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開經語

宣道貴德抱無得一 行善利生濟世救人

虛靜恬淡寂寞無為 知強守柔神定氣閒

求真返樸天地人和 慈心大用智慧超逸

道常無名玄同無礙 上德無己法雨無邊

學習道德經,開啟大智慧

27 無為學說。

無為學說是老子傳下來的最深刻的教法,是獨家密法。

無為而治成為黃老思想的治國理想

漢文帝、景帝是老子的信徒,有限度的推行了老子的無為教法

,漢文帝自己極為節儉,皇后穿舊衣服,不敢建皇宮,大臣們爭相仿效,

結果天下大治

,恢復三十稅一的歷代最低稅制,國家很快從秦末的戰亂中恢復過來,而且倉庫不夠用,糧食陳陳相因,以致腐爛。

哲學界對老子的無為思想研究最深,值得讚歎。

佛教對老子的無為也是恭敬有加,三祖僧璨《信心銘》說:“智者無為,愚者自縛”,《永嘉證道歌》說:“絕學無為閒道人,不求妄想不求真”。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無為是對有為說

。世人有心,故日日計算,煩惱八萬四千,老子以無為對治。老子說:“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第2章)。

《道德經》第1章是總綱,具有嚴密的邏輯性。

第2章開始闡述第1章的無上妙理,

“無為之事,不言之教”是《道德經》的無上妙理,理解這一點就可以逐步深入經典奧義

在佛教中,無為即涅槃

。老子不僅提出“無為”,還提出“

為無為

”(第63章),

“為(無為)而不爭”。不爭是無為的一德相。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老子說:“

躁勝寒,靜勝熱,清靜以為天下正”(第45章)

。寒冷來了,有人躁動(運動)以禦寒,但最後一定體力耗盡。

這是有為的禦寒

。看看

北極熊

是怎麼禦寒的,北極熊長出絨毛來禦寒,優哉遊哉。

這是無為的禦寒。

禦寒方法有多種,無為的方法最妙。勝熱的方法也有很多種,喝冰水勝熱是一種,但不如心靜自然涼。一者有為,一者無為。

老子證悟了道,就知道宇宙是順應無為法則演化到今天的,一切動植物都是無為法則演化的結果。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化而欲作

”(第37章),人出現了,就開始違反無為法則,這不是挑戰宇宙之道嗎?“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第46章),

天下無道正是人的有為造成的

。古代哲人把天下無道的責任推到桀紂身上,認為不幸出了桀紂二大暴君,所以導致天下無道。

老子不這麼認為

,真正的罪魁禍首是人的有為,而不是桀紂,桀紂只是有為的惡劣代表

,以前有,以後更多。桀紂是討伐不完的。孔子讚美舜是無為聖人,“

垂拱而已”,穿上衣冠,拱手作揖而天下大治

周公是儒家的完人,是孔子的夢中聖人,周公德教無以復加。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周公的德教雖然極好,但也是有為的,只是有為中最好的。

德有上下,無為是上德,周公有為的德教是下德,下德雖好,終將失去(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第38章)

。幽厲不是最好的證明嗎?舜衣冠作揖還是必須顯示人形,舜不在了,天下還是會大亂。

老子“

遊天地之始

,一下把天下無道的根源找到人的有為,這才是真正的罪魁禍首

。王弼《老子指歸》說的更透徹:“

淫之所以起,豈淫者之所造乎

?”強姦犯作奸犯科確實可惡,難道強姦犯的荷爾蒙是自己造的嗎?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絕聖智以治巧偽,未若見質素以靜民欲;興仁義以敦薄俗,未若抱朴以全篤實

”。

聖智是世俗最高的智慧,聖智仁義都是有為,返樸歸真才是真正能夠使民風篤實的

。儒家提倡仁義幾千年,結果正如老子所預見的。只有返樸歸真的民風才是最美好的,這就是無為的民風。

無為的起源是觀察動物的起源和種類的繁多開始的,動物顯然是順自然的,是無為的,而不是有為的

。老子和莊子二位大宗師都是

自然主義者

,知道萬物如何演化,知道演化背後遵循的無為法則。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鳥無為而長出了翅膀,魚無為而長出了尾鰭,鶴無為而長出了長脛,鳧無為而長出了短腿。莊子無為學說直接得出了進化論,“

種有幾,得水則為㡭(繼,基因,最初的細胞)--久竹生青寧,青寧生程,程生馬,馬生人,人又反入於機(即幾)”(至樂)

,藻類、微生物、植物、動物、人

因無為而互相演化,這稱作物化。

物化就是今天達爾文物的進化,而且遠遠超越達爾文的進化範圍

。物化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地球上有物化,外星球也有物化,太虛空也有物化。

因為無為的物化,物種之間的割裂打破了,物與非物之間的割裂打破了,有與無之間的割裂打破了,這就是道思維的理論成果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最後,

因為無為的物化,生與死之間的割裂終將打

破,基因編輯和破解衰老密碼的技術將使人死不可復生的“真理”成為“謊言”。

莊子預言的“無物不然,無物不可”的玄同玄通必將實現

無為已經創造奇蹟,正在創造奇蹟,必將創造更偉大的、不可思議的奇蹟,玄之又玄,眾妙之門必將開啟。誰能開啟這扇無比神奇的眾妙之門呢?

