瓷業視作為“養道所賴”,可見當時的陶瓷產業在社會經濟領域中重要程度。碑文中所說的主匠工傭,說明了陶瓷行業中已經產生了僱傭關係。陶瓷業的發展,使當地社會在超越農業經濟的狀況下出現了新的社會階層。

(三)五龍村窯神廟碑

五龍村窯神廟碑雖然是一塊舍地還錢的契約碑,記載的是清嘉慶十二年(1807)到道光五年(1825)之間的借錢還錢立碑過程,但是仍具有相當價值。該碑記載某人借用了窯神廟的公用活動經費,到後來用土地作價償還的事情。該碑除有一定的經濟資料價值外,還提供了幾條有關陶瓷業的資訊。一是每年的端午節和中秋節在窯神廟演戲酬神。二是當時的窯業作坊有“缸窯”、“黃壺窯”的產品專業生產分工。三是說明當時窯神廟有專人管理,財產錢物設有賬目。

關於“缸窯”和“黃壺窯”,可以從清末山頭西莊人宋信忠所寫的《山頭雜字》中得到印證:“杌子(五龍)莊內出瓷缸”,“黃貨窯上做黃貨,拔罐雞嗉共四兩,涼枕扁壺小魚子,燈臺香爐好燒香,茶盅碟了油罐子,罐口使用灌酒漿。”此處的“黃貨窯”與“黃壺窯”應當是一字之訛,可見碑中所記的黃壺窯是生產日常生活中繁多的零碎物品。

三、博山窯神的特色

從全國古代窯神廟資料來看,各個地區的窯神不盡相同。除了北方與南方的不同之外,北方各地區的窯神也有很大的差異。總的來說,窯神的人選有伏羲、神農、黃帝、堯、舜、昆吾、老子等等,這與傳說和史書中記載他們都曾製作過陶器和用火有關。有的地區把黃帝的下屬寧封子作為窯神,因為寧封子曾在黃帝手下作過“陶正”,也就是負責管理製作陶器的官員。陝西耀州黃堡窯神廟宋元豐七年(1084)《德應侯碑》中記載,此處是封土山神為“德應侯”。同時也記錄了晉代永和年間,一位叫柏林的人來耀州向人們傳授燒瓷技術,自此,陶瓷業成為眾生的衣食之源,因此,後人也為柏林設祠堂祭祀。但是不知為什麼,人們把柏林當成了“德應侯”,取代了土山神的地位,變成了窯神。由此,柏林的形象逐漸傳播到河南、山西、河北一帶的產瓷地區。而南方江西景德鎮的窯神廟叫“風火仙祠”,窯神的形象是明萬曆年間的窯工童賓。相傳官方為宮廷督造青花瓷大器,技術要求極高,屢燒不成,為保全眾人性命,窯工童賓以身舍窯,跳入烈焰當中,結果瓷器告成。從此,人們建廟以童賓為窯神,對童賓進行祭祀,同時祈求童賓的神靈保佑制瓷業。現在看來,要想把全國古代各處產瓷地區的窯神搞清楚,還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博山地區古代窯神廟裡的窯神又是誰的形象呢?據(民國)《續修博山縣誌·教育志·祀典志》記載:“窯神廟,在北嶺上,嶺下多陶,立廟於此,祀古之始作陶者。按:《汲冢周書》:‘神農作瓦器。’《屍子》曰:‘夏桀臣昆吾作陶。’當祀神農配昆吾。亦系業陶者私祭。”[19]從縣誌所說的窯神來看,是“古之始作陶者”,因此,縣誌的編寫者理所當然地找到了最早製陶的神農,還把夏代的昆吾作為神農的配角進行配祀。如果按縣誌中“祀古之始作陶者”的要求來尋找窯神的話,那麼,中國歷史上的伏羲又早於炎帝,而且史書中也有伏羲灼土為壎的記載,以伏羲作為窯神也未嘗不可。1988年6月,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家楊敬榮來博山區指導籌建琉璃博物館,期間曾到北嶺窯神廟中進行考察,對當地陶瓷歷史文化進行深入瞭解,從瞭解中得悉,當年北嶺窯神廟中大殿上有五座神像,中間是窯神,其餘的神像分別是山神、土神、水神和火神。該窯神廟神像的身份數量與萬山窯神廟碑的記載是大致相同的,唯一的缺憾就是窯神是誰說不清楚。

(民國)《續修博山縣誌》關於北嶺窯神廟中窯神的記載,與現實瞭解到的有所差異。據現在分析,辛亥革命後,博山地區許多廟宇停祀並改作他用。例如博山的西寺即洪教寺,就曾改為進德會的場所。到《續修博山縣誌》編纂的時候,已在民國二十年左右,這時的北嶺窯神廟也極可能已經停止使用,而編者們也沒有做具體的考察,只是引經據典地加上了一段按語,提出了“當祀神農配昆吾”的看法。據《山東博山陶瓷廠志》中關於山頭窯神廟的記載,當年“殿內臺上供有窯神,窯神金身,頭戴冕旒,兩側是火神、風神、山神、土地”[20]。這也與萬山窯神廟碑的記載是大致相同的。那麼,窯神廟大殿當中這位主神究竟是誰呢?同樣是《山東博山陶瓷廠志》提出了“窯神即舜王”的證據。“據山頭人世人所知,早年村北大窯神廟以東不遠處有一座小窯神廟,廟內窯神塑像身後,牆壁上繪一幅‘舜王耕田’的壁畫,其內容是舜王孝子之心感動神靈,百鳥飛來合助拔草,這是窯神廟內唯一記載舜王的事”[21]。透過這一描述,不但得知當年山頭曾有兩處窯神廟,而且證明博山地區古代窯神廟裡的窯神即虞舜。因舜為孝子,又影響力巨大,故博山古代窯神廟選擇其為窯神。