只有大覺聖人,還有率領的基因編輯團隊和邏輯學家。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大自然已經展示無為的聖果,既玄且妙。無為的機理是什麼?萬物為什麼“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和是播下的種子,陰陽二元因為互缺而“負陰而抱陽”,所以老子說:“大成若缺”

萬物是因為陰陽二元互缺的機理而無為成之,無為成之才是大成。

大成依缺而建立,如果無缺,則各自生於斯,死於斯,滅於斯

,萬物終將孤獨的死去,消失,宇宙、天地、萬物、人類將不復存在,被道拋棄。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陰陽理論和氣本論是華人文化精英極為古老的理論

,華人文化精英一直以此觀察宇宙和生命,但一直沒有解答“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內在機理,只有老子“大成若缺”一聲驚雷,使華人文化精英最神秘的理論建立在道的磐石之上,不可摧毀。

黑格爾在《哲學史講演錄》關於東方哲學的中國篇中對老子的評價是建立在不完善的版本和錯誤的翻譯上的

。如果黑格爾真正解讀了老子“大成若缺”的缺的學說,則一定對老子另一番評價,甚至發現古希臘哲學的不足之處。

無為的無上妙理是建立在缺的學說之上,建立在道的堅固的磐石之上。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神秘的道一分為二,成為互缺的狀態,然後使互缺的陰陽二元在無為的玄妙力的作用下互相吸引,“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播下和的種子

。和的種子又在無事無為的玄妙力作用下,發芽,生根,破土而出,茁壯成長,一顆參天大樹就這樣在無為的玄妙力的作用呈現在大地上。

大地上的植物、動物、人類就是這樣在無為的玄妙力的作用生生不息。我們不知道道為什麼要下化,難道就是為了展示無為的玄妙力嗎?難道就是讓有玄照妙心的人體驗一下無為的美妙嗎?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無為是苦還是樂?

莊子提出了這個問題,學人感到有點奇怪。

嚴肅的哲學和邏輯學與快樂是不相關的

。不!這是個相關的問題。莊子知道,

任何學說都與人類的快樂有關

。痛苦的學說不會流傳,不是文明的一部分,

只有解除痛苦的學說,或者說快樂的學說才會流傳,才是文明的一部分。

這就明白莊子第一篇論典就是

《逍遙遊》,逍遙遊是至樂

帶著這個身體是無法逍遙遊的,只有玄照妙心才能逍遙遊

。老子是第一位大覺聖人,莊子無疑是第二位大覺聖人。在二位大覺聖人之前,一定還有代代相傳的偉大宗師,只是

“事而無跡,行而無傳”

(天地)。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只有開啟玄照妙心,才能聽到大覺聖人之間的美妙對話

,目擊道存,言語道斷,那一定是天籟之音。我們在一起體會了“

道隱,無名

”的真實之際。如來整日說法,未曾說法。

莊子不忍世人不聞天籟,名之曰“至樂”。莊子在《至樂》篇中直洩了無為的至美至樂。

世人都說自己很快樂,但莊子不知道他們是否真的很快樂

。因為世人的快樂是“群趣”效應,群體都覺得的快樂,所以“我”也覺得快樂

。一群酒鬼都說酒美味,所以我也說酒美味。一群癮君子都說毒品好,少年也不知不覺陷入其中。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社會中存在“

被綁架的快樂

”,

判斷的依據不是自己的良知,更不是自己的玄照妙心,而是看到群體的荒謬嗜好

。莊子說:“

吾觀夫俗之所樂,舉群趣者,硜硜然如將不得已,而皆曰樂者,吾未之樂也,亦未之不樂也

”(至樂)。

酒是世人公認的快樂,我不知道酒是否快樂,也不想去體驗酒是否快樂(亦未之不樂也)。此時此刻,莊子感受似乎是:

我有無為的快樂,這是我的玄照妙心實證的快樂,是良知所認可的

,我已經逃脫了世俗被綁架的快樂,酒讓我噁心,名利讓我更噁心,壓迫人的邪惡愛好更讓我嘔吐。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吾以無為誠樂矣

”,

無為真是最大的快樂,但世俗卻認為無為是大苦(“又俗之所謂大苦也”)

一是大樂,一是大苦,同樣是無為!

天下的是非無法判定,但無為足以定是非,大千世界之美都是因無為而生,這是千真萬確的。

至樂活身,唯無為幾存

”(同上),世人應該生活在至樂的境界中,但只有

無為的境界是唯一的至樂境界

,其他的快樂都是短暫的,會很快帶來苦果。

大覺聖人把無為與人生的快樂緊密聯絡在一起

。哲學問題就是人生是否快樂的問題。酒廠菸廠製造快樂,哲學家也是製造快樂,這點沒有區別,只是那個是真快樂需要良知來鑑別。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莊子再次像楚狂接輿一般高唱起來:

天無為以之清,

地無為以之寧,

兩無為而相合,

萬物皆化生。

芒乎芴乎,

而無從出乎!

芴乎芒乎,

而無有象乎!

萬物職職,

皆從無為殖。

故曰:

天地無為也,

而無不為也。

人也孰能得無為哉!(至樂)

從這首無為歌來看,無為就是“無”在為,“無”在發揮妙用。這首無為歌是從《道德經》的得一章(第39章)轉化而來:

昔之得一者:

天得一以清,

地得一以寧,

神得一以靈,

谷得一以盈

萬物得一以生,

侯王得一以為天下貞。

其棄之也,謂:

天無以清將恐裂,

地無以寧將恐發,

神無以靈將恐歇,

谷無以盈將恐竭,

萬物無以生將恐滅,

侯王無以貞而貴高將恐蹶(jué)。

老子把得一作為宇宙存在的第一根據

,否則瞬間天崩地裂,天地之間寸早不生。莊子根據老子的秘密教法,宣說

無為就是得一,得一就是無為

。得一不是“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之源嗎?“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不正是得一之象嗎?道正是一化為二,二合為一這樣一種玄妙力的演化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四十二章)是道化生萬物的秘密。

根據後文“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的經文,

二正是陰陽二元。三就是二合為一的“一”,是新的“一”,與道生一的“一”很像,是道生一的複製,因此三可以理解為第三個“一”,第三個一正是和

。這似乎是一道數學題。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生物學正是基因的複製,三就是一的基因的複製

。三生萬物更證明了三是第三個一,是道生一的複製,這個複製是無窮盡的,因此馬上說“三生萬物。”一旦進入基因複製,速度不可思議。

每一個“一”都是和,沒有和不能複製,是陰陽二元的雙螺旋結構。和是穩定的,不和是不穩定的。

衝氣是陰陽二元的雙螺旋結構的描述

衝氣就是對沖之氣,是二元結構。細節來說,無為就是複製,是“無”在複製,是二元結構的和

。這樣的效率是世人有為的心無法模仿的。放棄有為吧,恢復無為吧!

萬物雖然因為二元結構的基因複製而迅速形成,直到一個奇點出現,這個奇點就是“心”的出現,老子稱為“化而欲作”。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心是慾望心,失去控制的心,挑戰無為的心

。但老子知道,孫悟空本領再大,都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在慾望心背後隱藏了玄照妙心。

化的過程中放出了慾望心,當慾望心奉行有為法而擾亂“和”,使天下無道的時候,玄照妙心又應運出現拯救慾望心,修復失去的自性(樸),帶領慾望心迴歸原始的一,即道生一的“一”

。這樣一個輪迴,有為再次歸向無為,這就是“

反者道之動

”(第四十章)。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無為的機理和無為的果都已經揭示出來。如何實踐無為,如何把有為的慾望心修復為無為的清淨心呢(清淨為天下正——第45章)無為和有為之間是否有協調機制呢?有。

老子說“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為”(第64章),這就是無為密法與有為世法之間的協調機制。

王弼把無為解讀為“

因物之性

”,因什麼物之性呢?就是

因物的缺性,醫學的機理也相同,補充所缺的元素,身體可以恢復健康

。“

躁勝寒,靜勝熱

”(第45章),慾望心是躁動的,但慾望心有缺。缺什麼?缺靜,所以靜是對治躁動的良藥。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

世人喝酒是躁動,但內心缺靜,充滿了對靜的渴望。

如果躁動的心不缺對靜的渴望,躁動永遠靜不下來,只能“躁罷”

,躁到精疲力盡才停下來,這就不妙了。

歸根曰靜是妙靜,躁罷而靜是死靜。妙靜是無為之美果,死靜是有為之惡果。

世人明此理,順無為,復性可以期待。遊六合之外,以至美遊至樂。

至美至樂就是逍遙遊,是人性深處最渴望的

。所以,

無為就是至樂。學會做一個無為世界的公民是人生的真正追求

。組織管理者也可以從中悟出一點管理的秘訣吧。

如何理解道德經的“無為思想”?