綜合分析我國古代窯神廟中窯神的形象,雖然有眾多的人選和傳說故事,將其中的文化現象歸納起來,窯神可有以下特徵:

一、窯神是中華民族的祖先,是歷史中的領袖;

二、窯神是陶瓷的發明者、實踐者和有所作為者;

三、窯神是中華倫理道德的模範,是公平正直的化身;

四、窯神是古代陶瓷業工匠的精神領袖和賴之衣食的心理保障。

同時,古代窯神廟中所供奉的神靈,又是陶瓷業生產過程的綜合反映,正像萬山窯神廟碑所記述的“一瓷器而諸神集焉”。製造陶瓷首先要開山動土獲取原料,因此要祭祀山神和土神;瓷器原料粉碎和泥離不開水,因此要祭祀水神;燒造瓷器更離不開火,而且需要藉助風來保證窯內的空氣流通,因此要祭祀火神和風神;而窯神是整個陶瓷業的主宰。這些神靈各司其職,也反映了陶瓷工業技術的複雜性和統一性,需多方合作、共同努力。在眾多的窯神廟裡,一般還都附祀著馬王和牛王,這是因為生產陶瓷需要運輸和處理大量的原料和燃料。馬拉車、牛拉碾,人們除了愛惜這些畜力外,也在廟中給它們留一席之地,讓它們享受人間煙火,得到回報。這種現象,一是反映了萬物皆神的理念,也隱隱約約反映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萬物平等,憫天憐物的善良美德。

其實,“神”都是人創造的。中國古代的業陶者不但創造了造福人間、溢美世界的陶瓷,也創造了豐富多彩的陶瓷文化,窯神的形象就是陶瓷文化的一個重要方面。古代的窯神廟公眾活動多集中在廟會期間,儘管各地廟會的時間安排和風俗不盡相同,但有兩項活動不出例外,一是窯業公眾對窯神的祭祀,二是演戲酬神。有的地方把這種活動形象地稱為“娛窯神”或“鬧窯神”。廟會大多為一年兩次,分別安排在春秋二季,每次廟會最多可持續三天時間。期間,各窯爐作坊一律停工放假,窯神廟裡香菸繚繞,鑼鼓喧天,百戲雜陳,社會各界及商販們都隨窯業業主和陶瓷工匠們來湊熱鬧。這一天,窯主要大擺宴席招待工匠眾人吃喝聽戲,盡情釋放泥水渾濁、煙熏火燎的勞動辛苦。廟會成了交流資訊,商品買賣,休閒娛樂的集中場所。

從五龍村窯神廟碑上得知,該地的窯神廟活動是每年的“端陽、中秋二季演戲,恭慶窯神”[22]。而山頭窯神廟也是“每年五月端午、八月十五,遠近數莊來趕廟會。廟內香火旺盛,窯主贈匾頌神,石戲臺連日唱戲十分熱鬧”[23]。由此可知,博山地區古代的窯神廟會,應該是每年的端午節和中秋節,這給兩個中華傳統節日又增加了新的文化內容。

我國古代的窯神廟以北方地區為多,主要集中在陝西、河南、山西、河北和山東省的產瓷地區。目前,全國各地已知的窯神廟的數量總計不足20處,已知存世的窯神廟碑在10處左右,僅在博山地區就有窯神廟5處,存世碑石3方。這說明博山地區古代窯神廟的數量和分佈密度位居全國前列,這是一份珍貴的歷史文化遺產,值得後世備加重視。

注 釋:

[1](清)陳夢雷編撰,蔣廷錫校訂《古今圖書整合》第487冊,《藝術典·弄丸部·丸經·序》,中華書局,1985年,第30頁。

[2](乾隆)《博山縣誌》,《博山舊志整合》第2冊第68頁。

[3]《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第7頁。

[4]《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第13頁。

[5] 《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地名志》,第37頁。

[6]《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地名志》,第33頁。

[7]《山東省淄博市博山區地名志》,第38頁。

[8](民國)《續修博山縣誌》,《博山舊志整合》第3冊第344頁。

[9]《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第13頁。

[10](康熙)《顏神鎮志》,《博山舊志整合》第1冊第208頁。

[11](乾隆)《博山縣誌》,《博山舊志整合》第2冊第63頁。

[12]《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第13頁。

[13]《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第14頁。

[14] (清)孫廷銓《顏山雜記》,第89頁。

[15]《淄博陶瓷工業大事記》,第10頁。

[16] (康熙)《顏神鎮志》,《博山舊志整合》第1冊第171頁。

[17]政協博山區委員會編《博山碑刻》,淄博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準印證,2014年,第175頁。

[18]《博山碑刻》,第282頁。

[19](民國)《續修博山縣誌》,《博山舊志整合》第3冊第448頁。

[20]《山東博山陶瓷廠志》,第311頁。

[21]《山東博山陶瓷廠志》,第315頁。

[22]《博山碑刻》,第49頁。

[23]《山東博山陶瓷廠志》,第3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